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
丁龙(Dean Lung,1857年—1936年10月)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来到美国的一位华工,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讲座丁龙讲座以他的名字命名。“Dean Lung”是其在美国时期使用的名字,其中文名众说纷纭,有丁龙、丁天龙、丁良等不同说法,21世纪考证认为他本名马万昌,前往美国后改名为马进隆(“进隆”用他家乡的台山话发音为Dean Lung)。
生平
根据丁龙在美国的填报的入境记录可知,丁龙于1857年出生,18岁时入境美国。[1]
1890年时已经是贺拉斯·沃尔普·卡朋蒂埃在曼哈顿住所的帮佣。卡朋蒂埃的脾气很坏。有一次,卡朋蒂埃酒疯发作,把所有的仆人都打跑了。第二天早上,卡朋蒂埃醒来,意外的发现丁龙不仅没走,还像往常一样端著盘子给他送早餐。卡朋蒂埃向丁龙道歉,并保证要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他问丁龙为什么不走,丁龙回答说:“虽然你确实脾气很坏,但我认为你毕竟是个好人。另外,根据孔子的教诲,我也不能突然离开你。孔子说一旦跟随某个人就应该对他尽到责任,所以我没有走。”[2]
1901年丁龙写信给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洛,将积蓄$12,000美元捐给哥伦比亚从事汉学研究。他的雇主卡朋蒂埃为了纪念他,总共捐了$226,000美元成立汉学讲座。[3]卡朋蒂埃对讲座捐款不只一次,总数有不同说法。他第一次捐款$100,000,根据他的遗嘱,用遗产将讲座基金总额补足到$300,000。[4]另一来源说1901年讲座收到$225,000捐款。[5]$200,000的说法可能偏低。[6]讲座教授的年薪为30万元讲座基金利息的5%,也就是1.5万美元,在当时属于高薪,因此可以吸引世界知名教授。[7]当校长对于以中国仆人的名字来命名一个讲座而犹豫的时候,卡朋蒂埃回信说:“丁龙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他不是一个神话,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这样说,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却生性高贵的绅士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他就是一个。”[2][8]1902年3月,丁龙基金会举办的一系列汉学演讲中,首先邀请到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威妥玛拼音的共同发明人翟理斯到哥伦比亚大学作两场演讲,题目分别是“中国语文”与“中文图书”。[9][10]1902年10月,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通过成立丁龙讲座,聘请夏德为首任讲座教授。[11] 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读书时,在丁龙讲座教授夏德的提议下副修汉学。[12]史学家何炳棣的回忆录中也三次提到丁龙讲座。[13]
丁龙后来离开美国,从此便在历史上失去了记载。
纪念
卡朋蒂埃退休回到纽约高文镇之后建了一条路通到自己的豪宅,将之命名为“丁龙路”(英语:Dean Lung Road)。[14]
导演吴宇森于2022年透露,他准备拍摄一部以丁龙为主角的历史剧情片。[15]
丁龙的真实身份
“Dean Lung”的真实身份成谜,就连其本名都众说纷纭,有丁龙、丁天龙、[16][2]丁良[17]、进隆[18]等说法。
1894年丁龙返回中国前的书面誓词说,他第一次到美国在旧金山待了一年,18岁时到纽约,在中国进过大学主修医学,但是没有毕业,身高约1.73米。[2]1900年美国人口普查说丁龙1857年生于广东。[19]
广东省台山人说
202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根据学者的最新研究记录制作了一部记录片《寻找丁龙》。该记录片认为Dean Lung是广东台山人,本名马万昌,前往美国后改名为马进隆(Mar Dean Lung),Dean Lung 是“进隆”粤语台山话发音的英文音译。后来他离开美国返回台山故乡,并于1936年10月在故乡去世。此说的可信度较高,因节目组找到了“马进隆”在美国的后人,通过后人提供的书信、照片和画像,并与哥大保存的丁龙年轻时的照片进行AI技术比对,相似度达到80%以上,几乎可以确定“马进隆”就是丁龙本人。[20][18][21]根据马万昌的族谱,他生于咸丰丁巳十一月十四日辰时(公元1857年),于1936年在家乡去世。马万昌的同乡马沾(Mah Jim)也是卡朋蒂埃的仆人,是捐款设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人之一。[22]哥大东亚图书馆馆长程健于2022年接待了马进隆的子孙,向他们介绍汉学系和东亚图书馆的历史。[23]
参考资料
- ^ 董志成. In search of DEAN LUNG, a Chinese person. China Daily. [202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2.0 2.1 2.2 2.3 记者王寅. 寻找失踪101年的“丁天龙”. 南方周末. 2007-04-05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 ^ Wm. Theodore de Bary. East Asian Studies at Columbia: The Early Years. 哥伦比亚大学.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英文)
- ^ School & Society, Volume 7.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1917年: 第258页.
- ^ Frederick Paul Keppel. Columb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branch. 1914年: 第282页.
- ^ Department History.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英文)
- ^ 韩杰. 倡建漢學華工 丁龍下落成謎. 世界周刊. 2017年12月18日 [2020年5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8日).
- ^ 王海龙. 《哥大與現代中國》. 立緖文化. 2002: 16-17页. ISBN 9787532120215.
- ^ Professor Giles on Chinese. Columbia Spectator XLV (39). 1902-03-11: 第5页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英语).
- ^ 翟理斯. China and the Chinese. March 1902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英文)
- ^ Tibetan Studies Timeline. 哥伦比亚大学. [2014-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英文)
- ^ 胡适. 唐德刚 , 编. 《胡適口述自傳》.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6年. ISBN 9573255049.
- ^ 何炳棣. 《讀史閱世六十年》. 香港: 商务印书馆. 27 February 2004: 第215,303,346页. ISBN 978-962-07-6294-9.
- ^ Mary Packer, Town historian. Homestead Sanatorium (PDF). Town Of Providence, Saratoga County.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16).
- ^ 吴宇森开发历史剧情新片 聚焦美国华工丁龙. ent.sina.cn. 2022年7月19日.
- ^ Herbert Allen Giles. Charles Aylmer , 编. The Memoirs of H.A. Gileas (PDF).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7年: 43页 [2020-05-17]. ISSN 1036-6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02).(英文)
- ^ 吴文津教授译为“丁良” 吴文津. 美國東亞圖書館發展史及其他. 联经出版事业: 33. 2016-06-22 –通过Google Books.
- ^ 18.0 18.1 《新闻调查》 20200516 寻找丁龙(三). CCTV. 2020-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John Whittier Treat. Orientalia, Bibliophilia, Fetish: A Play in Three Acts. Verge: Studies in Global Asia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all 2015, 1 (2): 192–207. JSTOR 10.5749/vergstudglobasia.1.2.0192. doi:10.5749/vergstudglobasia.1.2.0192.
- ^ 陈家基. 尋找丁龍的真實身份(下)關鍵線索:家書和信封. 澎湃新闻.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日).
- ^ 海龙. 神秘華工捐建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支票上署名「一個中國人」. 北京晚报. 2020年6月24日.
- ^ 陈家基. “丁龙”待解谜题. 北京晚报. 2022-10-19 [202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1).
- ^ 海龙. 丁龙后人今何在:跨越两个甲子的传奇. 北京晚报. [202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