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牡丹鄉

座標22°07′34″N 120°46′27″E / 22.1261721°N 120.7742858°E / 22.1261721; 120.774285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2°07′34″N 120°46′27″E / 22.1261721°N 120.7742858°E / 22.1261721; 120.7742858

牡丹鄉
Mudan Township
舊稱:Sinvaudjan
山地鄉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端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端地圖
坐標:22°10′N 120°49′E / 22.16°N 120.82°E / 22.16; 120.82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屏東縣
下級區劃656
政府
 • 行政機構牡丹鄉公所
(立法機關:牡丹鄉民代表會
 • 鄉長潘壯志牡丹鄉鄉長列表)
面積
 • 總計181.8366 平方公里(70.2075 平方英里)
海拔311 公尺(1,020 英尺)
人口(2024年11月)(2,061戶)
 • 總計4,712人
 • 排名屏東縣的第32位
 • 密度25.9人/平方公里(67.1人/平方英里)
時區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945
戶政資料代碼10013330
毗鄰獅子鄉車城鄉滿州鄉臺東縣達仁鄉
地方語言排灣語
網站http://www.pthg.gov.tw/TownMdt/

牡丹鄉排灣語Sinvaudjan)位於臺灣屏東縣東南部,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山地鄉[註 1],北臨獅子鄉臺東縣達仁鄉,東濱太平洋,西鄰車城鄉,南接滿州鄉,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牡丹鄉被日本人劃入當時高雄州恆春郡所直轄的蕃地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將此塊蕃地各部落整編,成立此鄉。

牡丹鄉地處恆春半島,為中央山脈的尾稜,海拔均在1000公尺以下,鄉境內西側有四重溪上游多個支流,東側有港口溪九棚溪等上游支流及牡丹溪(旭海溪)、里仁溪(女仍溪)等獨立水系流經。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居民以排灣族為主,也有少數阿美族

歷史

依據荷西時期的番社戶口表,現今牡丹鄉境內已有記載Sdakj(四林格)、Catseleij(茄芝萊)、Kous-kous(高士佛)、Mat-saran(牡丹灣社)等部落,故牡丹鄉在荷西時期可能早已為外人所知[1]。自清領時期起,牡丹地區被劃屬「番界」,清領時期的牡丹雖然已是歸化生番,但至清末仍未納入行政管轄,而係被分於恆春下番十八社內[1]。直至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以後,境內的牡丹、高士佛等社名方始多次出現於官方文書中,而牡丹社事件及日治時期的四林格事件,亦成為境內各部落受到官方注意的主要因素[2]

日治時期,牡丹地區仍屬蕃地,其先後曾分別由恆春廳蚊蟀支廳阿緱廳恆春支廳高雄州恆春郡管轄,牡丹地區的茄芝萊、牡丹、高士佛、八瑤、牡丹灣及四林格等部落各有設置警察官吏駐在所及派出所,負責行政、教育、警政及產業指導等工作[1]

1945年二戰後,社改為「村」,牡丹地區成立石門村、牡丹村、東源村、旭海村、高士村、四林村等6個村[3]。1946年,高士佛社警察官吏駐在所改名為「牡丹分駐所」,並移至石門村,同時於該村設鄉公所為行政機關,10月正式成立牡丹鄉,屬高雄縣恆春區[4]。1950年10月,調整行政區域並撤廢區署,牡丹鄉改隸屏東縣[5]

地理

地形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部,中央山脈南端東側,東臨太平洋,東南與滿州鄉相接,南為車城鄉,西與北鄰獅子鄉,東北與臺東縣達仁鄉鄰接[3]。全鄉海拔高度約在500公尺以下,地形以丘陵為主,境內海拔最高點位於鄉境西界的里龍山附近(約1,000公尺高),少數海拔高度低於100公尺的低地則分佈在河流兩岸及主支流交會口、出海口等地[4]

人口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5,829—    
1986 5,506−5.5%
1991 5,326−3.3%
1996 5,384+1.1%
2001 5,119−4.9%
2006 4,965−3.0%
2011 4,920−0.9%
2016 4,853−1.4%
2021 4,849−0.1%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根據屏東縣恆春戶政事務所統計,2023年底牡丹鄉戶數約2千戶,人口約4.8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石門村與旭海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837人與433人[6]

政治

歷任首長

屆期 任別 姓名 黨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1 華敏夫
2 華敏夫 1953年5月6日
3 華敏夫 1956年5月6日
4 華敏夫 1959年1月1日
5 2 周義雄
6 周義雄 鄉長周義雄於任內病逝
6 3 華阿財
7 華阿財
8 4 潘進龍
9 潘進龍
10 5 林清良
11 林清良
12 6 黃順發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3 黃順發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4 7 林傑西 親民黨 親民黨
15 林傑西 親民黨 親民黨
16 10 陳英銘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 陳英銘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015年10月2日 鄉長陳英銘因涉工程弊案遭檢方收押禁見,依地方制度法停職
代理 賴耀熙 2015年10月7日 2016年5月31日 屏東縣政府指派代理鄉長
10 陳英銘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016年6月1日 2018年12月24日 鄉長陳英銘獲交保後提出申請,經屏東縣政府同意後復職
18 11 潘壯志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19 潘壯志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022年12月25日

鄉政組織

牡丹鄉公所是牡丹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牡丹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牡丹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7]

牡丹鄉民代表會是牡丹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牡丹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牡丹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8]

牡丹鄉為屏東縣議會第十五選區,在屏東縣議會53席縣議員中,牡丹鄉共選出1席縣議員[9]

行政區劃

以下列出的「村」屬於行政區劃,因此村內可能有數個部落。括號內皆為排灣語名稱。

  • 石門村:鄉行政中心。
    • 大梅部落(Pungudan,外茄芝萊)
    • 石門部落(Tjuqaciljai,頂茄芝萊)
    • 中間路部落
  • 牡丹村(新保將):
    • 下牡丹部落(Sinvaudjan,牡丹)
    • 上牡丹部落(Varalji,媽嘮喇)
  • 東源村:
    • 東源部落(Tjuljasuaq,外麻里巴):1941年~1942年遷至現址。
  • 旭海村:
    • 旭海部落(Macaran,馬查蘭,牡丹灣)
  • 高士村:
    • 高士部落(Kuskus,高士佛)
    • 八瑤部落(Padriyur)[註 2]
  • 四林村:
    • 四林部落(Cinaqi,四林格)
牡丹鄉行政區劃

公共服務

警政治安

  •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
    • 牡丹分駐所
    • 旭海派出所

消防

  •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第四大隊
    • 牡丹分隊

教育

國民中學

  • 屏東縣立牡丹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屏東縣立石門國民小學
  • 屏東縣立牡丹國民小學
  • 屏東縣立高士國民小學
    • 屏東縣立高士國民小學牡林分校

交通

省道
縣道
鄉道

旅遊

文化設施

文化資產

  • 四林格忠魂碑

遺址

  • 四林格石板屋

自然景觀

  • 牡丹山
  • 牡丹水上草原
  • 東源濕地
  • 哭泣湖
  • 旭海草原
  • 女仍山
  • 牡丹灣
  • 觀音鼻
  • 高士佛山
  • 四林格山

溫泉

  • 旭海溫泉

特產

註釋

  1. ^ 若以緯度為論,全臺灣地理位置最南方的山地鄉為臺東縣蘭嶼鄉
  2. ^ 八瑤部落已於1969年改隸滿州鄉長樂村。

參考資料

引用
  1. ^ 1.0 1.1 1.2 施添福 2001,第865頁.
  2. ^ 施添福 2001,第867頁.
  3. ^ 3.0 3.1 施添福 2001,第865-866頁.
  4. ^ 4.0 4.1 施添福 2001,第866頁.
  5. ^ 屏東縣行政區域.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7) (中文(臺灣)). 
  6. ^ 戶政業務-人口統計-牡丹鄉人口統計. 屏東縣恆春戶政事務所.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中文(臺灣)). 
  7. ^ 公所團隊-公所組織-組織圖. 牡丹鄉公所.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9) (中文(臺灣)). 
  8. ^ 代表會-鄉民代表介紹. 牡丹鄉公所.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中文(臺灣)). 
  9. ^ 屏東縣議會. 本屆概況-議員介紹. 屏東縣議會全球資訊網. [2022-10-26]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三十五章·牡丹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ISBN 957-02-9155-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