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弘集 (朝鮮)
金弘集 김홍집 | |
---|---|
朝鮮王國內閣總理大臣 | |
任期 1895年8月24日—1896年2月11日 | |
前任 | 朴定陽 |
繼任 | 金炳始 |
任期 1895年4月25日—1895年5月21日 | |
前任 | 職位新設立 |
繼任 | 朴泳孝(代理) 朴定陽(正任) |
朝鮮王國中樞院議長 | |
任期 1895年7月20日—1895年8月24日 | |
副議長 | 魚允中 |
前任 | 鄭範朝 |
繼任 | 魚允中 |
朝鮮王國議政府總理大臣 | |
任期 1894年8月15日—1895年4月25日 | |
朝鮮王國領議政 | |
任期 1894年7月27日—1894年8月20日 | |
前任 | 金炳始 |
繼任 | 職位廢除 |
朝鮮王國左議政 | |
任期 1887年12月13日—1888年5月1日 | |
前任 | 金炳始 |
繼任 | 金炳始 |
任期 1884年12月8日—1885年1月12日 | |
前任 | 金炳始 |
繼任 | 金炳始 |
朝鮮王國右議政 | |
任期 1884年12月7日—1884年12月8日 | |
前任 | 沈舜澤 |
繼任 | 金炳始 |
朝鮮王國漢城府判尹 | |
任期 1884年12月5日—1884年12月7日 | |
前任 | 李寅應 |
繼任 | 閔種默 |
朝鮮王國禮曹判書 | |
任期 1884年11月1日—1884年12月5日 | |
前任 | 沈履澤 |
繼任 | 金允植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42年 朝鮮國漢城府 |
逝世 | 1896年2月11日 朝鮮國漢城府 | (53—54歲)
親屬 | 金永爵(父)、昌寧成氏夫人(母)、金春熙(侄)、李始榮(婿) |
宗教信仰 | 儒教(性理學) |
金弘集(韓語:김홍집/金弘集 Kim Hong-jip,1842年—1896年),字敬能,號道園、以政學齋,朝鮮王朝後期政治人物,屬開化黨。本貫慶州。曾歷任右議政、左議政、領議政、內閣總理大臣等職。俄館播遷時被巡檢處死。[1][2][3]死後諡號忠獻(충헌),贈大提學。
生平
金弘集本貫慶州金氏,是肅宗仁元王后之父、慶恩府院君金柱臣的5代孫,父親是開城府留守金永爵,母親是名學者成渾(昌寧成氏)的後代。為避清朝乾隆帝弘曆之諱曾改名金宏集,朝鮮脫離清朝宗藩體系獨立後改回原名。
1867年,金弘集於慶科庭試文科及第後,隔年被任命為承政院的事變假注書,數月後,因父親過世而辭去官職,在家居喪5年;1873年,金弘集守孝期結束,復職被任命為權知承文院副正兼承文博士,1875年,在擔任過副司果、訓錬都監及從事官的職務後,升任為興陽縣監,在這3年裏,金弘集深受百姓信任;後歷任司果、南學教授、戶、工、兵、禮曹的參議,1879年,轉任為敦寧府都正。
1880年,金弘集擔任朝日關係往來的修信使,並就仁川開港等問題與日本政府進行協商,協商的結果是失敗的;但在此期間,金弘集深受黃遵憲和鄭觀應的觀念影響,也直接影響到當時朝鮮政府的開化政策,回國後的金弘集升任為禮曹參判。
1882年3月至5月,金弘集代表朝鮮政府與美國、英國締結通商條約,如《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同時被任命為副提學,並歷任戶曹參判、工曹參判、京畿道觀察使(監司);同年8月,因壬午軍亂事件,就朝鮮的主權問題與日本交涉,並簽訂濟物浦條約。
1884年9月,在歷任奎章閣直提學、知春秋館事後,時任禮曹判書的金弘集兼任督辦交涉通商事務一職,朝鮮政府對外交涉最高負責人。甲申政變失敗後,金弘集成為左議政兼外務督辦,於1885年初和日本締結漢城條約。後擔任判中樞府事,1887年再度擔任左議政後辭職,1889年,左遷水原府留守。
金弘集對於朝鮮的國際地位與情勢相當清楚,並且致力於朝鮮的現代化,但是金弘集是以穩健的改革作為目標,而異於開化黨的金玉均。由於金弘集的見解與行政能力的優秀,金弘集曾經三次出任總理大臣,官制改革(甲午改革、乙未改革)、廢除科舉以及斷髮令等近代化措施都是出自金弘集的命令。但是金弘集的親日立場與近代化措施也引發民眾的不滿。
1895年1月7日,金弘集內閣發表近代政治改革的基本綱領洪範十四條,同年10月8日,乙未事變發生,閔妃被害;在此期間,金弘集由於其親日的政治立場,導致失去大部分反日的朝鮮人民支持。11月有人在景福宮春生門試圖暗殺他,但未遂。
在俄館播遷事件中,時任總理大臣的金弘集與前農工部大臣鄭秉夏皆被殺死,死後遺體被焚。[2]
金弘集死後,朝鮮的親俄勢力掌權,而日本與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的權力角逐也日益惡化,最後於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
參考文獻
- ^ 《承政院日記》高宗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條:上駐俄國公使館……去八月事變逆魁金弘集、鄭秉夏本日伏法。
- ^ 2.0 2.1 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韓國王露公使館ヘ播遷関係一件/1 明治29年2月12日から明治29年2月20日』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B03050313400 明治29年2月14日付電受第77號
- ^ 鄭喬:《大韓季年史》上,第137頁:誅金弘集、鄭秉夏。是日朝,諸將官、警官及兵丁、巡檢皆赴俄舘護衛,上乃令警官捕弘集、秉夏,使警務官安桓急往斬之。桓奉命到警務㕔門前,兩人適至,摠巡蘇興文(原註:李完用私人)以劔刺殺弘集於門前小石橋上,秉夏亦被斬,暴兩屍於鍾路街上,懷憤激之人民,或以石打之,破其肢軆。
參見
官銜 | ||
---|---|---|
前任: 沈履澤 |
禮曹判書 1884年11月1日-1884年12月5日 高宗21年陰曆9月14日-高宗21年陰曆10月18日 |
繼任: 金允植 |
前任: 李寅應 |
漢城府判尹 1884年12月5日-1884年12月5日 高宗21年陰曆10月18日-高宗21年陰曆10月20日 |
繼任: 閔種默 |
前任: 沈舜澤 |
右議政 1884年12月7日-1884年12月8日 高宗21年陰曆10月20日-高宗21年陰曆10月21日 |
繼任: 金炳始 |
前任: 金炳始 |
左議政 1884年12月8日-1885年1月12日 高宗21年陰曆10月21日-高宗21年陰曆11月27日 |
繼任: 金炳始 |
前任: 金炳始 |
左議政 1887年12月13日-1888年5月1日 高宗24年陰曆10月29日-高宗25年陰曆3月21日 |
繼任: 金炳始 |
前任: 金炳始 |
領議政 1894年7月27日-1894年8月20日 高宗31年陰曆6月25日-高宗31年陰曆7月20日 |
無 原因:職位廢除 |
新頭銜 | 內閣總理大臣 1895年4月25日-1895年5月21日 |
繼任: 朴泳孝 (代理) |
前任: 朴定陽 |
內閣總理大臣 1895年8月24日-1896年2月11日 |
繼任: 金炳始 |
議會席位 | ||
前任: 鄭範朝 |
中樞院議長 1895年7月20日-1895年8月24日 |
繼任: 魚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