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狙击步枪
九七式狙击步枪 九七式狙撃銃 | |
---|---|
类型 | 狙击步枪 |
原产地 | 大日本帝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7-1945年 |
使用方 | 日本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中日战争 二战 太平洋战争 日苏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37年 |
生产商 | 名古屋兵工厂、小仓兵工厂[1] |
生产日期 | 1937年-1945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95千克 |
长度 | 1,280毫米(50.4寸) |
枪管长度 | 797毫米(31.4寸) |
子弹 | 6.5×50毫米有阪 |
口径 | 6.5毫米 |
枪机 | 旋转后拉式枪机 |
射速 | 连发 |
枪口初速 | 2,500尺/秒 |
有效射程 | 1500米(配望远瞄准镜) |
供弹方式 | 5发内置弹仓 |
瞄具 | 2.5倍或九九式四倍光学瞄准镜[2] |
九七式狙击步枪(日文:九七式狙撃銃)为日本于1937年(昭和12年、皇纪2597年)设计制造与服役的栓式枪机式狙击步枪,由于以皇纪年份命名,故名为九七式狙击步枪;日本自第二次中日战争起一直使用至二战战败为止。
基本结构
基本上九七式狙击步枪是以三八式步枪进行改装而开发的,并采用相同的6.5毫米有阪(Arisaka)弹药。原来的三八式步枪也有狙击型步枪,所以说九七式狙击步枪与三八式狙击步枪不同之处则是改用较轻的枪托、加长的弯拉机柄(减少拉柄在操作时与瞄准镜产生干扰)以及加装2.5倍或九九式四倍光学瞄准镜及单脚架(monopod;后期版本已取消,成为九九式步枪标准配件)。
从外观上区分九七式狙击步枪与三八式狙击步枪有一定困难,必须近看仔细观察才能看出差别;三八式狙击步枪的机匣上有刻印“三八式”,如果是大正三年(1914年)前的步枪上还有传统象征皇室的菊御纹章刻印。
特色
艇尾
一般来说有“艇尾”的弹头在空气动力学上会有较佳的表现,远胜没有“艇尾”的弹头;没有“艇尾”的弹头威力比有“艇尾”的弹头大,肇因弹头受火药虽送面积大并且享有较佳的气密效应于有“艇尾”的弹头。
6.5×50mm有阪子弹在大气中高速前进时,其梭状尖端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空气“推开”,不过子弹推开大气后,弹头后方会形成小小的真空,大气会以正常的压力进行补偿合并;在前进中的子弹正后方会一直保持一个真空区域由于子弹前方空气被推开的关系,大气在进行回填的程序时会受到真空的影响而优先填补真空的部分,也等于说空气追逐著这一块真空并且还以被吸入的方式进行填补,所以空气会持续呈现出涡流状(turbulence)。
以这样的形状通过大气,该物体的后方的大气反而会形成一股“拉力”(drag force),因为空气涡流对于物体本身也会形成干扰,尤其依赖惯性为动能的抛射物其动能递减的效率最快,尤其大部分平底型子弹有效射程不足原因与此有关。至于有艇尾的弹头穿过大气时几乎就像热刀切冻奶油一样,由于弹尖前方的空气几乎是被划开而非被推开,因为弹头尾端直径小于口径,以至于弹头后方的真空区空间跟着缩小,等于大气顺着弹头形状进行合并而不是被推开后再合并;弹头飞经之处大气等于几乎没有被干扰过,因此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涡流干扰弹头了。
以K98步枪为例,该枪到1934年正式采用艇尾弹。美国兵工在1926年采用.30 M1“球弹”。而日本未跟上这一步发展。
特性
然而在一面倒的评论中,6.5mm有坂子弹与九七式狙击步枪仍然有两个不可思议的特性;平均来说小口径的弹头经过约24寸长度的枪管,枪口在射击时的闪焰几乎不明显,原因在于这一段距离的空间内弹药的燃烧程序不是完成就是接近完成,因此射手得于黑暗中得到掩护与隐匿(见枪管)。
至少九七式狙击步枪在这一点发挥的非常优异,往往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官兵在特定距离内死于日军冷枪之下而无法标定日军狙击手的位置进行还击,都要拜九七式狙击步枪所赐;不论在夜间美军官兵都无法看见九七式狙击步枪吐出的火舌;在白天也见不到九七式狙击步枪口的白烟与尘土。
不过这并不代表日军狙击手是无敌的;日军狙击手往往不会变换射击位置,只会死板地在同一个阵地上打到弹药耗尽或阵亡为止;对于美军的攻击仅仅发挥“拖延”而非“遏止”的效果,亦予以美军简单的反击战术—一旦遭遇狙击手,步兵在环境允许的状况下呼叫M3李坦克支援,以其车载的37毫米口径坦克炮发射炮霰弹,将狙击手连其藏身的灌木丛或树梢一并轰烂。
九七式狙击步枪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性是拥有低深平稳的外弹道与終端彈道,尽管6.5mm有坂子弹初速仅有770m/s。
据说很多经历过抗战的老兵对于有坂子弹弹头的印象就是具有“一枪两眼”(贯穿力)的效果,但实际上至今唯一能查到的此说法来源是小说<烈火金刚>,并未有任何一篇文章能提供回忆者的姓名;在Beyer, Arima & Johnson 在美国陆军军医部二战出版的“弹道杀伤”第一章“敌人弹药”中有以下对日本38式步枪的 6.5 毫米子弹有细致的描述,称其中头部到躯干中弹后形成可怕的巨大穿出伤的亦不在少数。中华民国兵工署设计科曾经对三八式步枪进行过一系列研究测试,证明6.5mm有坂子弹在近距离制动明显,杀伤力等于79弹,而在远距离弹道很稳,超过600m后的致伤效果和其他同时期步枪弹没有决定性差别。而美军的资料也大量留下了6.5子弹进入人体后易于翻滚留下可怕创口的例子(金属与火焰的回忆),另外吴东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晋冀豫根据地》(北京•兵器出版社1990年出版,1990.4第1版,第1次印刷。第320页、325页韩麟春式新六五步枪部分)中明确提到过六五式枪比七九式枪的杀伤力更大。传闻6.5mm有坂子弹杀伤力低下盖因部署于中国战场方面日军所使用6.5mm有坂子弹取消了弹头尾部本应有配重铅导致弹头侵彻力过强但停止作用不足,但未能有相应资料佐证传闻,故可信度极低。
三八式改狙击步枪
在生产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同时,从已经预生产的三八式步枪中选出部分精度较高者,参照九七式狙击步枪做修改后生产并装备部队,称为三八式改。
使用国
参考文献
- ^ 狂热战争的产物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7-27
- ^ 侵华日军的军用光学器材[永久失效链接]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中文)-二战:日本各式步枪-九七式狙击步枪
- (日语)-九七式狙击步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