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Ghren/筆記11
內容大要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然綆短者銜渴,足疲箸輟途,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疏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
雖然文體體裁雖然有常規的,但是文辭和文情的變化是無窮的[i]。無論是詩歌、辭賦、書札、奏記也好[ii],其創作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歷代承襲。「文辭氣力」[iii]要「通變」才可以流傳下去,說明「通變」是不固定的。「名」和「理」[iv]規格是有一定的,故此要參考古人的作品。「通變」的方式是無限的,需要在創新的作品中吸取經驗。按照這些方法,就能不停寫出文章,在文壇上如魚得水。然而井繩太短的人就會喝不了水,走得累的人就會半途而廢,寫不出好文章的人,只不過是不會「通變之術」,而不是寫作方法的有限。因此,討論作文章的方法就像是種植花草,雖植物都會依附着泥士,但是吸收陽光的不同會引起品種之間的相異。
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於黃世;虞歌卿雲,則文於唐時;夏歌雕牆,縟於虞代;商周篇什,麗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時,其揆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策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采。搉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商周麗而雅,楚漢侈而豔,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疎古,風昧氣衰也。 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疎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桓君山云:「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采;及見劉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櫽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在過去九個朝代的作品[v]。他認為,黃帝時的《斷竹》行文樸實,堯虞的《在昔》[vi]一曲有所發展,而虞舜的《卿雲歌》更有文采。接着夏朝的「雕牆」更為繁富,商周的詩歌則更為華麗。但是,本則上他們抒情言志的方式是一致的。相反,楚騷模仿周朝文章,然後漢朝的賦和頌都模仿楚國的作品,魏國的作品由慕效漢代,魏國的作品被晉朝人所參考。究其原因,黃帝和唐堯年代的作品淳厚而質樸,虞舜和夏朝的作品質樸而典雅、楚國和漢朝的作品鋪張而艷麗、劉宋初年的作品訛濫而新奇。由質樸到新奇,這是為什麼?祟尚時尚而疏忽了古典的作品,於是感染力不強,而文氣衰弱[vii][viii]。現在一些有才學的文人雖然努力寫作,但是大多忽略了漢代的作品[ix],而參考劉宋的作品。即使是博覽古今作品也好,只重視後代文章而忽視了古人的話,就像青出於藍一樣青色雖出於藍草,但是青色卻缺乏再變化的能力了。桓譚說:「我見新進作家的文章,美麗而沒有文采;我見了劉向揚雄的文章,經常都有得益。」這句話說得甚有道理。提練青色濯取必定要依靠青草;濯取紅色必定要依靠茜草,要糾正文章的訛誤、淺薄之處,依然要在經典中學習。只要可以在樸素和文采之間取得平衡,在雅俗之間調整,這些人便是理解「通變」了。
,是合乎創作的法則的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云:「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云:「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月生西陂。」馬融《廣成》云:「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月生西陂。」揚雄《校獵》云:「出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云:「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於濛汜。」此並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諸如此類,莫不相循,參伍因革,通變之數也。
誇張的描寫手法,到漢朝初期已經到達極點了[x]。在此之後,循環因襲,即使有高飛出舊的範圍也好,結果都落入先人的牢籠中。枚乘的《七發》說:「遙望東海,與蒼天相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說:「望起來望不了盡頭,看起來看不了邊際,太陽從東方的水中昇起,明月從西邊的高山出現」。馬融的《廣成頌》:「天地相連,本來沒有邊際,太陽出於東方,月亮出於西出」。揚雄的《羽獵賦》:「太陽月亮升起又落下,天地融合為一」。張衡的《西京賦》:「太陽和月亮在這裏升起落下,就像是扶桑和濛汜一樣」。這些誇張描寫景物的手法,五位作家其實都差不多,是互相相乘的,既有繼承也有革新,這才是「通變」的正確方法。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迺穎脫之文矣。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迴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因此,在寫作文章的時候應候,應該注意這數個方面。寫作時應該先廣泛閱讀書籍並找尋要領,融會貫通,找尋自己的文風。並以自己的真實情感以「會通」,並從自己的氣質進行適應變革,而不應該侷限於偏激的看法。劉勰又再以名家以誇張法描寫事物作為例子。
贊曰:
文律運周,日新其業。
變則可[xi]久,通則不乏。
趨時必果,乘機無怯。
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文末最後又留下贊(評論),認為寫作的法則是每天不停變化的。變化才可以持久,繼承才不會缺乏。應該果斷地適應時代變化,同時應該抓着機會,看準現今文壇風氣創出優秀作品[xii],同時參考古人的文章來定立寫作法則。[c][d][e][f]
- ^ 1.0 1.1 1.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張燈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鳥瞰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3.0 3.1 3.2 3.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解-周振甫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4.0 4.1 4.2 4.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解-戚良德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5.0 5.1 5.2 5.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解-郭晉稀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6.0 6.1 6.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詹鍈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童慶炳-文集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何懿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9.0 9.1 9.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李曰剛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張燈作,「只要設立也即形成了的一定文體,那末它的體裁格式總是恆常有規的;靈活多變的文章,其寫法則又是無定規定格的」,認為現行的多數譯法沒有將「設」和「變」譯出,並不妥[a]:717。龔菱在《文心雕龍研究》認為指的是「情志、事義、辭采、宮商」四者是不變的,但是沒有說明理由。[b]:96
- ^ 周振甫、楊明照認為是實指〈明詩〉、〈詮賦〉、〈書記〉三個章節,因為第六至第二十五段都是研究「文體」,所以以此包括之。整句「凡詩賦書記」至「此有常之體也」他解作「所有文體從《明詩》、《詮賦》直至《書記》,它們的名稱和創作規格是有所繼承的」,而詹鍈、郭晉稀則認為就是實指詩賦書記這些文體。[c][d][e][f]
- ^ 周作「文辭的氣勢和力量」[c]、郭作「文辭和文情」[e]、戚作「思想和感情」[d],石家宜認為「文辭氣力」就是指「文辭」本身[1]。童慶炳認為「文辭」指的是「文化的內涵」,而「氣力」指是「生命的顫動和心靈的力量」[g]。
- ^ 「名理相因」一句諸家都有所爭議。涂光社認為是「名即體之名,理指稱名列類之所然。」[2];寇效信認為名是文體的名稱,理指的文體的寫作原則和規律[2];郭晉稀認為是「體裁」和「體要」[e];戚良德作「名稱和寫作之理」[d]。周振甫作「名稱和創作規格」。金民那認為各家說法大致相通,指的是文體的特質和創作規範。[2]殷守艷認為,各家的看法只是在「名」和「因」兩者是相同的,「名」指的是文體的名稱,「因」指的是「因襲、繼承」。[3] 但是也有學者有其他看法。吳林柏在《文心雕龍義疏》中認為按《廣雅》「名,成也」和《漢書·武帝記》「理,法也」的注譯認為「名理相因」指的是繼承舊有法規,世代相傳。殷守艷認為這個理解不當,因為文心全書「名」字沒有一例作「成也」的僻義,而且「名,成也」指是動詞「形成」而不是指「舊」,而「舊」的理解是輾轉為釋所得的。 [3]
- ^ 「志合文別」一句,元刻本作「文財」,許無念校作「文則」,劉永濟作「文別」。[f]:1084-1085按「文別」說,即指「各有分別的」。錘子翱和黃安幀進一步解釋,「『志合』就是『通』,『文別』就是「變』[h]:127[c]。魏雪冰認為,以「文則」說而言,即指在「宗經」的前提下達至文質彬彬的狀態。[4]
- ^ 李曰剛、郭晉稀認為應該是「載蜡」,指的是「始為蜡祭」的意思[i]:1374。黃侃在《札記》中認為上下文的「斷竹」、「雕牆」都是歌曲中的一些片語,但是只有「在昔」不是,指可能是《禮記》中伊耆氏蜡詞。但是范文瀾則認為可能是劉勰當時有這首歌(,只是現今不存)[i]:1376。
- ^ 「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一句各家有所不同。范文瀾以說文「澹,水搖也」將彌澹考作「彌淡」,周振甫也從之[1]
- ^ 本來應該作「競今疎古,風味氣衰也」,但是在句中不可解,因此大多版本都校作「競今疎古,風末氣衰也」,周振甫作「風昧」,而楊明照作將味作「末」解。張燈指解作「味」的方法不當,「味」和「末」之間兩者的讀者不像,而字形也不相似,而且雖然〈封禪〉中有「風末力寡」一句,但是通變描述的是文風變遷,而不是論述文體興衰,兩者並不相同。他指當時六朝的新奇文風不是即將消亡的文風,而是相當得到大眾支持,難以想像劉勰會以「風末」來形容它。他認為「風昧」說指「文章神氣的暗昧無力」。[a]:720-722
- ^ 劉陵認為此處的「多略漢篇」解作「忽略」的意思並不當,認為前文所提及「楚漢侈而艷」是負面的,以此看來前後觀點相右,因此應該指「經略」、「歸取」的意思。即「多略漢篇」意指的是時人過於漢重漢文。[5]
- ^ 張燈認為將「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譯作「極點」不合史實,而且和劉勰其他言辭不合。他指,漢初的辭賦家有如鳳毛麟角,而真正漢賦繁盛的時代應該是漢武帝時期,但當時己經不是漢初。而且他在〈詮賦〉中也沒有將漢賦看作是漢賦形成的時代,並不合。他認為「極」應該指的是「標准」,意指「漢代初年就有了大體的規範」。[a]:722-723
- ^ 一作「其」、一作「堪」、一作「可」。[i]
- ^ 殷守艷指出,文心雕龍注家中,四十多家的注本的大意都相同,將「制奇」一字理解為「出奇制勝」意。但是她認為「出奇制勝」的「制勝」按《漢語大辭典》認為應該是是制止勝利的意思,而且劉勰在其他篇章的「奇」字意思大意都是貶義,認為此處不太可能是褒義,認為應該作「制止文壇上的新奇文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