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
白鱀豚[1] | |
---|---|
「淇淇」,1980–2002年間武漢市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飼養的一頭雄性白鱀豚,是唯一長期被人類飼養的白鱀豚。 | |
白鱀豚與普通成人體型的對比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下目: | 鯨下目 Cetacea |
科: | 白鱀豚科 Lipotidae |
屬: | 白鱀豚屬 Lipotes Miller, 1918[4] |
種: | 白鱀豚[1] L. vexillifer
|
二名法 | |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4]
| |
白鱀豚的分佈範圍[2] |
白鱀豚[註 1](學名:Lipotes vexillifer)也稱白鰭豚,又訛作「白暨豚」[註 2],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淡水鯨,曾分佈於長江中下游水系與富春江,有「長江女神」「水中大熊貓」之稱。分類位置一度存在爭議,曾被視為亞河豚、恆河豚等其他淡水豚類的近親,後經全面的形態學和遺傳學研究,確認其自成一科[5],為古老的孑遺物種。
白鱀豚通常結成小群活動,捕食小型魚類。性情羞怯,缺少豐富而顯見的生態行為,長久以來罕為人知,20世紀後半葉以來受工業和漁業發展的嚴重侵害而數量銳減,1988年被中國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但因經濟建設與生態治理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各類危害其生存的活動始終未能遏止。因長期未得到有效保護,白鱀豚種群的衰亡態勢已不可挽回,被認為是長江動物群中伴隨人類發展而產生的眾多犧牲品的代表,也是首個由於人為因素而走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
白鱀豚在1918年便已被西方學者描述,但中國學界至1978年才正式對其開展研究工作,而活體白鱀豚在當時已十分罕見。1980年一頭雄性幼豚在長江交接洞庭湖口處被漁民捕獲,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將其飼養並取名為「淇淇」,自此成為白鱀豚相關資訊的重要來源。2002年7月14日「淇淇」死亡後再無確切的白鱀豚活體記錄。2006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中科院水生所聯合多個西方國家的科研機構,組成近40人的考察團進行為期六周的「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最終未觀測到任何白鱀豚,國際學界因此認定白鱀豚功能性滅絕。2007年以後零星的目擊報告和影像資料顯示白鱀豚可能還有殘餘個體,但已不足延續種群[2]。
命名
白鱀豚最早被人們記載於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中,把這種動物定名為「鱀」,又稱「鱁」[註 3]。
鱀,是鱁。[7]
這是因為當時對鯨類等水中哺乳動物認識不多,所以錯誤地把這鱀歸為魚類,造字時使用了「魚」字旁。長江沿岸的漁民百姓們則將其稱為「江豬」。估計在中國曾經有5000頭之多,有長江女神、「長江美人魚」的美稱[8][9]。東晉郭璞又在《爾雅注》中添注了更為詳細的有關白鱀豚生活習性與形態特徵的註釋,並且第一次正確地把鱀分出魚類:
鱀,䱜[註 4]屬也,體似鱘,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10]
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詩》。詩中的「白鱀」就是白鱀豚,並指出它與江豚不是同一物種:
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狀異名殊,同宅大水,淵有大魚,掠以肥己。
此外,在安徽被稱為青鱀,江蘇稱之為白夾、江馬,長江中下游的漁民一般都稱之為白鱀,用以指稱它的膚色比江豚淺[1]。
1914年2月,美國青年探險家查爾斯·麥考利·霍依(英文:Charles McCauley Hoy,1897–1923)在中國洞庭湖的城陵磯水域獵獲一頭成年雄性白鱀豚,由此採集到了世界上第一個白鱀豚樣本(僅保留了頭骨和七塊頸椎)。霍依根據當地漁民的口音,在樣本上標註為 Pei Chi(「白旗」的諧音)。1916年樣本帶回美國後,華盛頓國立博物館以75美元收購,1917年供職於該館的美國動物學家格里特·史密斯·米勒(英文:Gerrit Smith Miller,1869–1956)對樣本作了綜合而詳盡的研究。1918年米勒發表論文《A new river dolphin from China》(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結合霍依的描述(白鱀豚的背鰭露出水面時,像一個淺色的旗幟,故被中國漁民稱作「白旗」),將白鱀豚命名為 Lipotes vexillifer(意為「最後遺留的舉旗者」;「Lipotes」源自希臘語「leipo」,意為「最後遺留下來的」,指白鱀豚有限的分佈而言;「vexillifer」意為「舉着旗幟」[11]),英文名則定為 Chinese river dolphin(中華江豚)[4][12][13][14]。1923年霍依對他採集到的樣本發表文章《The "white flag" dolphin of the Tung Ting lake》(洞庭湖裏的白旗豚),刊登於《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rts》(中國科學與藝術)期刊,White-flag dolphin 便成為白鱀豚的另一英文名[15]。
《辭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由於「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沒有被收錄所以人們平常幾乎沒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動物名稱》稱之為白鰭豚,但白鱀豚的鰭並非白色而是青灰色,稱為白鰭豚容易發生誤解,且這個名字以前也並沒有使用過。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學家提出應該根據使用廣泛的名稱,稱為白暨豚[1]鱀?[可疑]。1980年代末期以後,研究論文大多對白鱀豚的名稱做了改正。[來源請求]
分類
對於白鱀豚的科學分類一直存在某些爭議,主要是在白鱀豚屬於哪個科上意見不一致。例如《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將它歸為白鱀豚科(Lipotidae)[2],而ITIS則將它歸為亞河豚科(Iniidae)[16]。
1918年米勒在比較白鱀豚和亞河豚的骨骼後,認為二者是近親,將白鱀豚歸入了亞河豚科[4]。大多數生物學家也支持他的這個結論[17]。1979年中國生物學家周開亞等人在比較了白鱀豚和其他淡水豚類的骨骼後,否定了米勒的結論,並建立了白鱀豚科[18],並得到其他一些學者的認可[19]。Barnes 對拉河豚科的化石與白鱀豚進行對比後認為白鱀豚應屬於拉河豚科的亞科,即白鱀豚亞科(Lipotinae)[20]。而 Heyning 在進行比較解剖學研究後,把白鱀豚歸為亞河豚科下的一個屬[21]。而DNA序列的測定結果則表明,亞河豚、弗西豚和白鱀豚各屬於不同的科[17]。
演化
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化石考證[來源請求],白鱀豚在第三紀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經出現在長江流域。1981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塊下頜骨化石片段。這件下頜骨化石屬於一種古老的白鱀豚,稱為原白鱀豚(Parapontoporia)。化石記錄着原白鱀豚在大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與現今的白鱀豚相比變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進化緩慢,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生存競爭或環境變化較少的緣故,從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狀,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8]。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態變遷,它是不會滅絕的。
分佈
白鱀豚在歷史上曾經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從三峽地區的宜昌葛洲壩上游35公里處,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陽湖在內,全長約1700公里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佈。
但是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和分佈區域逐漸縮小。長江流域居住着3億多的人口,相當於全世界5%,他們的江畔活動形成了白鱀豚數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紀人們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標本中,有92%都是來自人為緣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與鄱陽湖湖區已經絕跡。在長江江水中分佈範圍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壩下游170公里處的荊州附近。其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蹤跡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觀測中,在南京下游臨近的江陰以下就從未再有發現。
2000年至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佈主要限於長江流域洞庭湖至銅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銅陵段、鄱陽湖段和洪湖段3個區域。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鱀豚,是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屍體。
2007年8月19日,銅陵一市民在長江岸邊目擊到一頭神秘動物並攝下錄像,據中國科學院水生動物研究所專家判定為白鱀豚,但是這一發現也沒有改變科學界對白鱀豚可能已經滅絕的斷定[22]。之後在2011年8月25日的湖北洪湖亦有市民目擊到疑似白鱀豚,但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實地查看後,並無結果[23]。
生理構造
外部型態
白鱀豚身體大致呈流線型,軀幹部分為紡錘狀。成年白鱀豚體長大約1.4至2.5米,體重則大約135至230公斤。雄性體型略小於雌性。至2006年為止,已發現的雌性最大體長為2.53米,最大體重為237公斤;而已發現的最大的雄性體長為2.16米,最大體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膚光滑且富有彈性,作用與競賽式泳衣的尼龍織料相同。能夠減少在水中快速游動時,身軀周圍產生的湍流。牠的尾鰭分為兩叉,扁平寬闊且與水面平行,上下擺動時可以推動身軀前進。而兩側的胸鰭呈扁平的手掌狀。背中部長出的背鰭則是一個低矮的等腰三角形。
四個鰭給白鱀豚提供了方向與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彈性的皮膚,以及流線型的身軀,白鱀豚在逃避危險的情況下可達速度可達時速80公里。不過牠的游速順流一般只有7.5–9.7公里,逆流2.7–4.9公里,這是白鱀豚體內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游速[8]。
體色
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顏色分佈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當由水面上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當由水面下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這種使其他動物難以辨認的體色稱為反蔭蔽保護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敵害或獵物時能夠不被察覺。
牙齒構造與呼吸孔
白鱀豚吻突狹長,呈喙狀,伸向前方約30厘米左右。其牙齒為圓錐狀,縝密排佈於上下幾乎等長的頷的兩側。每側分別各有牙齒31至36顆,總共約有130多顆同型齒。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稱「鼻孔」)位於頭頂的左上方,呈小而長的圓形,孔緣有活瓣,可以自由開閉。出水時鼻孔開啟,換氣後便閉緊潛水。日常活動方式為潛水游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進行,通常會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換氣一次,在換氣過程中會發出「噗哧噗哧」的響聲。在受到驚嚇或感覺有危險的特殊情況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進行呼吸。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為109–150次/小時[8]。
感官與發聲構造
白鱀豚的眼睛位於嘴角的後上方,小似綠豆。因為白鱀豚長期生存於長江的濁水中,它的視覺退化嚴重。外耳已經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針眼並且閉塞不通。雖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聽覺卻十分靈敏。
白鱀豚的前額呈圓形,向前隆起。形狀與照相機中聚焦的透鏡相似,被稱為「額隆」,是白鱀豚發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個形似鵝頭的喉嚨,但是因為生存於水中靠水發音,所以並沒有陸地動物在空氣中發音所需要的聲帶。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對獨特的氣囊,可能是它的發聲部位[24]。
用特製的水聽器,可以聽到白鱀豚發出的「的答」「嘎嘎」等數十種不同的聲音。時常發出的聲音可歸為兩類:一類是「滴答」聲,頻率為8至160千赫,起着探測目標的作用。另一類是哨叫聲,頻率穩定於6千赫,是白鱀豚之間的通訊聯絡信號。這種信號具有良好的繞射傳導能力,適應於泥沙較多的長江水域[24]。
白鱀豚在水中主要以發射聲納並接收信號的回聲定位方式來識別物體。發出的聲音常為兩聲一對,發出聲音後會安靜地等待回聲,從而辨出自己與產生回聲的阻礙物體的距離和大小,並且考慮是否游向目標。波長越寬物體越大,信號越強物體越近。這時它又會發出新的一對信號,稍候又安靜一陣等待回聲。第二次回聲收到後,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標游動的方向與速度。回聲愈來愈密麻說明物體在靠近,愈來愈疏稀說明物體在遠移。白鱀豚就這樣用它獨特的聲納系統,在污濁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大腦活動
白鱀豚的大腦面積要比海豚的大。大腦的重量約佔總體重的0.5%。平均一隻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腦重470公克,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與黑猩猩的大腦重量。甚至某些學者認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長臂猿還要聰明。
哺乳動物大腦需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入睡眠狀態,才可以在覺醒後正常地運作,而鯨類動物,包含白鱀豚在內,有着獨特的大腦系統,可以使大腦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覺。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腦每天有7至8小時(近似成人睡覺習慣)屬於半睡半醒狀態,其餘時間全腦覺醒。半睡半醒狀態下,白鱀豚會保持時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能夠做夢。
白鱀豚作為哺乳動物,與人類一樣需要給身體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給氧氣。在水中生活的鯨目水生不如同陸地哺乳動物可以由小腦控制不自主呼吸,它們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腦反應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時必須在神志清醒的狀態下進行,如果某鯨目動物受驚嚇而傷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覺,那麼便會沉到水底。在豚體血液內所剩氧氣使用完畢後,就會進入腦死狀態。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生活習性
白鱀豚生性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一般會遠離船隻,人類很難接近,加之其種群數量很少,活動區域較為廣闊,所以在野生狀態下對白鱀豚生活習性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鱀豚一般為群居,但群居特性遠不及與其同屬鯨目的海豚明顯,單個種群數量一般在3至4頭左右,多可達9至16頭,但也經常發現個別白鱀豚單獨行動。群居的白鱀豚一般有一隻成年或老年的大個體豚引路,中間是幼豚,後面是青壯年豚。白鱀豚經常活動於河流交匯處,尤其喜歡在河流沖積的淺灘區活動,常見其與江豚一起嬉戲。同其他江豚一樣,白鱀豚一般主要在白天活動,尤其以清晨和午後最為活躍,經常是幾隻白鱀豚排成一線,在淺水中以每隔10秒至30秒的間隔頻頻出水換氣,急速前進,最快可達每小時80公里。其他時間裏,白鱀豚相對安靜,一般常在深水中緩慢游動,換氣的時間間隔也隨之變長,最長可達200秒。在夜間,白鱀豚經常棲息於深水的漩渦中休息,有時會持續在同一地點長達5至6小時。
白鱀豚是食肉動物,可捕食長江中下流域中的多種淡水魚類,但一般以體長不超過6.5厘米的小魚為主,主要對象為草魚、青魚、鱅魚和鰱魚。群居的白鱀豚集體捕食。它用它的牙齒將小魚的頭部狠狠地咬住於頷側,然後再囫圇吞下,直接吞食,並不咀嚼。食量很大,日攝食量可佔總體重的10%至12%。
繁殖
白鱀豚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一樣是胎生。壽命大約30歲。根據解剖研究的結果,雄性白鱀豚0–4歲為幼年,4歲達到性成熟,4–12歲為壯年,12–20歲為成年。而雌獸則相對晚一些,在6歲才達到性成熟。雄性的發情期每年普遍在3至6月和10至12月分別有兩次。這期間雄獸膚色發紫紅(紅+灰),不耐煩地時常突水換氣;雌性的懷孕率在每隔一年的2至4月達到最高點[25]。
白鱀豚的自然繁殖率比鯨目的其他物種還要低。野生狀態下,成年白鱀豚雌雄比例為1:1。雌性只有30%個體成熟,成熟個體中只有30%能懷孕[8]。雌性懷孕會持續10至12個月,每胎生下一仔,但偶爾會有雙胞胎。新生的幼小白鱀豚一般體長80至90厘米,體色要比成熟的豚體體色深。主要依靠母豚帶游。母豚長有乳裂,哺乳時乳房從乳裂中伸出。小豚會被母親哺乳8至20月。
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由於長期獨居,雄性白鱀豚在發情期會進行腹部貼池底、貼池壁和陰莖外露等性自慰的行為。白鱀豚的交配方式,野外觀察的結果是雄豚先躺到雌豚背上,然後雌豚側轉身體,雌雄豚相互側身,頭、腹部和尾相對,向水下猛扎,又同時起水呼吸[26]。但是野外觀察受到自然狀況的限制,不容易分清雌雄。而通過對人工飼養環境下雄性白鱀豚的性自慰行為的觀察,有學者指出雄性白鱀豚交配時很可能是在雌豚上面,但是否受到人工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了改變則不得而知[27]。
研究
明、清時期關於白鱀豚的記載豐富詳盡。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方旭的《蟲薈》和楊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鱀豚的地域分佈、資源數量和其捕撈與利用。
1923年霍依對他發現的白鱀豚標本發表了一篇文章,並刊登於《中國科學與藝術》雜誌上,引起了水生屆學者的關注。霍依和米勒是中國國外對白鱀豚進行科學研究最早的人士,霍依帶到美國的白鱀豚標本也是中國國境外唯一的一個完整的白鱀豚骨架標本,現由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立博物館收藏。20世紀30年代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戰亂、資金有限等種種原因,水生界學者沒有對白鱀豚做很多的研究。
1978年9月中國科學院召開了中國首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師範學院生物系集體落實了從形態學、生態學、生物聲學、行為生物學與資源保護的角度進行針對白鱀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於1979年12月召開。各個科研協作組交流了一年來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有一些來自法國和瑞士的豚類專家參與會議。直至1980年捕捉到淇淇前,學者們對白鱀豚進行的研究均為原位工作,可謂「紙上談兵」。
1980年前,學者對白鱀豚的研究主要基於一些收集到的白鱀豚骨架標本。截止1997年的統計數據[28],全球收藏的白鱀豚標本也只有41隻。白鱀豚的標本因為數量極少,與其深厚的科學研究價值(在捕捉到淇淇前也是研究白鱀豚的主要材料),尤其珍貴。截至2007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僅有美國的國立博物館(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和英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南甘辛頓)藏有白鱀豚的骨骼標本。
人工飼養
暱稱 | 性別 | 捕獲時間和捕獲時的年齡 | 捕獲地點 | 捕獲時的體長和體重 | 飼養或放養單位(地點) | 養護期限和養護下的存活時間 |
---|---|---|---|---|---|---|
科研機構池養(6頭)[29][30][31][32][33] | ||||||
淇淇 | 雄 | 1980/1/11,1歲[34] | 擱淺於城陵磯江段 靠近洞庭湖口處[35] |
1.43米(一說1.47米), 36.5公斤[36]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漢)[37] |
1980/1/12–2002/7/14 22.5年[38] |
蘇蘇 | 雌 | 1981/3/3,3–5歲 | 擱淺於江蘇太倉 鹿鳴涇河口附近江灘 |
1.82米,55公斤 | 南京師範學院生物系 (南京) |
1981/3/6–1981/3/20 14天 |
容容 | 雄 | 1981/4/20,2–3歲 | 擱淺於湖南華容江灘 | 1.51米,59.3公斤 | 中科院水生所 | 1981/4/22–1982/2/3 288天 |
江江 | 雄 | 1981/12/7,3歲 | 江蘇鎮江諫壁江段 | 1.74米,66.5公斤 | 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南京總所(南京) |
1981/12/7–1982/4/16 129天 |
聯聯 | 雄 | 1986/3/31,15歲 | 城陵磯江段靠近 洞庭湖口處 |
2.03米,100公斤 (一說2.07米,110.75公斤) |
中科院水生所 | 1986/3/31–1986/6/14 76天 |
珍珍 | 雌 | 1986/3/31,2歲 | 城陵磯江段靠近 洞庭湖口處 |
1.5米,57.5公斤 (一說1.52米,59公斤) |
中科院水生所 | 1986/3/31–1988/9/27 2.5年[39] |
保護區放養(1頭)[40] | ||||||
峽峽 | 雌 | 1995/12/19,10歲以上 | 湖北石首礁家鋪江段 | 2.29米,150公斤 | 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 自然保護區(石首) |
1995/12/19–1996/6/23?[註 5] 約187天 |
保護狀況
1978年,中國科學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為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門,執行白鱀豚的相關研究。1992年,白鱀豚成為中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吉祥物,白鱀豚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普通民眾的關注。至1993年,中國在湖北洪湖市新灘口到螺山江段建立了新螺江自然保護區,實行遷地保護;在石首市建立天鵝洲自然保護區,實行原地保護;在安徽銅陵建立白鱀豚養護場,進行人工飼養繁殖[8]。1996年12月25日,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2006年12月13日,白鱀豚專家們宣佈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即使還有少數個體存在,個體數目也不足以維持族群的繁衍。
數量急降年表
白鱀豚的數量在1984年以前約有400頭,但是到了1995年已經不到100頭[8]。
白鱀豚目前現存數量很難估計,一般認為目前已經絕滅,或僅有數隻個體存活[41]。
- 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鱀豚物種列為「數據缺乏(DD)」狀態
-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保護單位將白鱀豚列入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1983年:立法規定狩獵白鱀豚乃違法
- 1984年:白鱀豚的保護工作被中國各大報刊刊登,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重視,得到了「水中珍獸」的美稱
- 1986年:宏觀估計總數不及300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鱀豚物種改為「瀕危(EN)」狀態
- 1990年:宏觀估計總數不及200頭
-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鱀豚物種提升為「極危(CR)」狀態
- 1997年:年度考察中發現23頭,宏觀估計總數不及50頭
- 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發現的數量只剩7頭,宏觀估計總數不及15頭
- 2002年7月14日:淇淇,人工飼養下的最後一頭白鱀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中去世,提取並保存其去氧核糖核酸(DNA)後,將它的身體做成了標本
- 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了一頭因擱淺而死亡的白鱀豚,這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鱀豚
- 2006年12月4日:為時六周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沒有發現任何白鱀豚
- 2006年12月13日:參與2006年度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的白鱀豚專家們宣佈白鱀豚物種可能已經滅絕,即使還有少數個體存在,也不能保持種群成功地繁衍。但中國學者提出根據慣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觀測到活體才能宣佈為滅絕,並且強調在當前情況下不宜宣佈白鱀豚為滅絕物種。
瀕危原因
白鱀豚數量的逐年減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和長江流域人類活動較多兩方面的原因。白鱀豚所屬的鯨類多數早在數萬年前遷入海洋的鹹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鯨目淡水豚類種群數均小,其中至今剩餘的五種淡水豚均是瀕危物種。此外,根據遺傳學的研究發現[42],白鱀豚的遺傳多樣性很低,這也加劇了滅絕的速度。科學家為此曾提出遷地保護的建議[43]。
由於圍湖造田減少了湖泊面積,修壩阻隔了魚類江湖間洄游,以及長江水污染的加劇,長江里許多被白鱀豚食取的魚類嚴重不足,破壞了白鱀豚的生存空間,對其種群生存產生了嚴重威脅。
長江流域的漁民的捕魚也導致了白鱀豚的死亡。白鱀豚身軀大,入了漁民為捕撈江中小魚而設下的漁網,會不斷地掙扎,使漁網亂雜,很難再及時從漁網中救出。還有不少漁民為了增加捕獲量而採用違法式的捕魚方法,如迷魂陣、電打魚,偶爾白鱀豚會不料落於網中死去,對白鱀豚豚群有着直接的傷害[8]。
長江之上過度繁忙的水上運輸、河水的嚴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都在威脅着白鱀豚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噪音污染,對依靠聲納系統進行辨別定位的白鱀豚更是有很大的影響,許多白鱀豚更是葬身於輪船的螺旋槳。長江是中國各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年均運船量數不可計,裝備螺旋槳的船隻也是成千上萬,很容易導致白鱀豚觸撞螺旋槳產生意外傷亡。白鱀豚個體小,膚色淡灰淡白,不明顯,在透視度不足一米污濁的長江江水中極其難尋辨。在建設大型水利工程或在清除水道轟炸山石時也有幾次發現到了被石頭壓死的白鱀豚[44]。
人類捕捉也是白鱀豚瀕臨滅絕的一個原因。中國在大躍進時期曾經設立了生產皮包的工廠,所用原料就是江豚的皮(其中可能有白鱀豚的皮),但是不久後便被關閉[45]。儘管1980年代之後保護措施不斷加強,但偷獵或誤獵現象仍時有發生,許多白鱀豚不敵人類先進的捕撈設備,葬身於此。
三峽大壩修建於長江的上游出口處,不在白鱀豚的棲息範圍內,沒有對白鱀豚產生直接的影響[來源請求]。因為約50%的白鱀豚是在由湖北省石首縣長江流域的彎曲河段與武漢市上游彎曲分漢河段組成的大回水區中棲息[來源請求]。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游蓄水時,這個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上遊方向移動,靈敏的白鱀豚豚群也會同樣的跟着向上游移動;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游泄水時,大回水區的河床受到沖刷,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下遊方向移動,豚群也會同樣的跟着向下游移動[來源請求]。一般來說,白鱀豚是可以適應大回水區每年季節性的移動,但是像三峽工程建成的大規模大壩,並不是按照自然的雨季旱季規律蓄泄庫水,泄水時水量又是有多有少[來源請求]。水生學家因此擔心白鱀豚會一時不適應大回水區無規律的變動[來源請求]。學者提出的最嚴重的估計是大回水區可能向長江下游遷移150公里左右,不如正常範圍的十分之一[來源請求]。
另一方面,三峽大壩修建後,上游水上航運的條件便得到改善,可以航行更大船隻,意味着用更少的船隻就可以做到以前的運輸量,超龐大的水庫也增加了魚類的活動範圍,對下游的豚類可能會有幫助。近年鐵路和公路運輸發達,下游很多航班都已經被取消,白鱀豚與船隻的螺旋槳觸撞而導致意外傷亡的可能性也隨之減少,白鱀豚死亡的主因應該是污染[來源請求]。
葛洲壩的修建也造成了白鱀豚分佈區下移,分佈密度降低[46]。
文化影響
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中,白鱀豚常常當作美麗善良的象徵。例如清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慕生與白秋練相愛的故事,其中白秋練就是由白魚精所變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練就是白鱀豚的化身。
註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周開亞; 錢偉娟; 李悅民. 白鱀豚的分佈調查. 動物學報. 1977, 23 (1): 72–81. 【兩千餘年來我國古代文獻中多次有關於白鱀豚的記述,最早發現白鱀豚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 白鱀豚的名稱在勞動人民中代代相傳,到現在仍為廣大漁民所習用。據我們調查,除在安徽也稱青鱀,在江蘇又稱白夾或江馬外,長江下游的漁民(包括安徽和江蘇)均稱白鱀。群眾稱白鱀是指與江豚相比其體色相對較淺,而不是誤認為它全身皆呈白色。幾十年以前霍伊(1923)把白鱀誤作「白旗」,提出「白旗海豚」的名稱傳到了西方。後來波普(1940)也把它叫成「白旗」,這都是錯誤的。1955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編訂的《脊椎動物名稱》中將它稱作白鰭豚。實際上它的背鰭、尾鰭及鰭肢背面均呈青灰色或灰色。用白鰭豚之名易對其鰭色產生誤解。鑑於「白鰭」之名不是群眾曾經應用的,又不符合本種的特徵,建議根據群眾廣泛使用和歷史記載,將中名改稱白鱀豚。】
- ^ 2.0 2.1 2.2 2.3 Smith, B.D.; Wang, D.; Braulik, G.T.; Reeves, R.; Zhou, K.; Barlow, J. & Pitman, R.L. Lipotes vexillifer.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12119A50362206. doi:10.2305/IUCN.UK.2017-3.RLTS.T12119A50362206.en .
- ^ Appendices | CITES. cites.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1).
- ^ 4.0 4.1 4.2 4.3 Miller, Gerrit S. Jr. A new river-dolphin from China. 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 1918, 68 (9): 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 ^ 周開亞. 白鱀豚系統發生位置的研究. 自然科學進展. 2002 (5). 【白鱀豚是世界上現存的4種淡水豚之一。在20世紀初至70年代,白鱀豚曾被歸屬於亞河豚科或恆河豚科。新建的白鱀豚科在1978年發表以後,各國學者採用不同的方法對白鱀豚的系統發生位置進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態學、古生物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都表明淡水豚類不是一個單系群,恆河豚類比其他3類更接近系統樹的基部,白鱀豚類、亞河豚類和弗西豚類代表了從進化為海豚總科的主幹分出的3個早期支系,支持它們都是獨立的科。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研究之後,淡水豚類是並系的,淡水豚類的4個現生屬分別屬於4個獨立的科,白鱀豚類至少是一個科級的階元,這3點已經成為鯨類學家的共同認識。】
-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8-01-04 [202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爾雅·釋魚第十六》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胡本正. 水中国宝白鱀豚. 野生動物. 2003, (5): 28–30. ISSN 1000-0127. cnki:ISSN:1000-0127.0.2003-05-013.
- ^ 汪永晨. 地理长江女神──白鳍豚. 南方周末. 2005-07-21 [200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30).
- ^ 東晉 郭璞:《爾雅注》
- ^ Lipotes vexillifer: Baiji or Chinese River Dolphin. cetacea.org.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05).
- ^ Le dauphin du Yang-Tsé-Kiang. Institut Virtuel de Cryptozoologie.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1).(法文)
- ^ 于江. 1918年: 美国学者为白鱀豚命名// 悲情国宝: 白鱀豚生死全记录.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美国人以讹传讹“白旗豚”// 悲情国宝: 白鱀豚生死全纪录.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Hoy, Charles M. The "white flag" dolphin of the Tung Ting lake. 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rts. 1923, 1: 154–157.
- ^ Lipotes vexillifer. ITIS. [2007-03-23].
- ^ 17.0 17.1 淡水豚类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 --万方医学网-医学杂志-医学期刊-医学论文-中华医学会期刊-中国医师协会期刊-医学外文文献. doi:10.3969/j.issn.1000-1050.1999.01.001.[失效連結]
- ^ 周開亞; 錢偉娟; 李悅民. 白鱀豚的骨骼和分类位置. 動物學報. 1979, 25 (1): 58–73.
- ^ de Muizon, C. Les relations phylogenetigues des Delphinida (Cetacea, Mammalia). Annales de Paleontologie (Vert-Invert). 1988, 74 (4): 159–227.
- ^ Barnes, L.G. Fossil Pontoporiid dolphins (Mammalia: Cetacea) from the Pacificcoast of North America. Contribution in Science. 1985, (363): 1–34.
- ^ Heyning, J.E. Comparative facial anatomy of beaked whales (Ziphiidae) and a systematic revision among the families of extant Odontoceti. Contribution in Science. 1989, (405).
- ^ 长江安徽铜陵段发现白鳍豚. CCTV. 2007-08-30 [200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 洪湖垂钓父子发现白鳍豚踪影?专家近期前往考察. hb.chinadaily.com.cn. [2016-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8).
- ^ 24.0 24.1 王丁; 王克雄; 赤松友成; 藤田薰. 白鱀豚哨叫声的研究. 海洋與湖沼. 1999, 30 (4): 349–354.
- ^ 陳佩薰; 劉仁俊; 王丁; 張先鋒. 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7.
- ^ 華元渝 等. 长江白鱀豚的行为特征. 自然雜誌. 1987, 10 (10): 765.
- ^ 陳道權; 王克雄; 龔偉明; 王丁; 劉仁俊. 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为周期的研究. 水生生物學報. 2001, 25 (5): 467–473. ISSN 1000-3207.
- ^ 全球白鳍豚标本收藏记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97 [200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9).
- ^ 于江. 國務院總理為「淇淇」「蘇蘇」當「紅娘」//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第三位白鱀豚天使——「容容」//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第四位白鱀豚天使——「江江」//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人類首次大規模圍捕白鱀豚的成功行動//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聯聯」 「珍珍」父女感天動地//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第三位白鱀豚天使——「容容」//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容容」不幸夭折之後,還作了一件鮮為人知的科研項目,就是為「淇淇」做年齡鑑定。這件事情似乎已經不再被人提起,我們只在陳佩薰等4位專家1986發表的「白鱀豚飼養的研究」報告中看到這樣一小段記錄:「根據生活在長江的白鱀豚年齡、體長和體重的關係以及「容容」死亡後的年齡鑑定,可以斷定「淇淇」1980年初來水生所時的年齡為1齡。」而此前,對「淇淇」的年齡只是通過它的體長、體重推算出來的,對外的表述都是「約2歲」或「2–3歲」。現在,科研人員通過對「容容」死後的年齡鑑定,驗證了以前對白鱀豚年齡與體長、體重關係的研究結果,從而才確定了「淇淇」被捕獲時的年齡為1歲。但不知因何原因,該研究報告中對「淇淇」年齡的這個「斷定」並沒有對外公開正式使用。正如前文所述,水生所對外的提法仍然是「約2歲」。】
- ^ 于江. 1980年: 嘉魚漁民在城陵磯捕獲世界第一頭活體白鱀豚//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淇淇」成為《人民日報》的「新聞人物」//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在各級媒體紛紛報道「淇淇」被人工飼養的新聞時,除了「淇淇」為雄性沒有出入外,對它的身長、體重、年齡卻出現了一些混亂。《人民日報》首次報道的是「體重一百二十多斤,體長約一點五米。」而《長江日報》報道的是「體長1.47米,體重五十多公斤。」《武漢科技報》報道說「重八十市斤」。關於「淇淇」的年齡,《科學報》報道說「淇淇」僅有2–3歲。《湖南日報》報道中是「年齡為三歲左右。」除了媒體,南師大著名學者周開亞教授在《白鱀豚及長江流域的瀕危動物》一書中記述「淇淇」被捕獲時「長1.43米,重36.5公斤。據測定,是頭剛滿1周歲的幼豚。」而親手把「淇淇」從城陵磯接回武漢的水生所著名白鱀豚專家劉仁俊研究員最早在《今日中國(中文版)》刊登的「白鰭豚『淇淇』飼養成功」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淇淇』剛來陌生環境時,顯得驚慌不安,再加上病重等原因,體重從原來的三十六點五公斤降至三十四公斤。從病癒至今,它的體重已達五十九公斤,體長一點四五米。根據我們已有的資料,白鰭豚的最高年齡可達三十多歲,而「淇淇」卻僅有二至三歲,在它的生命的過程中還僅僅是幼年。」……作為中國最權威的白鱀豚研究中心的中科院水生所,在1997年對外提供的宣傳材料表述的是:「通過測量,該豚體長1.47米,體重36.5公斤,估計年齡約2歲。」劉仁俊研究員在2002年出版的《長江女神白鱀豚》一書中的表述也完全相同:「白鱀豚很大,有36.5千克,1.47米長……我們可以推斷出,那時,『淇淇』的年齡大概是2歲。」《三聯生活周刊》在「白鱀豚:不可阻擋的消亡?」一文中引用陳佩薰教授的原話:「『淇淇』的年齡,也是根據它的外觀、體形、牙齒取樣,以及和一些死亡白鱀豚標本的比較研究,才逐步推算出當時大約是2歲左右」。】
- ^ 于江. 一輛老掉牙的吉普車把「淇淇」接到武漢安家落戶//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2002年7月14日: 淇淇走了//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珍珍」紅顏薄命 「淇淇」黯然悲鳴//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于江. 保護區唯一的白鱀豚天使——"峽峽"//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 ^ 科學家: 長江白鱀豚已基本滅絕. BBC中文網. 2006-12-14 [200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 許黎美; 萬秋紅; 王丁. 福尔马林固定白鱀豚标本 DNA 提取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水生生物學報. 2005, 29 (03): 272–278 [2013-10-17]. ISSN 1000-3207. cnki:ISSN:1000-3207.0.2005-03-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 劉仁俊; 張先鋒; 王丁. 再论白鱀豚和江豚的保护.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1996, (5): 220–225.
- ^ Reeves, R.R.; Smith B.D.; Crespo E.A. & Notarbartolo di Sciara G. Dolphins, Whales and Porpoises: 2002–2010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for the World's Cetaceans. 2003: 139.
- ^ Richard, Black. Last chance for China's dolphin. BBC News. 2006-06-27 [200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06).
- ^ 華元渝; 陳佩薰. 葛洲坝枢纽建成后宜昌–城陵矶河段变化对白鱀豚影响的调查. 水產學報. 1992, 16 (4): 322–329.
外部連結
- (簡體中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動物志數據庫中有關白鱀豚的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哺乳動物數據庫中有關白鱀豚的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解剖記錄(1997年)
- (簡體中文)全球白鱀豚標本收藏記錄(1997年)
- (簡體中文)中國自然標本館中的白鱀豚物種百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及物種信息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國家標本資源平台中的白鱀豚標本資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中的白鱀豚詞條,需登錄訪問
- (簡體中文)《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的白鱀豚詞條,需登錄訪問
- (簡體中文)1979年的白鱀豚科考視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CCTV-4《走遍中國》欄目2012-01-01期《最後的白鱀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CCTV-10《大家》欄目2015-11-11期《最後的孤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CCTV-10《大家》欄目2018-08-25期《守護白鱀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最後的孤獨》精簡版)
- (英文)瀕危動物資訊網(AnimalInfo.org)上對白鱀豚的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法文)鯨魚網(LesBaleines.net)上對白鱀豚的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