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爾·馬塞爾
Gabriel Honoré Marcel | |
---|---|
出生 | 1889年12月7日 法国巴黎 |
逝世 | 1973年10月8日 法国巴黎 |
时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区 | 西方哲學 |
学派 | 欧陆哲学/存在主义 |
主要领域 | 本体论 · 主体性 · 伦理学 |
著名思想 | "the Other" |
受影响于
| |
影响于
|
加布里埃爾·馬塞爾(法語:Gabriel Marcel,1889年12月7日—1973年10月8日)與萨特並列當代法國兩大存在主義思想家。馬賽爾也是位享譽國際的劇作家、戲劇評論家和音樂家,他所創作的三十部的戲劇作品中,有多部在歐洲一些主要的劇院、大學的劇團及廣播節目演出。而這些作品,常是他的哲學思想的演繹,將他對於生命的探索、哲學的省思反應出來。
生平
- 1889年12月7日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國會議員及外交官,曾任國家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館長,母親出自猶太銀行家之家。
- 1894年,馬賽爾四歲,母親去世。
- 1898年,父親至瑞典擔任外交大使
- 1910年,由 Sorbonne 拿到D.E.S.學位(相當於碩士)、並考得國家中學哲學教師資格。
- 1912年,移居瑞士,開始寫作「形而上學」
- 1914年-1918年,任職於紅十字會,尋找失去聯絡的前線將士。
- 1919年,與Jacqueline Boegner 結婚,其為牧師之女。(1947去世)
- 1919年-1922年,在Sens任教
- 1923年-1941年,在Grasset and Plon 出版社擔任審稿
- 1925年,《靈堂》一劇在巴黎演出
- 1929年,與F. Mauriac通信,受邀加入其主持的信仰團體,三月廿三日領洗成為天主教徒
- 1923年,於法國南部馬賽市市哲會發表〈存有奧秘之立場和具體進路〉
- 1934年-1935年,接待遭納粹驅逐之德國作家及哲學家
- 1936年,開始「星期五」聚會,在家中接待學生與哲學家進行非正式談話會。
- 1936年,《明燈》在巴黎演出
- 1939年-1940年,於Louis-le-Grand 中學任教(巴黎)
- 1945年-1973年,為《新文學雜誌》寫戲劇及音樂評論
- 1946年,於弗利堡遇海德格
- 1948年,赴黎巴嫩在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會議發表演說
- 1949年,至英國Aberdeen大學發表Gifford Lectures 〈存有的奧秘〉
- 1949年-1953年,《上主的人》、《羅馬不復羅馬》、《山巔之徑》上演,因末劇失敗,自此不再嘗試演出。
- 1952年,當選倫理及政治科學學院院士
- 1956年-1966年,至加拿大、美國、日本訪問,受日本天皇接見。
- 1958年,得文學國家獎
- 196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主持「威廉‧詹姆斯」講座:〈人性尊嚴的存在背景〉
- 1963年,至德國Francfort領德國出版界和平獎
- 1965年,在羅馬受教宗保祿六世接見
- 1968年,到維也納參加國際哲學會議
- 1969年,接受伊拉斯谟奖,四月間赴捷克演講。
- 1973年10月8日,因心臟病病逝於巴黎
哲学思想
萨特將自己與海德格爾歸為無神論存在主義者,而將雅斯培與馬賽爾歸為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海德格與雅士培否認自己為存在主義者,僅說自己的哲學是「存在的哲學」。而馬賽爾雖起初接受萨特封給他的稱呼,兩年後也正式否認了。
馬賽爾認為他的存在哲學是由他個人的經驗而來,唯有具體的個人經驗才是對他有意義的事,以思想的抽象觀念來談論哲學並不完整。因此,馬賽爾的存在哲學明確地陳述一個有神論的立場,透過《是與有》的討論,馬賽爾對照了「是」與「有」這兩種人類觀感中的存有的基本態度。馬賽爾透過「是」與「有」的兩個面向,思考人類對「存有」的掌握。在「有」的面向裡,我們會以自身對世界、他人、自己的物化與佔有,來界定所以是到的存有,這就是所謂抽象與客觀化的思想。循著這個徑路,一個人便無法掌握自己的存有特性。在馬賽爾的概念裡,人並非是活在隔絕的界限裡,而是活在對他人、對上帝的存有參與裡。這樣的參與可以在人對內在的反省,與凝神於存有之上的「靜觀」中感受到。故存有要在愛中實現,唯有他能毫無保留地對別人開放自己之際,就可以通往作為「絕對你(祢)」的上帝。
馬賽爾的思想始於他的童年孤獨經歷,因著失親的迷惶所引發的思索的提問,已是跨入哲學的門檻的問題,這也是他日後發展的具體形上學思考基礎。幼年失母的馬賽爾,加上無其他兄弟姊妹的陪伴,「孤獨」在他的生命中有著深刻的經驗,但這個經驗對馬賽爾的價值卻極為正面,除了在戲劇文學上有豐沛的情感表達,也展現在他對存有的思考上有著深刻的指導目標。孤獨的童年、戰爭的悲劇、靈媒的經歷、婚姻中愛的滿足、信仰的依歸。這些他自身主觀的生活經歷,在他發展思想的過程,成為他取材的要素。特別是他後來走入信仰,在信仰中肯定上帝的臨在經歷,對於超越者的超越地位有了別於過去理性作為檢視的設定,馬賽爾將主觀的臨在經驗視為對存有(being)與最大存有(Being,上帝)的依據,他肯定存有本身的經驗是確實存在的,我們不是通過自身的「存在」(有)來肯定「最高存有」(是,Being,上帝),乃是先肯定了「最高存有」而證據便是臨在的主觀經歷,也就是他所謂的「奧秘之光」,「存有即奧秘」(Being as Mystery)是馬賽爾哲學的中心思想。
在馬賽爾哲學反省的第一步是批判「第一反省」,所謂的「第一反省」就是以「客觀的知識論取向的存有論」統稱為第一反省運作的產物 。第一反省指理性在接觸其對象之後進行的分析性思考,馬賽爾解釋他的方式是以「後設批判」(metacritic)的態度,重新審視從啟蒙運動以來人類在「理性」的框架下對於「存有」的討論,他以笛卡爾的懷疑論作為「後設批判」的範例,並通過第一反省結論出因理性在其前提(「我思故我在」)的蠻橫,造成「存有」被貶抑在理性的規範下而忽略其有可能超越理性的部分上,馬賽爾企圖構思一個積極的「第二反省」,以主體超越客體取向的認知,將存有(being)的體驗亦即主觀經歷作為肯定最高存有(Being)的存在要素。
如果第一反省是理性自然的運作方式,用來分析事物、獲得事物,那麼第二反省便是將遭笛卡爾「懷疑—思考—存在」(Dubito-cogito-ego)的哲學方法所摒棄的主觀感性經驗,重新的定義其地位。因著對於「臨在」經驗的反省,也就是當主體與客體交會的實際經驗中,體會出「我」與「你」的關係,可以因著人類彼此交往的主觀感受,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分隔的「愛」來得到滿足,在對於亡母的思念與後來滿美的婚姻中,馬賽爾找到答案。也從這個立足點開始,開展到對於「絕對你(祢)」的肯定,因著後來在信仰中找到的安慰,通過第二反省覺悟第一反省所謂的客觀性原是死胡同,而追回主體經驗與存有原是完美一體的前提。
按照馬賽爾的反省,人類的思考進路不應該停留在以「我有」什麼來界定自己存在的意義;事實上,從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前提開始,人類對於自己的存在定義便已受限在「有」的框架中,從自己的眼光、角度、觀點、地位、財產出發,睜開眼所見就是「有」,而閉上眼的時刻世界便都消逝,這是以「個人」為基礎的出發,忽略了其他個體的存在,也忽略的可能有的「最高存在」,這或者是一種因為人的渺小自卑所產生出來的極端狂傲。馬賽爾鼓勵人重視「我是」,透過主觀的臨在經驗與客觀的主體因「愛」結連而找到「我是」的價值,擴大「主觀我」與「客觀世界」之間聯繫,將「我與你」擴大到「我們與祢」,使我們得以因為明白自己的渺小,而願意謙卑在偉大的創造主面前,這便是他找到超越者的方式。
參考書目
- The Gabriel Marcel Society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29161717/http://gms.lemoyne.edu/
- Gabriel (-Honoré) Marcel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marc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tv哲學百科 dtv-Atlas Philosophie》 作者:彼得·昆茲曼、法蘭茲—彼得·布卡特、法蘭茲·魏德曼、阿克瑟·維斯 譯者:黃添盛 出版社:台灣 商周出版
- 《馬賽爾》作者:陸達誠 出版社:東大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初版
- 《存有的光環:馬賽爾論集》作者:陸達誠 出版社:輔仁大學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初版
- 《愛與死亡——與馬塞爾懇談》關永中,《哲學雜誌》,1994.04,8:116-143。
- 《沙特與馬塞爾的比較》陸達誠,《哲學與文化》1980年3月 http://www.videal.org/J/106.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愛到「除你以外」》曾慶豹,《宇宙光》月刊,1998.05,vol:25,p.64。
- 《從「愛到除你以外」一文導致基佛論戰談起─兼談馬賽爾的「愛的形而上學」》陸達誠 http://bla.fhl.net/Philosophy/bookclub/mar.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