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 | |
---|---|
存在时期 | 1937年-1949年 |
国家或地区 | 中华民国 |
效忠于 | 中华民国 中国国民党 |
部门 | 正规军 |
种类 | 步兵军 |
参与战役 | 中国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指挥官 | |
著名指挥官 | 李天霞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是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组织的一支步兵军级部队。先为唐生智的湘军系,后中央化为王耀武嫡系。
编制
第一次组建
七十三军的核心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15师,但并不是一开始使用这个编号,也和最早使用这个编号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无关。构成15师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它是由唐生智的湘军系统扩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不过1927年宁汉战争时,唐生智因为站错支持方,导致他统辖的部队不是被新桂系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收编,就是朝湖南以外的省分流窜,结果三十五军在该役后投靠新桂系,进驻广西。不过,1929年3月换成新桂系与蒋中正统领的南京政府冲突,三十五军在新桂系土崩瓦解之际带枪投靠蒋中正的南京政府,不过这次就无法维持既有待遇,部队被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5师;这个代号则是从刚被支解的桂系当家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收缴而来。
在隔年,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15师编入武汉行营第四路军,防卫两湖地带的桂系部队进攻;后来15师继续留在两湖一带,编入同为湘军系统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内,对该地的中国共产党红军部队进行清剿作战。
1937年中日战争规模扩大,淞沪会战白热化下,国民革命军实施了大规模扩军,二十八军的部队分散成立新的部队;由15师为核心,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成军,军长王东原(原15师师长,兼任军长职务)、副军长陈孔达、彭松龄。
虽然编制扩张,淞沪会战时下辖部队仍只有一个15师,因此组成仍以湖南人为主;投入前线作战后,王东原把师长职移交给他的亲信汪之斌。但是很显然的,一个军级单位只有一个步兵师可以运用,单位战力不足,该师很快地就在淞沪战场严重受创,并后撤整补;在1938年初,七十三军实际上可说是空架子部队,但由王东原为首的这个军事派系却因为战事白热化而继续扩张。1938年6月,国军成立了第三十四军团,军团长仍为王东原兼任;这时候王身兼73军军长、34军团军团长,但底下部队仍然只有一开始的15师,更离谱的是15师在同时间拨给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投入武汉会战,整个军团在1938年中一度根本没部队可派遣。
为了弥补这个状况,重庆方面在移交了其它部队补充:
- 国民革命军第57师:由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调派,师长施中诚,1938年6月调入七十三军;但是在武汉会战后,1939年1月就被调入会战立功的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与该军系统便无瓜葛。
- 国民革命军第77师:由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一军调派,师长彭位仁,1938年底调入。77师也是湘军系统,原本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军,这支部队在1937年同样在淞沪战场遭到重创;因此在1937年底,师长罗霖撤职,由湖南籍的彭位仁接任
武汉会战后,第15师归建七十三军指挥,同时三十四军团取消,七十三军改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军长也由彭位仁接任,此后七十三军便脱离王东原系统,但部队层峰仍以湖南籍军官为核心;后来七十三军在抗战时的战力核心便保持由第15师、第77师两只部队编成,部队属性主要以防卫为主,战力较差的一般军级部队。
1939年3月,七十三军受第九战区借调,开赴江西参与南昌会战。会战结束后,部队复归二十七集团军指挥,并在平江、浏阳休整;在1939年下半季,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11月发动的冬季攻势。由于1939年接连参与多次会战,受创甚重;1940年6月七十三军一度移交给位于湖北西部的第六战区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并将国民革命军暂编第5师拨给七十三军补充,在此之后七十三军账面战力补充为三师制军级部队。经过约半年的整补后,1941年七十三军移拨给负责同样湖北防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集团军(指挥官霍揆章),并在第六战区的指挥下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
1942年5月直属第九战区。1943年3月彭位仁升任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汪之斌继任军长,副军长陈为韩、韩浚。1943年5月直属于第六战区,参加了鄂西会战。战后复归第九战区,隶属于第二十九集团军。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3年12月汪之斌因为在常德会战指挥不力(另说遗失密电本)而被撤职查办,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彭位仁兼任军长。常德会战结束时,第73军建制完全被打乱,最后仅收容了13个连不足2000人枪。随后,该军补充兵员并在后方整训,恰好美国方面加大了援华力度,第73军此时已经完全中央化,因此也得以全面换装,淘汰了原来的大批日械、国械旧装备,全部换成射速快、火力强的美式枪械。
1944年2月改隶属王耀武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从此成为王耀武的基本部队。1944年5月参加长衡会战。1945年4月改隶属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彭位仁任方面军副总司令,韩浚继任军长,陈为韩任副军长,暂编第5师缩编为73军独立团,29军第193师调归73军。随后参加了湘西会战。
- 第193师:师长萧重光黄埔6期步科,副师长纪国政,湖南安乡人,黄埔6期步科;参谋长王德容,安徽合肥人,黄埔8期炮科。
1945年8月底在新化县接受美国军事顾问团整训以后,即从新化东调长沙、湘阴、岳阳等县接管投降的日军及在岳阳的日本华中战略物资,用大量日方最好的武器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部队。1946年,第七十三军最后一任军长韩俊,在岳麓山修建公墓,忠义观为当时存放阵亡将士骨灰处。当年为抗击日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所属的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七十七师、一九三师、五十师、军司令部直属部队的众多官兵壮烈殉国。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曾被严重毁坏,2000年左右被修复,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调苏北来安县、盱眙等地进犯解放区。1946年6月乔装在济南的第九十六军番号,分批自徐州机场空运济南。部队抵济后,稍事休整,即从济南东出,沿胶济铁路西侧地区向周村、张店进发,会同由青岛西出的第八军李弥部的"荣誉第一师"、第一〇六师东西夹攻,先后攻克历城、章丘等县,初步打通了济南通青岛的交通线,解除了济南孤立的局势。此后经周村向南侵入淄川、博山等解放区,配合"荣誉第一师"进占了淄博煤矿区,控制了山东重要资源基地洪山、西河两煤矿。随后担任洪山、西河矿区的守备,并负责出击扫荡附近解放区的武工队。1946年底,第77师调回张店、淄河、南定一带担任胶济、张博铁路及南北两侧的警备。
1947年2月2日,王耀武电令军长韩浚除77师驻邹平、长山、张店等待接防外,率其余各部由淄博防区移驻博山。2月4日,193师萧重光部开始由张博支路向博山输送,到博山后,立即出动担任修筑由博山至吐丝口公路的任务。2月7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率领所部指挥所和七十三军军部及15师由博山出发,向莱芜以南30余华里的颜庄前进。博山距颜庄约120华里,2月9日方进驻颜庄。2月16日,王耀武调整部署,李仙洲总部及第七十三军的第15师、第193师自颜庄撤至莱芜地区。2月17日,王耀武执行国防部命令,又将第七十三军军部及第193师推进至颜庄。2月19日,王耀武发觉华野攻新泰、莱芜意图后,复令第七十三军军部率第193师自颜庄地区星夜北撤到莱芜城内。七十三军进驻莱芜城后,李仙洲即进行了兵力配置。十五师一个团占西关,西关突出部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占莱芜城及矿山,矿山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为师预备队,由其派出一个连据守安乐山。193师一个团占东关及北面高地,北面高地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扼守西盘寨(距莱城10余里,是莱芜城通向颜庄途中的一个要点);一个团为师预备队,并由其派出一个连在矿山东侧村庄警戒。汶河南岸村庄,由两师各派出部分警戒小组;军炮兵营驻城内西北角广场,随时支援城外各部。1947年2月19日,王耀武判明华野攻击莱芜意图后,急令第77师迅速南下莱芜城增援,归还七十三军的建制。1947年2月,第七十三军于山东莱芜战役覆灭。
下辖部队的抗战时期的主官变迁
- 第15师:湘军基本部队。1937年10月汪之斌接任王东原的师长职位。1938年6月调归第8军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陈为韩继任师长,复归第73军建制。1942年3月陈为韩升任副军长,梁袛六继任师长。1945年6月梁化中继任师长。1946年孟广珍接任旅长。
- 第77师,1937年底师长罗霖撤职,1938年1月彭位仁继任师长。1938年底由新编第11军调归第73军,彭位仁升任军长,同时柳际明继任师长。1941年3月韩浚任师长。1944年4月唐生海继任师长。1946年田君健接任旅长。1947年2月田在莱芜阵亡,于兆龙接任旅长,11月于兆龙升任副师长,钱伯英任旅长
- 暂编第5师:1939年6月由湘西苗族隆子雍、吴恒良的“革命抗日救国军”改编为暂5师、暂6师,并组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六军(一说暂编第六军)。该师师长戴季韬(云南讲武堂第14期工兵科),副师长谭自平。该师下辖第一旅、第二旅,共6个团。1941年9月师长改为郭汝瑰。1942年年底,暂5师师长郭汝瑰他调,暂5师师长由副军长汪之斌兼代理。1943年吴恒良代理师长。1943年11月黄埔四期彭士量接任师长。1944年梁化中接任师长。
第二次组建
第2绥靖区在济南重建该军。改编为整编第73师,师长曹振铎,辖:
1948年4月,参加了胶济路中段战役。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被全歼。
第三次组建
1948年10月,在徽州重建,李天霞任军长,副军长陈畅盛。隶属第九编练司令部。
渡江战役时担负浙赣路二线防御,直属京沪警备司令部。4月28日,由皖南歙县原驻地出发,向浙江淳安前进,预定最后目标为福建莆田。沿路拥挤,当天只走了30里。某日中午,部队正在遂昌以东之二十里铺大休息,解放军一部乘汽车追至,战斗至当日黄昏,全部被击退。第七十三军退到福建,归第六兵团指挥,部署于罗源、连江。
1949年8月,福州战役后,残部退平潭岛。平潭岛战役后,撤退下来的第七十三军官兵4,300余人,拨编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