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Gabriel Honoré Marcel
出生1889年12月7日
法国巴黎
逝世1973年10月8日
法国巴黎
时代20世纪哲学
地区西方哲学
学派欧陆哲学/存在主义
主要领域
本体论 · 主体性 · 伦理学
著名思想
"the Other"
受影响于
影响于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法语:Gabriel Marcel,1889年12月7日—1973年10月8日)与萨特并列当代法国两大存在主义思想家。马赛尔也是位享誉国际的剧作家、戏剧评论家和音乐家,他所创作的三十部的戏剧作品中,有多部在欧洲一些主要的剧院、大学的剧团及广播节目演出。而这些作品,常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演绎,将他对于生命的探索、哲学的省思反应出来。

生平

  • 1889年12月7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国会议员及外交官,曾任国家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馆长,母亲出自犹太银行家之家。
  • 1894年,马赛尔四岁,母亲去世。
  • 1898年,父亲至瑞典担任外交大使
  • 1910年,由 Sorbonne 拿到D.E.S.学位(相当于硕士)、并考得国家中学哲学教师资格。
  • 1912年,移居瑞士,开始写作“形而上学”
  • 1914年-1918年,任职于红十字会,寻找失去联络的前线将士。
  • 1919年,与Jacqueline Boegner 结婚,其为牧师之女。(1947去世)
  • 1919年-1922年,在Sens任教
  • 1923年-1941年,在Grasset and Plon 出版社担任审稿
  • 1925年,《灵堂》一剧在巴黎演出
  • 1929年,与F. Mauriac通信,受邀加入其主持的信仰团体,三月廿三日领洗成为天主教徒
  • 1923年,于法国南部马赛市市哲会发表〈存有奥秘之立场和具体进路〉
  • 1934年-1935年,接待遭纳粹驱逐之德国作家及哲学家
  • 1936年,开始“星期五”聚会,在家中接待学生与哲学家进行非正式谈话会。
  • 1936年,《明灯》在巴黎演出
  • 1939年-1940年,于Louis-le-Grand 中学任教(巴黎)
  • 1945年-1973年,为《新文学杂志》写戏剧及音乐评论
  • 1946年,于弗利堡海德格
  • 1948年,赴黎巴嫩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发表演说
  • 1949年,至英国Aberdeen大学发表Gifford Lectures 〈存有的奥秘〉
  • 1949年-1953年,《上主的人》、《罗马不复罗马》、《山巅之径》上演,因末剧失败,自此不再尝试演出。
  • 1952年,当选伦理及政治科学学院院士
  • 1956年-1966年,至加拿大美国日本访问,受日本天皇接见。
  • 1958年,得文学国家奖
  • 196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威廉‧詹姆斯”讲座:〈人性尊严的存在背景〉
  • 1963年,至德国Francfort领德国出版界和平奖
  • 1965年,在罗马受教宗保禄六世接见
  • 1968年,到维也纳参加国际哲学会议
  • 1969年,接受伊拉斯谟奖,四月间赴捷克演讲。
  • 1973年10月8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巴黎

哲学思想

萨特将自己与海德格尔归为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而将雅斯培与马赛尔归为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与雅士培否认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仅说自己的哲学是“存在的哲学”。而马赛尔虽起初接受萨特封给他的称呼,两年后也正式否认了。

马赛尔认为他的存在哲学是由他个人的经验而来,唯有具体的个人经验才是对他有意义的事,以思想的抽象观念来谈论哲学并不完整。因此,马赛尔的存在哲学明确地陈述一个有神论的立场,透过《是与有》的讨论,马赛尔对照了“是”与“有”这两种人类观感中的存有的基本态度。马赛尔透过“是”与“有”的两个面向,思考人类对“存有”的掌握。在“有”的面向里,我们会以自身对世界、他人、自己的物化与占有,来界定所以是到的存有,这就是所谓抽象客观化的思想。循着这个径路,一个人便无法掌握自己的存有特性。在马赛尔的概念里,人并非是活在隔绝的界限里,而是活在对他人、对上帝的存有参与里。这样的参与可以在人对内在的反省,与凝神于存有之上的“静观”中感受到。故存有要在爱中实现,唯有他能毫无保留地对别人开放自己之际,就可以通往作为“绝对你(祢)”的上帝。

马赛尔的思想始于他的童年孤独经历,因着失亲的迷惶所引发的思索的提问,已是跨入哲学的门槛的问题,这也是他日后发展的具体形而上学思考基础。幼年失母的马赛尔,加上无其他兄弟姊妹的陪伴,“孤独”在他的生命中有着深刻的经验,但这个经验对马赛尔的价值却极为正面,除了在戏剧文学上有丰沛的情感表达,也展现在他对存有的思考上有着深刻的指导目标。孤独的童年、战争的悲剧、灵媒的经历、婚姻中爱的满足、信仰的依归。这些他自身主观的生活经历,在他发展思想的过程,成为他取材的要素。特别是他后来走入信仰,在信仰中肯定上帝的临在经历,对于超越者的超越地位有了别于过去理性作为检视的设定,马赛尔将主观的临在经验视为对存有(being)与最大存有(Being,上帝)的依据,他肯定存有本身的经验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不是通过自身的“存在”(有)来肯定“最高存有”(是,Being,上帝),乃是先肯定了“最高存有”而证据便是临在的主观经历,也就是他所谓的“奥秘之光”,“存有即奥秘”(Being as Mystery)是马赛尔哲学的中心思想。

在马赛尔哲学反省的第一步是批判“第一反省”,所谓的“第一反省”就是以“客观的知识论取向的存有论”统称为第一反省运作的产物 。第一反省指理性在接触其对象之后进行的分析性思考,马赛尔解释他的方式是以“后设批判”(metacritic)的态度,重新审视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在“理性”的框架下对于“存有”的讨论,他以笛卡尔怀疑论作为“后设批判”的范例,并通过第一反省结论出因理性在其前提(“我思故我在”)的蛮横,造成“存有”被贬抑在理性的规范下而忽略其有可能超越理性的部分上,马赛尔企图构思一个积极的“第二反省”,以主体超越客体取向的认知,将存有(being)的体验亦即主观经历作为肯定最高存有(Being)的存在要素。

如果第一反省是理性自然的运作方式,用来分析事物、获得事物,那么第二反省便是将遭笛卡尔“怀疑—思考—存在”(Dubito-cogito-ego)的哲学方法所摒弃的主观感性经验,重新的定义其地位。因着对于“临在”经验的反省,也就是当主体与客体交会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我”与“你”的关系,可以因着人类彼此交往的主观感受,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分隔的“爱”来得到满足,在对于亡母的思念与后来满美的婚姻中,马赛尔找到答案。也从这个立足点开始,开展到对于“绝对你(祢)”的肯定,因着后来在信仰中找到的安慰,通过第二反省觉悟第一反省所谓的客观性原是死胡同,而追回主体经验与存有原是完美一体的前提。

按照马赛尔的反省,人类的思考进路不应该停留在以“我有”什么来界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前提开始,人类对于自己的存在定义便已受限在“有”的框架中,从自己的眼光、角度、观点、地位、财产出发,睁开眼所见就是“有”,而闭上眼的时刻世界便都消逝,这是以“个人”为基础的出发,忽略了其他个体的存在,也忽略的可能有的“最高存在”,这或者是一种因为人的渺小自卑所产生出来的极端狂傲。马赛尔鼓励人重视“我是”,透过主观的临在经验与客观的主体因“爱”结连而找到“我是”的价值,扩大“主观我”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将“我与你”扩大到“我们与祢”,使我们得以因为明白自己的渺小,而愿意谦卑在伟大的创造主面前,这便是他找到超越者的方式。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