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發河
輝發河 滿語:ᡥᠣᡳ᠌ᡶᠠ ᠪᡳᡵᠠ,轉寫:Hoifa bira | |
---|---|
流域 | |
水系 | 黑龍江流域松花江水系 |
源頭 | |
• 位置 |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山城鎮龍崗山脈 |
• 座標 | 41°59′01″N 125°18′10″E / 41.98361°N 125.30278°E |
• 海拔 | 570 m |
河口 | |
• 位置 | 吉林省樺甸市金沙鎮頭道溝東北第二松花江 |
• 座標 | 43°07′27″N 126°57′29″E / 43.12417°N 126.95806°E |
流域面積 | 14900 km2 |
流經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城市 | 梅河口市、輝南縣、樺甸市 |
地標 | 慶雲摩崖石刻、輝發古城 |
本貌 | |
長度 | 267.7 km |
特徵 | |
左岸支流 | 白雲河、梅河、蓮河、大沙河、擋石河、富太河、呼蘭河、金沙河 |
右岸支流 | 一統河、三統河、蛤蟆河、蛟河 |
水體 | 海龍水庫 |
輝發河(滿語:ᡥᠣᡳ᠌ᡶᠠ
ᠪᡳᡵᠠ,轉寫:Hoifa bira)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是第二松花江左岸支流。輝發河上游也稱大柳河,古時曾名衛樂江(韋濼江)、回跋江、回霸江、灰扒江。全長267.7千米,流域面積14900平方千米。[1]
歷史
輝發河流域有着古老的歷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居住。[2]上游梅河口境內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文化遺址-石棚墓遺址以及罕見的女真文字碑-慶雲摩崖石刻,中游有輝發古城,下游有渤海國長嶺府治所遺址-蘇密城。關於「輝發」一名,有多個解讀的版本。按1986年編《輝南縣誌》所記,明嘉靖年間,王機褚征服輝發河流域土部,在扈爾奇山(輝發山)上築城,建立輝發部,因輝發河流經而得名。也有認為,[誰?]輝發滿語意為野茶汁,輝發河水色青似野茶汁,故以其為部落名。[來源請求]而在《遼史》裏,輝發作契丹語,最早為女真部落的名稱,意思是「往來無禁」。遼稱「回霸」,明、清著作里又作「回跋」,在其它史籍中出現時又寫作「回怕」、「灰扒」。[3]
幹流概況
輝發河發源於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山城鎮境內的龍崗山脈北麓,蜿蜒北流進入遼吉兩省交界處的海龍水庫,出庫後進入吉林省境內,向東北流經梅河口市、輝南縣、樺甸市,最後於樺甸市金沙鎮頭道溝東北匯入第二松花江。全長267.7千米,其中遼寧省境內長33.7千米。河道比降0.5‰。[1]
流域概況
輝發河流域面積14900平方千米,其中遼寧省流域面積540.8平方千米。流域內水系發育,支流較多,河網密度較大,左岸和右岸支流比較均勻對稱。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蓮河、大沙河、一統河、三統河、金沙河。
流域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4.1℃,年均降水量600~78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9月。年均徑流量35.94億立方米。[1]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黑龙江、辽河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年4月: 141頁. ISBN 978-7-5170-1950-3.
- ^ 輝發剪紙:滿族剪紙的一道亮麗風景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5-31.,中國文化報,2012年9月3日,2016年4月27日查閱
- ^ 輝發古城 湮逝的金戈鐵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城市晚報,2013年10月29日,2016年4月27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