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變相,亦稱變繪、變等,佛教術語,陳述佛陀、聖人的「神變」之「相」,指將佛經或佛教故事中的典故、事件,或佛經描述的世界概貌,如地獄、天界、淨土等,以繪畫、佛像為載體,予以展示、傳播。
習慣上,經文中的情節故事畫叫經變或經變畫,重在「經」;非情節性的人物畫叫變相、變像或變像圖,重在「像」;有時一併通稱為變相。在藏傳佛教中,這種形式稱為「曼荼羅」。
概述
「變相」的「變」,指神變(巴利語:sappātihāriya;或梵語:vikurvaṇa-ṛddhi,巴利語:vikubbana,藏語:རྣམཔརཧཕྲུལ,威利轉寫:rnam-par-hphrul,或藏語:རདསུཧཕྲུལ,威利轉寫:rdsu-hphrul;或梵語:parināma),即佛、菩薩、阿羅漢聖人用三明六通展現種種神奇的變化,以方便教化眾生[1]。變相即指通過藝術手段——通常以繪畫、雕塑的方式——將神變之相展現出來,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實際上,這種藝術形式在婆羅門教中已經存在,佛教只是加以利用,例如佛陀就曾教導用有輪繪像教化眾生離苦向道。
在印度桑吉(Śānchī)大塔佛教遺址,以及巴戶特(Bhārhut)佛塔遺址,就有許多變相雕刻和壁畫。據《洛陽伽藍記·卷五》記載,北魏時,印度犍陀羅國還有「雀離浮圖」[1]。
在北傳佛教中的發展
變相
古代漢字文化圈內,通常只有士族、儒生、道士、僧人等才會識字,平民識字的人不多,民眾文化程度低下。為了傳播推廣宗教教義,方便大眾閱讀理解,政府或宗教組織以至個別畫家都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將複雜的經文轉化為圖畫,陳列給民眾參觀學習,此風盛行於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地區。
中國甘肅、青海、西藏自治區等地,有着眾多佛教的經變畫,其中敦煌的莫高窟的壁畫更是傑出代表作。敦煌石窟壁畫常見有釋迦牟尼佛本生故事變相,像「割肉飼鷹變相」,繪畫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等聖人的「淨土變相」,西方三聖來迎的「淨土變相」,「華嚴經變」、「法華經變」、「地獄變相」、「地藏十王變相」(佛道合流的產物)[2]等等。
變文
受佛教變相的影響,唐朝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稱為「變文」,是一種佛教通俗化、佛經再翻譯的運動。簡而言之,僧侶將佛經中的道理和故事,用梵唄講唱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有時變文也書寫在變繪上,亦稱變相或變文。如《降魔變文》、《破魔變文》、《維摩詰經變文》、《金剛經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變文不僅描述佛教故事,這種文學體裁也用於描述古代歷史故事、民間故事,或將本土人物和佛教傳說結合起來,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韓擒虎話本》、《唐太宗入冥記》、《舜子至孝變文》、《劉家太子變文》、《董永變文》。
變文對後世的諸宮調、寶卷、鼓詞、彈詞藝術的形成和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