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良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良佐(?—1667年),明辅,北直隶人。明朝末年至南明时期的军事人物。

生平

崇祯六年吴桥兵变,明军游击刘良佐献轰城策,后破登州水城[1]。崇祯十四年,朱大典率总兵刘良佐击败饥民起义军领袖袁时中等数万群众[2],在明军军中,人称花马刘。崇祯十五年,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大败张献忠于鲍家岭,追至潜山[3]

南明时,与黄得功刘泽清高杰同列为四镇。因拥立弘光帝有功,刘良佐进封为广昌伯

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率军下江南刘良佐以兵十万投降清朝。同年的闰六月下旬,刘良佐部兵数万包围江阴县城,屡攻不利,刘良佐亲作《劝民歌》,希望江阴投降,守将阎应元不从。同年八月廿一,清军集中红衣大炮轰击城,江阴失守。江阴典史陈明遇巷战中战死,守将阎应元自尽。

清兵渡江南下,弘光帝朱由崧逃走,清兵分兵袭取太平黄得功率军在荻港和清兵大战。此时原明降将刘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得功怒叱“汝乃降乎!”突然一箭射中其咽喉偏左,拔出猝逝[4]

后以功隶汉军镶黄旗,官至直隶提督

李自成战将一说

刘良佐与高杰本来是李自成麾下的战将[5]崇祯十一年十月,中曹变蛟伏兵而投降明军[来源请求],但这与明史相矛盾。明史记载刘良佐在崇祯六年已为朱大典部下[1]

出生地一说

有说中国山西大同左卫人,但应是北直隶(即清代直隶省)人[6]

注释

  1. ^ 1.0 1.1 《明史·卷二百七十六·朱大典传》:六年二月中旬,有德先遁,载子女财帛出海。仲明以水城委副将王秉忠,已亦以单舸遁,官军遂入大城。攻水城,未下。游击刘良佐献轰城策,匿人永福寺中,穴城置火药,发之,城崩,官军入。
  2. ^ 《明史·卷二百七十六·朱大典传》:十三年,河南贼大入湖广。大典遣将救援,屡有功,进左侍郎。明年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专办流贼,而以可法代督漕运。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
  3. ^ 《明史·卷二百六十八·黄得功传》:十四年以总兵与王宪分护凤阳、泗州陵,得功驻定远。张献忠攻桐城,挟营将廖应登至城下诱降。得功与刘良佐合兵击之于鲍家岭,贼败遁,追至潜山,擒斩贼将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
  4. ^ 《明史·卷二百六十八·黄得功传》:“忽飞矢至,中其喉偏左。黄得功知不可为,掷刀拾所拔箭剌吭死。”
  5. ^ 《明季北略·崇祯七年甲戌》:八月二十四日,贼先锋高杰降于贺人龙。初,杰与李自成同伙,有骁勇名,称“翻山鹞”。自成掠得邢氏,以貌美嬖之。将出掠,留辎重家口于老营,令刘良佐守外营,杰护内营,有急互相救应,留重兵守之。自成既出,邢氏使婢遗杰嘉旨及白绫帨,遂与之通。杰惧事泄,挈邢氏及家丁五十人,降于贺人龙。人龙率以袭贼,却之。良佐闻,因有归朝意。
  6. ^ 《清史列传·卷七十九·贰臣传乙》:刘良佐,直隶人,明总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