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曼谷大皇宮

座標13°45′00″N 100°29′31″E / 13.7501°N 100.4920°E / 13.7501; 100.492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皇宮
พระบรมมหาราชวัง
昭披耶河對岸望向大皇宮
概要
狀態泰國國王私產[1][2]
類型王室居所[*]
地點泰國曼谷拍那空縣
座標13°45′00″N 100°29′31″E / 13.7501°N 100.4920°E / 13.7501; 100.4920
起造1782年5月6日
竣工日1785年
擁有者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
技術細節
大小218.415,047平方米
設計與建造
保護情況泰國史跡,拒絕列入[*]
網站
www.royalgrandpalace.th
地圖
地圖

大皇宮泰語พระบรมมหารชวัง皇家轉寫Phra Borom Maha Ratcha Wang[3])是泰國扎克里王朝最早建成的王宮,位於曼谷拍那空縣,自1782年以來,一直是泰國(暹羅)王室的公定居住地點。在1925年以前,是暹羅王室和朝廷的所在地。如今,大皇宮是泰國王室舉行重大典禮及接見國賓的場所,亦是曼谷的地標和重要旅遊目的地

大皇宮坐落在拉達那哥欣島西南部的昭披耶河畔,整個區域大致呈長方形,由白色宮牆包圍,佔地面積21.84萬平方米,是由宮殿、佛寺、樓閣、廣場和園地組成的建築群。大皇宮分為外廷、中廷、內廷、花園,及一處王室寺廟玉佛寺,共五個部分:外廷主要是公共建築;中廷包括摩天宮殿群、節基皇殿群、兜率皇殿群;內廷是後宮所在。其中,玉佛寺、中廷和外廷的一部分開放參觀,數個宮務部門仍在此辦公。

大皇宮於1782年由拉瑪一世下令修建。拉瑪一世創立扎克里王朝,取代吞武里王朝,並將都城自吞武里遷至昭披耶河對岸,即今日泰京曼谷。之後,大皇宮又經過諸代國王的修葺擴建,尤其是在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統治期間,建起多座有歐洲風格特點的宮殿。1925年,暹羅王室基本遷出大皇宮,遷至律實宮等城外宮殿。1932年,暹羅發生立憲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大皇宮不再是政府機關的辦公地。

名稱

大皇宮在泰語中稱為พระบรมมหาราชวัง(Phra Borom Maha Ratcha Wang),意為「聖至大王宮」。最初名為พระราชวังหลวง(Phra Ratcha Wang Luang),พระ(Phra)是尊稱,音譯「帕」「拍」或「披」,意為「神聖」,ราชวัง(Ratcha Wang)意為王宮,หลวง(Luang),意為「大」或「王家」,音譯「鑾」。到拉瑪四世時期,正式改稱為今名,前綴添上兩個詞:บรม(Borom),意為「至」「極」,梵文漢譯波羅摩;มหา(Maha),意為「大」,梵文漢譯摩訶[3]

中文方面,泰國國家旅遊局及宮內中文旅遊導覽的譯名是大皇宮[4]。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媒體稱大王宮[5]曼谷華人亦稱舊金殿[6]

歷史

自昭披耶河對岸眺望大皇宮,攝於約1880年
拉瑪五世在摩天宮殿前打槌球

1782年5月6日,暹羅國王拉瑪一世下令在曼谷拉達那哥欣島修建新王宮[7]。拉瑪一世原名通鑾,原是吞武里王朝的將軍,於1782年廢黜吞武里王鄭昭,即位為王,並將都城從原本位於昭披耶河西岸的吞武里,遷至東岸,即今日之曼谷。曼谷王城以人工開鑿的運河同東側的土地隔開,成為人工島,定名為拉達那哥欣島。吞武里的王宮英語Thonburi Palace建於1768年[8][9],規模較小,且兩側分別為黎明寺莫利洛甲亞蘭寺英語Wat Molilokkayaram所堵截,難以擴建[10]

新宮選址在拉達那哥欣島西端昭披耶河畔,劃定一處方形區域,南鄰臥佛寺,北鄰瑪哈泰寺。此地原本是華人街區,為修建新宮,拉瑪一世下令將華人向東遷至王城外,新的華人街區就在今日的三攀他旺縣三聘街一帶[8][9]。動工之初,暹羅的財力和物力匱乏,宮殿全由木料搭成,有些建築僅以粗糙的木柵欄包圍。1782年6月10日,舉行遷都典禮,國王正式遷入新宮。三日後的6月13日,國王在此登基加冕,開啟暹羅歷史的拉達那哥欣時代[7][11]。之後,拉瑪一世不斷修繕新宮,將木構宮殿改建為磚石構,並重建宮牆、要塞、城門,興修王家佛寺玉佛寺,供奉國寶玉佛[8][9]

拉瑪一世徵召工人到廢棄的舊都阿瑜陀耶拾取原料[12]。阿瑜陀耶是暹羅四百餘年的都城,於1767年,因暹緬戰爭,為緬人所毀。除卻佛寺,阿瑜陀耶廢墟的石磚被悉數帶到曼谷,用以改建宮殿和宮牆[13][14]。1785年,用於舉辦登基大典的大殿終於建成,拉瑪一世在此舉行了規格完整的傳統加冕禮[8][15]。大皇宮的佈局全部仿照阿瑜陀耶王宮[13][16],例如都修建在河邊,遊行船隻英語Royal Barge Procession靠岸處的亭子的方位也都遵照舊都;向北亦是一塊用於舉行典禮的田地,即今日之皇家田廣場二王的宮殿,即前宮,建在大皇宮北側[17][18]

大皇宮分為四個區域,由宮牆區隔:外廷、中廷、內廷和佛寺。各區分工明確,出入人等各有章法規定。外廷位在西北部,原是宮務部門和政府各部之所在[17][19]。東北部是玉佛寺,為王家寺院,供奉玉佛。中廷是由數個宮殿建築群組成,用於朝廷議事、舉辦典禮、接見賓客。內廷位於南部,是為國王後宮[20][21]

拉瑪二世統治期間,大皇宮的地界繼續南擴,面積從21.3674萬平方米增加至21.84萬平方米,從而與臥佛寺相鄰。南擴佔去的地盤原本是各部官員的辦公地。宮牆、要塞、城門亦隨之改建。此後大皇宮的劃界就再無變更[17][22]

在暹羅的君主專制時期,即1782年至1932年,大皇宮既是暹羅的行政中心,亦是宗教中心[23],暹羅王的主要居所,衛兵、僕人、嬪妃、王族、大臣、官員皆居住在此。其宮牆純白,要塞和崗哨的格局和拉達那哥欣城牆一致,堪稱城中之城。大皇宮內,以宮法管理人員,明確其位階和待遇[24]

20世紀初,暹羅王室在城外已建有數處有西洋特色的宮殿,如1903年建成的律實宮,及1909年建成的披耶泰宮英語Phaya Thai Palace。國王不再僅以大皇宮為唯一住所,王室漸次外遷。到1925年,暹羅王室基本遷出大皇宮。政府各部亦因規模日益擴大,而另立門戶。大皇宮仍是舉行正式典禮的場所。1932年,發生暹羅立憲革命,王室專制終結,暹羅建立君主立憲制[24][25]

如今,大皇宮是泰國王室舉行典禮的地方,亦開放遊客參觀,是曼谷重要的旅遊目的地[24]

大皇宮地圖
  1. 玉佛寺
  2. 王室事務局
  3. 詩麗吉王后織品博物館
  4. 盧坤奈大樓
  5. 沙哈泰沙瑪空大樓
  6. 玉佛寺博物館
  7. 王家禮服、飾品和錢幣館
  8. 因陀羅殿
  9. 偉大護國神殿
  10. 乍迦博碧曼宮
  11. 睹史多亭
  12. 喜悅亭
  13. 月亭
  14. 金佛閣
  15. 天閣
  16. 宗廟閣
  17. 節基殿
  18. 蒙素坦殿
  1. 頌慕提瓦樂殿
  2. 武隆拉差沙提瑪霍蘭殿
  3. 兜率皇殿
  4. 披曼拉達亞殿
  5. 阿蓬碧莫亭
  6. 迦蘭耶殿
  7. 本肯閣
  8. 吉羅娑山
  9. 西瓦萊園
  10. 武隆碧曼宮
  11. 大神殿
  12. 西瓦萊大殿
  13. 悉達拉碧隆亭
  14. 樂達納佛殿
  15. 猜春蓬殿
  16. 素泰沙萬殿
  17. 內廷

外廷

披曼猜悉門,自外廷往中廷的主要入口
泰軍第一步兵禁衛團英語1st Infantry Regiment (Thailand)士兵駐紮在大皇宮外廷

外廷(เขตพระราชฐานชั้นนอก Khet Phra Racha Than Chan Nork)位於大皇宮的西北部,玉佛寺以西。自參觀入口威悉猜悉門(ประตูวิเศษไชยศรี Pratu Wisetchaisi)進入大皇宮,左手邊是玉佛寺,右手邊是外廷區域的公共建築群[21]

大皇宮辦公總部、資訊中心和王室事務局英語Bureau of the Royal Household都位於外廷。主要建築包括:沙哈泰沙瑪空大樓(ศาลาสหทัยสมาคม Sala Sahathai Samakhom),用於接待來賓及舉辦會議;盧坤奈大樓(ศาลาลูกขุนใน Sala Luk Khun Nai),為王室事務局辦公地;王家禮服、飾品和錢幣館英語Pavilion of Regalia, Royal Decorations and Coins,展示各個王家儀式用到的禮服和飾品,以及王室鑄造的舊錢幣,開放參觀;詩麗吉王后織品博物館英語Queen Sirikit Museum of Textiles,原本是皇家資產管理局駐地,2003年闢為博物館。這些建築皆是西洋風格。泰國王家學院英語Royal Society of Thailand亦曾設在這裏,是為泰國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於2006年遷出大皇宮。披曼猜悉門(ประตูพิมานไชยศรี Pratu Phimanchaisi)是外廷通往中廷的正門,朝向中廷的節基皇殿[21][26]

外廷舊稱前面(ฝ่ายหน้า Fai Na),在君主專制時代,是朝廷各部辦公的地點,同時設有劇院、象房、兵營、鑄幣廠和兵工廠。到1925年,政府各部官員都已撤出,留下的建築留給王室事務局使用[21]

玉佛寺

自外廷眺望玉佛寺

玉佛寺是大皇宮內的王家寺院,這裏並沒有僧侶居住[27],建於1783年。在王宮內建造寺院的做法是暹羅國家的傳統,如素可泰時期瑪哈泰寺阿瑜陀耶時期帕喜善佩寺。玉佛寺中供奉泰國的國寶帕佛陀大摩尼寶玉佛[7][28]

玉佛寺的四面由迴廊包圍,共開闢七處寺門。和前朝的王家寺院一樣,玉佛寺亦和王宮區隔開來。玉佛寺和大皇宮在同一時期動工,內部的佛塔戒堂精舍則是歷經各代國王改建,但皆屬於泰國傳統風格[7][28]

中廷

中廷(เขตพระราชฐานชั้นกลาง Khet Phra Racha Than Chan Klang)是大皇宮佔地最大也是最為重要的區域,位於大皇宮中部,數個宏偉的建築群聚集在此。中廷前是東西走向的阿蒙威提路(ถนนอมรวิถี Thanon Amonwithi),分隔中廷和外廷。中廷可分為三個宮殿群及一座花園。這些宮殿在泰語中稱為พระที่นั่ง(Phra Thinang),意為聖座[29]

摩天宮殿群

向東觀看摩天宮殿群,自左至右分別是因陀羅殿、偉大護國神殿、乍迦博碧曼宮

摩天宮殿群(หมู่พระมหามณเฑียร Mu Phra Maha Monthian,意為聖大宮殿群)大致位居大皇宮中央,為泰國傳統風格,由矮牆包圍,曾是國王起居處[30]。這是大皇宮最為重要的宮殿群,建築坐南朝北,因陀羅殿、偉大護國神殿、乍迦博碧曼宮三座宮殿從前到後排列,分別用於謁見大臣和外賓、舉辦典禮、生活起居,三座建築有走廊連接[11][31]。自拉瑪二世以來,歷代泰國國王都在這裏加冕英語Coronation of the Thai monarch[30]

摩天宮殿群始建於1785年,由拉瑪一世下令動工,最初僅有偉大護國神殿和乍迦博碧曼宮兩座建築。拉瑪二世時期建成了因陀羅殿,同時經過擴建及修繕,又修建了月亭和那萊宮(เก๋งนารายณ์ Keng Narai)。摩天宮殿群是拉瑪三世賜名,其一生的大部分時光都居住在這裏,在世期間亦大加修繕。拉瑪四世時期在北側和西側加建了兩座宮門。拉瑪六世在因陀羅殿的西面和東面加建了兩個門廊[32]。自此,摩天宮殿群的形制就不再改變,僅作定期翻新,如在1982年,為慶祝曼谷建城兩百年而翻修。摩天宮殿群並不對遊客開放[11][31]

摩天宮殿群的正門僅供國王出入,他人需從側門進入。宮門有中式的石獅門神雕塑把守,門楣上修有以中式嵌瓷工藝裝飾的泰式尖頂[30][33]

因陀羅殿

因陀羅殿

因陀羅殿(พระที่นั่งอมรินทรวินิจฉัย Phra Thinang Amarin Winitchai),全稱是阿瑪林威尼猜瑪哈素拉亞披曼殿(พระที่นั่งอมรินทรวินิจฉัยมไหสูรยพิมาน Phra Thinang Amarin Winitchai Mahaisuraya Phiman),意為「聖因陀羅降伏大日天聖殿」,是摩天宮殿群中最北端的大殿,亦是摩天宮殿群的前殿,地位重要。因陀羅殿是王室的覲見廳,用於召見群臣,接待外國大使,舉行重大儀式[34][35]。因陀羅殿建在50厘米高的基座上,屋頂的瓦片綠橙相間,是暹羅傳統建築風格。山花繪有因陀羅的形象。大殿正門僅供王族出入,他人只能使用側門。殿內矗立着兩排方柱,左側五根,右側六根,以泰式花紋圖案裝飾。天井為間格鑲板,鑲嵌金色琉璃星[34][35]

因陀羅殿共有兩個御座,靠內的御座名為布沙博瑪叻瑪哈差甲帕披曼(พระที่นั่งบุษบกมาลามหาจักรพรรดิพิมาน Phra Thinang Butsabok Mala Maha Chakkraphat Phiman),意為「大轉輪王寶冠飛車」,國王召見大臣或外賓時坐在這裏。兩側七層傘蓋各一。布沙博(บุษบก busabok),典故出自《羅摩衍那》中的飛車座駕。御座頂部有一分層尖塔,象徵佛教婆羅門教觀念中的宇宙中心須彌山;基座為船形[34]。御座以五彩琺瑯和寶石裝飾,亦有天神迦樓羅[35][36]

靠外的御座名為普丹甘差那辛哈(พระที่นั่งพุดตานกาญจนสิงหาสน์ Phra Thinang Phuttan Kanchanasinghat),意為「蓮花金獅座」。以一把象徵王權王家九層傘英語Royal Nine-Tiered Umbrella為遮蔭,九層中的前八層代表王權觸及世界的四面八方,最頂層則代表中央方位,通往大地。王家九層傘是泰國國王御座常見的配設,共有七把設在曼谷,其中六把在大皇宮內,餘下一把在律實縣阿南達沙瑪空皇家御會館。御座下是方形分層基座。新國王即位後首次會見群臣時,或是國王壽辰等節禮期間,會坐在這裏。1821年,拉瑪二世接見英國使節約翰·克勞福時就坐在這裏[33][35]

偉大護國神殿

因陀羅殿內有兩處御座:大轉輪王寶冠飛車和蓮花金獅座
1926年2月25日,拉瑪七世巴差提朴在偉大護國神殿加冕,坐在八角優曇華御座上
乍迦博碧曼宮的國王臥室。每一位泰王都需要在此就寢數夜

因陀羅殿後的建築是偉大護國神殿(พระที่นั่งไพศาลทักษิณ Phra Thinang Phaisan Thaksin),意為「偉大南方殿」,為一矩形宮殿,用於舉行重大的宗教和國家典禮。偉大護國神殿是泰國國王加冕禮的舉行地,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5月4日,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在此加冕。偉大護國神殿在拉瑪一世時期建成,最初是拉瑪一世王私人的接待廳和起居地,一世王經常在此宴請親信大臣。一世王駕崩後,偉大護國神殿更變為典禮場地。殿內牆面以華麗壁畫裝飾,描繪佛經故事和婆羅門教神話故事[37][38]

偉大護國神殿內有兩處御座,分處東西兩側。東側為阿他提烏吞蓬拉差安寶座(พระที่นั่งอัฐทิศอุทุมพรราชอาสน์ Phra Thinang Atthit Utumbhorn Raja Aarn),意為「八角優曇華御座」,為八角柱形金漆木雕寶座,頂上樹立一把七層寶傘,位於神殿東側。泰王加冕禮英語Coronation of the Thai monarch第一部分的聖水儀式期間,國王即坐在這裏。國王經聖水洗淨後,才可在象徵王權的九層寶傘下的西側寶座上坐下[38][39]。西側寶座為帕他拉比寶座(พระที่นั่งภัทรบิฐ Phra Thinang Phatthrabit),意為「吉祥四角」,為帶有踏板的座椅,左右各一張高桌,頂上樹立王家九層寶傘。加冕禮聖水儀式結束後,國王即坐在這裏戴上大勝利王冠英語Great Crown of Victory,並自宮廷婆羅門處接過餘下的泰王聖物,包括勝利寶劍英語Sword of Victory王杖英語Royal Staff、王扇、王履、犛尾拂塵[38][40]

殿內供奉暹國顯靈神英語Phra Siam Devadhiraj,泰語原名意為「聖暹天神大王」,即中文譯名之「護國神」。為拉瑪四世時期鑄造,作為暹羅國家的化身,保佑國家風調雨順。神像約高20厘米,為站立形態,身着御服,手執寶劍,頭戴寶冠,面朝南方,置於中式風格的寶櫃內,雕像後寫有漢字「暹國顯靈神位敬奉」。殿內還供奉其他同樣大小的造像,皆為印度教神祗。暹羅舊時幾乎日日祭拜護國神像,如今就僅在國家面臨危機時舉辦祭拜典禮[37][38]

乍迦博碧曼宮

乍迦博碧曼宮(พระที่นั่งจักรพรรดิพิมาน Phra Thi Nang Chakkraphat Phiman),意為「轉輪王聖殿」,處在偉大護國神殿後方。拉瑪一世時期建成,為國王寢宮,最初是大皇宮最靠內的建築[37]。乍迦博碧曼宮由三節大致相似的長方形庭室相接組成,中間的庭室是接待廳,兩個廂房分居兩側,是國王的私人起居處。東側廂房為主臥房,分為南北方向兩室,由金色屏風隔開,北室為臥室,南室為更衣室及私人空間,兩室均樹立王家九層寶傘。西側廂房最初用於舉行小規模的儀式和召見,到拉瑪三世時期改為臥房,拉瑪三世駕崩後又改為倉庫,儲存武器、器具,包括泰王聖物[37][41]

乍迦博碧曼宮的頂部最初是用棕櫚葉覆蓋,後來換為瓷瓦片,拉瑪五世時期換成釉面瓦片。按照傳統,未加冕的國王不可在此就寢;加冕後就必須在此就寢數夜,寓意是在先祖的床上入睡[37][42]。1910年,拉瑪六世在加冕之前,在臥室安裝了一處隱蔽的現代廁所[43]。拉瑪六世生命的最後階段在這裏度過,並在1925年在此去世。拉瑪七世和拉瑪九世加冕後,按照傳統,僅在此就寢數夜[37]

在乍迦博碧曼宮和偉大護國神殿之間,有一處小型的前接見廳。國王可坐在廳內的小平台上會見群臣,小平台兩側開設兩扇門,通向國王的私人起居處。乍迦博碧曼宮的南端為後接見廳,其兩側是為王族和后妃的起居室,居東者名為特沙探披叻宮(พระที่นั่งเทพสถานพิลาศ Phra Thinang Thepsathan Philat);居西者為特帕阿派萊宮(พระที่นั่งเทพอาสน์พิไล Phra Thinang Theppha At Phailai)[37][44]

睹史多亭

睹史多亭是大皇宮唯一外立面有壁畫裝飾的建築
睹史多亭前的一頭白象英語White elephant (animal),攝於拉瑪五世時期

除去三座主殿外,摩天宮殿群亦囊括四座小型的亭台樓閣,位在北側[45][46]

位於西北角的是睹史多亭(พระที่นั่งดุสิตาภิรมย์ Phra Thi Nang Dusitaphirom),意為「兜率天喜悅殿」,是建於一平台上的單層建築,國王乘或大象出入宮殿時在此更衣[47]。亭外的西側和北側分別有一平台供大象和轎子停留。起初該建築是一露天亭,立面外側有壁畫,是拉瑪三世時期繪製;睹史多亭亦是大皇宮唯一一座外立面有壁畫等外部裝飾的建築,楣飾為藍底貼金的持劍天使雕塑。入口設在東側,並由台階同因陀羅殿連接[45][48]

喜悅亭

喜悅亭
月亭

位於東南角的是喜悅亭(พระที่นั่งราชฤดี Phra Thi Nang Ratcha Ruedi),為拉瑪六世時期修建的泰式涼亭[49],高12米,寬7.8米。原本是為國王生辰慶典建造。這裏最早是拉瑪四世修建的一座二層西洋樓,用於展示外國贈禮,後來破舊失修,而在拉瑪五世改建中式亭子,拉瑪六世又改為如今之喜悅亭。屋檐楣飾為騎乘迦樓羅那羅延白底貼金雕塑[50][51]

月亭

位於西南角的是月亭(พระที่นั่งสนามจันทร์ Phra Thinang Sanam Chan),拉瑪二世時期修建的泰式涼亭,高4.5米,寬3.3米[52]。拉瑪二世監督皇宮工程時在此歇息。楣飾為融合中國和西洋風格的貼金花紋,八座立柱鑲嵌琉璃片;內部以琉璃和水磨漆金裝飾。有一底座,為柚木板和大理石板上下疊放,長1.5米,寬2米,大理石底座是在1963年加建的;原本僅有柚木板,且可移動[45][53]

金佛閣

位於東北角的是金佛閣(หอศาสตราคม Ho Sattrakhom),意為論經閣、藏經閣,又稱聖護法閣(หอพระปริตร Ho Phra Parit),和睹史多亭同等規模。這裏原本是孟族傳統中,僧侶每晚取聖水以清潔地面的地方。後來在拉瑪七世統治時期,因財力原因,改為僅在佛教重大節日期間,由差那頌堪寺英語Wat Chana Songkhram的孟族僧侶前來取水。內設誦經室和儲藏室,誦經室供僧侶誦經及存放經文,儲藏室用於貯藏佛像等文物法器[54][55]

偉大護國神殿東側的天閣
偉大護國神殿西側的宗廟閣

金佛閣在戰爭期間會舉行儀式,為兵器沾上聖水,賦予法力。因此,金佛閣的窗板和門板上都繪製了各種兵器的圖案[50][54]

天閣和宗廟閣

在偉大護國神殿的東西兩側分別是天閣(หอพระสุราลัยพิมาน Ho Suralai Phiman)和宗廟閣(หอพระธาตุมณเฑียร Ho Phra That Monthien)。天閣是座較小的泰式建築,有廊道同偉大護國神殿相連,內部供奉諸多佛像及聖物,有一組佛像分別對應扎克里王朝諸王的每一段統治時期[37][56]

宗廟閣亦有廊道同偉大護國神殿相接,內部供奉有扎克里王朝先祖遺骸的靈塔。拉瑪二世時期,這裏用於供奉古佛像;拉瑪三世和拉瑪四世亦將其命令鑄造的佛像存放在這裏,並完成翻新[37][57]

節基皇殿群

節基殿是19世紀西洋風格建築,加建泰式屋頂

節基皇殿群(หมู่พระที่นั่งจักรี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Mu Phra Thinang Chakkri Maha Prasat)位於大皇宮的中央,東西兩側分別是摩天宮殿群和兜率皇殿群[58]。其佈局和摩天宮殿群大致相似,但建築風格卻大相逕庭。節基皇殿群由拉瑪五世在19世紀下令修建,全部由西洋人設計。在拉瑪五世大興土木之前,這裏是大皇宮的左花園(สวนซ้าย Suan Sai),如今存留的西瓦萊花園便是與之相對的右花園(สวนขวา Suan Khwa),兩座花園分居摩天宮殿群左右,因此而得名。拉瑪三世曾在這裏修建聖磚瓦宮(พระตำหนักตึก Phra Tamnak Tuek),供其母詩素拉萊太后英語Sri Sulalai居住,是較低矮的樓閣群。拉瑪四世將之擴建,供特詩琳王后居住。1853年,後來的拉瑪五世出生在這裏,並在此度過童年[59][60]

1868年,拉瑪五世即位,決定修建更為宏偉的宮殿。同年,節基皇殿群即動工,後來在1876年開啟第二期工程,之後在1882年至1887年經歷新一期工程,最終完成,供拉瑪五世居住。1910年,拉瑪五世遷至新建的律實宮[59]。拉瑪六世僅偶爾在此居住。到拉瑪七世時期,這一宮殿群趨於老舊,亟需翻新,但由於財政困難,僅節基殿一座建築獲得了翻修。翻修工程由法國美術學院建築系畢業的伊提特訕親王泰語หม่อมเจ้าอิทธิเทพสรรค์ กฤดากร負責,如今的節基殿仍可見其手筆。到拉瑪九世時期,整個皇殿群已破舊不堪,只得整體重建,最終在2004年完工[61][62]

這裏原本共有十一座大小建築,到2012年僅剩三座大型宮殿,且是當代重建。一些國家級活動仍在這裏舉行,因此平日裏並不對遊客開放。在節基殿前的廣場上,每兩個小時都會有衛兵交接的儀式[61]

節基殿

節基殿御座廳,攝於1892年
2012年,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鄧普西在節基殿接待室內簽署訪客名冊

節基殿(พระที่นั่งจักรี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Chakkri Maha Prasat),意為扎克里大神殿,是節基皇殿群最北端及最前端的大殿。節基殿為泰國傳統風格英語Thai architecture意大利式新文藝復興風格折衷風格,主體為西洋式樣,惟頂層加蓋了泰式的屋檐和金頂,即「巴剎英語Prasat[63][64]」。

1875年,拉瑪五世王出訪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爪哇島,在當地找到兩位英國建築師約翰·克盧尼奇(John Clunich)和亨利·羅斯(Henry C. Rose),一同返回暹羅,負責設計新皇殿[58][65]。1876年5月7日,新皇殿動工。五世王原本意圖建造一座完全的西洋宮殿,頂端修穹頂。然而在重臣西·索里亞翁的反對下,五世王決定在頂端加建泰式屋檐和尖頂。1878年,五世王親自見證皇殿中央封頂。1882年,新皇殿正式完工,成為扎克里王朝立國及大皇宮建成百年紀念的獻禮。因此,新皇殿正式得名「節基殿」,原文意為扎克里王朝聖座[64][66]

整個節基皇殿群為「工」字形佈局,節基殿是最北端的東西軸向部分,面向北方,其餘建築皆建在其身後。節基殿共有三層,頂端建有左、中、右三個樓閣,上建七層尖塔;中央的樓閣更高更大,屋檐裝飾更華麗[64]。由於節基殿為東西混合風格,其外部裝飾亦未遵循古典線條格局。其泰式屋檐同其他宮殿的做法一樣,鋪設綠橙相間的瓦片,令節基殿自然地融入大皇宮的天際線景觀。泰式屋檐的楣飾為象徵扎克里王朝的脈輪三叉戟英語Trishula雕像,二層的窗沿雕刻着扎克里王朝的西式紋章。大殿立面的中央有一半圓楣飾,其上掛有拉瑪五世像[67][68]

一種較知名的比喻是,節基殿雜糅暹羅和西方的風格,就像是一位戴着泰式頭冠,身穿維多利亞時代服飾英語Victorian fashion法朗女郎。亦有說法稱泰式屋頂加蓋在西洋樓上,象徵暹羅壓倒西洋[69]。這座建築的雜糅風格並非建築師本意,而是嚮往西化的國王和不願拋棄傳統的保守派之間的鬥爭的縮影[65][70]

節基殿的第一層供僕人和衛兵使用。第二層和第三層用於國家事務,設有數個接待室、御座廳和畫廊;畫廊內掛有扎克里王朝歷代國王的畫像,以及二王賓告,及所有後宮后妃的畫像;靠東邊設有一處供奉佛像和其他神像的房間;接待國賓和其他外賓的接待室設在西邊。除此之外,殿內亦設有圖書室,以及專門供奉拉瑪四世至八世,及其后妃遺骸的房間[63]。殿內懸掛許多歐式枝形吊燈,原本是大臣西·索里亞翁的財產,因為這些吊燈過大,他決定將之贈予國王。節基殿是泰國第一座通電的建築,通電工程由特瓦翁親王主持。節基殿還設有一處展出舊兵器的展覽廳[71][72]

節基殿的御座位於最中央御座廳內的高台上,即金芙蓉聖座(พระที่นั่งพุดตานถม Phra Thinang Phuttan Thom)。寶座兩側各樹立一把七層傘,寶座本身頂着一把王家九層傘。寶座後是一面繪有扎克里王朝徽章的掛毯。國王會在重大國事時坐在這裏,例如接見外國外交官及使團時。拉瑪九世曾坐在這裏接見過多位國家元首,例如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教宗若望保祿二世[73]。2003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九世王在這裏接見了21位各國首腦[71]。御座廳的牆壁上掛有四幅畫,紀念泰國外交史上的重要場景。東面牆上懸掛的兩幅畫分別描繪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接見蒙固國王大使,以及法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鏡廳接見阿瑜陀耶王朝那萊王使團的場景。西面的兩幅畫分別描繪蒙固國王接見英國特使約翰·保寧,及法皇拿破崙三世楓丹白露宮接見暹羅使團的場景[74][75]

蒙素坦殿

2011年,泰國王室為2010年瑪希敦王子獎英語Prince Mahidol Award得主舉辦宴會,設在武隆拉差沙提瑪霍蘭殿宴會廳

蒙素坦殿(พระที่นั่งมูลสถานบรมอาสน์ Phra Thinang Mun Sathan Boromma At)位在節基皇殿後方的東側,建於1869年,早於節基皇殿[58]。蒙素坦殿所在區域原本是拉瑪五世出生及度過童年的地方。拉瑪一世時期,這裏有一片小芒果園。如今蒙素坦殿是一處規模較小的宴會和接待場地[59][76]

頌慕提瓦樂殿

頌慕提瓦樂殿(พระที่นั่งสมมติเทวราชอุปบัติ Phra Thinang Sommotti Thewarat Upabat)位於節基皇殿後方的西側,建於1868年,稍早於蒙素坦殿[58]。殿內分為數個國事廳,同時設接待廳和議事廳。1874年7月12日,拉瑪五世在頌慕提瓦樂殿向眾大臣宣佈將廢除奴隸制[59][77]

武隆拉差沙提瑪霍蘭殿

武隆拉差沙提瑪霍蘭殿(พระที่นั่งบรมราชสถิตยมโหฬาร Phra Thinang Borom Ratchasathittaya Maholan)位於節基皇殿群最南側,為大型宴會宮。原有的宴會廳是拉瑪五世時期建造,到拉瑪九世時期已經衰敗不堪,因而開工重建[59]。1996年,新的宴會宮正式動工,但受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工程長期中斷,到2004年4月1日才重新開始。新的宴會殿建在高台上,由數座建築相連而成,圍出兩處庭院。2006年6月1日,該殿正式完工。同年6月13日,為紀念拉瑪九世即位60周年,全世界12位在位君主、8位君主配偶和7位儲君即在此聚會慶祝[78]

兜率皇殿群

兜率皇殿群

兜率皇殿群(หมู่พระ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Mu Phra Maha Prasat)位於中廷的最西處[79],大體始建於拉瑪一世時期,是大皇宮較早建成的建築群。整個皇殿群由宮牆包圍,內部是平整的園地。和中廷另兩個建築群一樣,兜率皇殿群亦在各個國王統治時期不斷改建整修。兜率皇殿群整體為南北向單軸對稱,最北端是御座廳,其後是起居廳。周邊建有數個小殿和亭子,並未有明確功能界定,供王室使用[80][81]

兜率皇殿群所在處最早是阿瑪林他拉披色瑪哈巴沙殿(พระที่นั่งอมรินทราภิเษก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Amarinthara Phisek Maha Prasat),原本是阿瑜陀耶王宮的訕佩瑪哈巴沙殿(พระที่นั่งสรรเพชญ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Sanphet Maha Prasat)的復建。原阿瑜陀耶王宮於1767年被緬軍焚毀,拉瑪一世在此地將之原樣復建。該殿在1782年開工,1784年完工,拉瑪一世在此舉行加冕典禮。1789年,該殿遭到雷擊而焚毀,拉瑪一世雖下令重建,但決意不再沿用舊的式樣和殿名[80][82]。雷擊之災亦令拉瑪一世心懷不安,他預測扎克里王朝的統治最多有150年[83]。這一預言記載於當時一位公主的日記中。拉瑪五世重讀這日記時,評價稱150年太短,公主應是忘記了一個零。而在扎克里王朝立國150年紀念的僅僅3個月後,即爆發暹羅立憲革命,結束扎克里王朝的君主專制[84]

兜率皇殿群中,用於典禮和起居的部分各自位於兜率皇殿和披曼拉達亞殿。由於1789年雷擊之災,兜率皇殿未再舉辦加冕典禮。這裏一般是國王、王后等高階王族過世後,在哀悼期時存留遺體、供人哀悼瞻仰的地方[80][82][85]

兜率皇殿群宮牆的北側有三處宮門,皆以中式嵌瓷藝術裝飾[86]

兜率皇殿

兜率皇殿內部,可見兩個王座:珍珠母貝寶座和金剛網寶座

兜率皇殿(พระที่นั่งดุสิต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Dusit Maha Prasat)是兜率皇殿群的主體建築,坐落在十字平台之上,貼金尖頂,是泰國巴剎英語Prasat (Thai architecture)式建築的典例,多級重檐及尖塔象徵着佛教宇宙觀的中心須彌山[79][86]。兜率皇殿的貼金尖塔可分為三部分。靠下的部分有七層塔檐,靠下的六層代表三界中的六欲天,六層之上是窣堵坡形結構,塔尖有層疊蓮花裝飾。尖塔底座四周各有一個迦樓羅像,作支撐姿態[82][86]。皇殿的山花為那羅延騎乘迦樓羅的圖案,象徵王權和神權的結合。傳說中那羅延下凡解救眾生,而國王被視為其化身。十字形底座底座上的凹凸輪廓象徵獅足;獅子是佛陀家族的象徵[79][87]

皇殿正面向外延伸出一座門廊,門廊中央是布沙博瑪叻王座(พระที่นั่งบุษบกมาลา),寶座頂端亦有貼金尖頂,基座上雕有天使。該寶座是拉瑪一世時期接見封臣和屬國使團時使用的,後來作儀式用途。寶座兩側靠下建有台階和殿門[79][87]。皇殿內部牆壁繪有蓮花圖案,整齊排列,蓮花中央畫有天使,是泰國宗教聖地壁畫常見的圖案。天井為間格鑲板,鑲嵌金色琉璃星。窗板繪有守門天圖案,窗邊以中式草木圖案裝飾[79][88]。殿內有兩個寶座,其中珍珠母貝寶座(พระแท่นราชบัลลังก์ประดับมุก Phra Thaen Ratchabanlang Pradap Muk)靠近十字中心位置,以螺鈿工藝裝飾,頂部插王家九層傘[88][89]。該寶座為拉瑪一世時期製作,在1789年的雷擊之災中倖存[12][79]。另一個寶座位於珍珠母貝寶座之後,名為金剛網寶座(พระบัญชรบุษบกมาลา Phra Banchon Butsabok Mala),嵌在皇殿的南牆上,像窗戶一樣向殿內敞開,後方是屏風。該王座和殿門外的王座形制相同,為拉瑪四世時期製作,以方便宮中女性透過屏風參與皇殿儀式[90]

皇殿的東廳內有一張珍珠母貝床(พระแท่นบรรทมประดับมุก Phra Thaen Banthom Pradap Muk),曾是國王在披曼拉達亞殿的御床,後不再使用而搬移到此。床的底座為階梯平台式,裝有小台階。皇殿舉行儀式(如哀悼儀式)時,王室成員坐在南廳,政府大臣坐在北廳,僧侶坐在東廳,殯棺置於西廳,寶座和床上擺放佛像[88]

披曼拉達亞殿

披曼拉達亞殿(พระที่นั่งพิมานรัตยา Phra Thinang Phiman Rattaya)位於兜率皇殿正後方,原本是拉瑪一世的主要寢宮,現僅作葬禮用途。披曼拉達亞殿為傳統泰式風格,呈長方形,東側、西側和南側建列柱。殿周圍有兩座庭園。拉瑪六世時期,這裏是王室成員會面的場所。殿內有專用於授勳嘉獎的場地[86][91]

阿蓬碧莫亭

阿蓬碧莫亭是公認的泰國傳統建築的典例之作
迦蘭耶殿,議事及宴會場所
本肯閣,原是拉瑪六世的更衣室

阿蓬碧莫亭(พระที่นั่งอาภรณ์ภิโมกข์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 Nang Aphon Phimok Prasat)位於兜率皇殿東,建於拉瑪四世時期,國王進入皇殿前,在此更換禮服。國王御轎亦存放在此。阿蓬碧莫亭是公認的泰國傳統建築的典例之作,其複製品曾在1958年世界博覽會展出[92][93]

阿蓬碧莫亭為十字形佈局,南北端稍長,亭頂為五層尖塔,塔基並非像其他佛塔般由迦樓羅支撐,而是由天鵝支撐。東側的山花繪濕婆神,左手持劍、右手擺吉祥手勢,單足獨立於寶座之上[94]。立柱以金銀琉璃鑲嵌裝飾,柱頭呈修長的蓮花瓣狀[90][93]

迦蘭耶殿

迦蘭耶殿(พระที่นั่งราชกรัณยสภา Phra Thi Nang Ratcha Karanyasapha)位於兜率皇殿東南,為封閉長方形,是國王同群臣議事的場地。1897年,拉瑪五世出訪歐洲,紹瓦帕·蓬西英語Saovabha Phongsri王后攝政,在此處主持樞密院會議。1956年,拉瑪九世短期出家,詩麗吉王后延續這一傳統,亦在此處主持會議。國王偶爾會在此舉行私人宴會。迦蘭耶殿的屋檐大大凸出山牆,這是阿瑜陀耶時期流行的做法[95][96]

本肯閣

本肯閣(ศาลาเปลื้องเครื่อง Sala Plueang Khrueang)位於兜率皇殿西,為兩層方形閣樓,二層有天橋通向兜率皇殿。原本是拉瑪六世的更衣室[97]

吉羅娑山

1886年,哇集魯那希王子剃度儀式期間,吉羅娑山一度被搬移到節基皇殿前

拉瑪四世時期在兜率皇殿西建造了一處假山,將之命名為吉羅娑山เขาไกรลาสจำลอง Khao Krailat Chamlong)——婆羅門教濕婆的居所,宇宙中心須彌山的象徵。山上放置着各式神獸石雕,山頂建有一座小宮殿[98]。王子和公主十三歲時,會在這裏參加王家剃度儀式英語royal tonsure ceremony,沐浴更衣,並由國王剪去髮髻,擲入昭披耶河[99]

西瓦萊園

內廷后妃在西瓦萊園打槌球,攝於19世紀90年代

西瓦萊園(สวนศิวาลัย Suan Siwalai)位於中廷最東部,和其他宮殿分開。其格局定格於拉瑪五世時期,至今未變,建有數處宮殿和宗教建築。此前,園內建築歷經歷代國王改建,最初在拉瑪一世時期是私人休閒地,名為水晶園(สวนแก้ว Suan Kaeo);拉瑪二世改為右花園(สวนขวา Suan Khwa),改為供后妃休閒娛樂的場所[100]

拉瑪四世時期,整個右花園成為新的宮殿區,名為帕阿披瑙尼韋宮殿群(พระอภิเนาว์นิเวศน์ Phra Aphinao Niwet),各個宮殿呈東西軸線分佈,風格不一,彼此連接,東側是接見廳,西側是起居廳。主殿稱為阿南達沙瑪空殿(พระที่นั่งอนันตสมาคม Phra Thinang Ananta Samakhom),西洋風格,用以接見外國使團。拉瑪五世時期,該宮殿群陷入破敗,最終拆除。後來建成的律實宮阿南達沙瑪空皇家御會館沿用了該處主殿的名稱。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再度將該地改為後宮花園,並定名為西瓦萊園。園內新舊建築兼有。西南角有一方草坪,稱為龜園(สวนเต่า Suan Tao)[101]至此,西瓦萊園的格局便延續至今[102][103]

武隆碧曼宮

武隆碧曼宮

武隆碧曼宮(พระที่นั่งบรมพิมานPhra Thinang Borommaphiman)是西瓦萊園內最大的宮殿,位於最北處[104][105],為兩層宮殿,西洋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由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在1897年至1903年間修建。宮殿原址是一處軍火庫,原本是朱拉隆功贈與王儲哇集魯那希的禮物,原名為帕努瑪參倫宮(พระที่นั่งภานุมาศจำรูญ Phra Thinang Phanumart Chamroon),但哇集魯那希王子在宮殿建成前病逝,年僅16歲。宮殿完工後,又贈與新王儲瓦棲拉兀。1910年,瓦棲拉兀即位為拉瑪六世,後來他為宮殿賜名武隆碧曼宮[106][107]

武隆碧曼宮由德國人桑德雷茨基(C. Sandreczki)等西洋建築師監督建成,是曼谷大皇宮最晚近的宮殿,設計了容納馬車和汽車的空間,亦是宮內首例[108]。外牆飾有壁柱和精緻的灰泥設計,楣飾為三角形和半圓形,飾有灰泥花卉圖案。宮殿屋頂為流行於法國的芒薩爾式屋頂英語Mansard roof風格,覆深灰色板岩瓦。宮殿立面中央楣飾上有王儲紋章[107][109]。武隆碧曼宮內部的裝飾風格則完全是泰式[104],中央大廳牆面上繪有因陀羅伐樓拿阿耆尼閻羅王形象,下方刻有拉瑪六世親自創作的銘文[107][110]

拉瑪六世即位後偶爾居住在這裏。拉瑪七世在1925年加冕前,曾在這裏度過數夜。拉瑪八世阿南塔瑪希敦於1945年8月自瑞士返回暹羅後,將這裏作為其主要居所,和弟弟普密蓬、詩納卡琳太后一起住在這裏。1946年6月9日,拉瑪八世在宮內遭槍擊身亡[104][111]。普密蓬即位後將宮殿翻修,並增建南翼[102][107]

如今武隆碧曼宮是招待外國元首的場所,不對公眾開放[105][109][112]。在武隆碧曼宮的東南方,還建有兩座供國賓隨行人員使用的客房[107]

大神殿

大神殿(พระที่นั่งมหิศร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Mahisorn Prasat)位於西瓦萊園和摩天宮殿的圍牆之間,為一小閣樓,蒙多英語Mondop式重檐,尖頂貼金,並以琉璃鑲嵌裝飾。大神殿為拉瑪四世時期為紀念其父拉瑪二世所建,拉瑪二世的骨灰曾存放於此。拉瑪四世去世後,殿內骨灰又移回宗廟閣。如今大神殿內供奉多尊佛像[113][114]

西瓦萊大殿

西瓦萊大殿(พระที่นั่งศิวาลัยมหาปราสาท Phra Thinang Siwalai Maha Prasat)位於西瓦萊園東南端[102][115],泰式風格洋房,建有泰式屋檐和七層尖頂,1878年拉瑪五世統治期間建成,存放四尊鑄於1869年的先王金屬像[116]。拉瑪六世下令將雕像移入玉佛寺披特比東殿(Prasat Phra Thep Bidorn)內,以便公眾祭拜,並在1918年4月6日舉行首次供養儀式,自此每年舉行。西瓦萊大殿則一直空置[117]

悉達拉碧隆亭

悉達拉碧隆亭(พระที่นั่งสีตลาภิรมย์ Phra Thinang Sitalaphirom),位於武隆碧曼宮南側,為一小木亭,拉瑪六世時期所建,裝飾有水磨漆金火焰圖案,山面有拉瑪六世紋章。為國王休閒用途[102]

樂達納佛殿

樂達納佛殿(พระพุทธรัตนสถาน Phra Buddha Rattanasathan),位於西瓦萊園中央,上座部佛教戒堂。是拉瑪四世為了供奉布沙亞拉乍甲帕賓隆瑪尼邁佛像(พระพุทธบุษยรัตน์จักรพรรดิพิมลมณีมัยPhra Phuttha Butsayarat Chakkraphat Phimon Manimai)而建。佛像原屬老撾占巴塞。佛殿為灰石打造,有二層青瓦重檐,四面有柱廊。為禮佛用途[102][118]

內廷

拉瑪四世的妾室昭宗曼達訕莉(เจ้าคุณจอมมารดาสำลี)及其三位女兒。最右者是素庫曼瑪拉西英語Sukhumala Marasri,後來是拉瑪五世的王后

內廷(เขตพระราชฐานชั้นใน Khet Phra Racha Than Chan Nai),簡稱「裏面」(ฝ่ายใน Fai Nai),位於大皇宮南部,是國王、后妃、子嗣及其僕人的居所。后妃俗稱「禁女」(นางห้าม nang ham)。國王的后妃都出自王族和貴族,以及僕從國的王室[84][119]。從拉瑪六世統治時期開始,後宮多配偶制實際終止,並在拉瑪七世時期(20世紀早期)正式廢止。自此居住在後宮的人數就越來越少,並在數十年後歸零[43][120]。內廷原本是一座完整的城鎮,由窄街和草坪分割,建有商店、政府、學校、倉庫、法庭,全由女性管理,服務后妃。從事特殊修理工作的男子和醫生只有在女衛兵的監視下才能進入。國王的兒子在青春期之前可以住在裏面;在舉行完剃度儀式後,他們會被送到宮外接受進一步的教育[43]。目前,內廷內沒有任何居民,建築也不作任何用途,但並不對公眾開放[121]

拉瑪五世之女沃拉叻沙娜瓦迪英語Voralaksanavadi在剃度儀式上著正裝,攝於1880年

內廷區域曾長期維持龐大的居住規模[122]。一位后妃有多達200到300名親屬和侍女同住,侍女主要是從貴族處招募而來,其他的公主等家眷亦有自己的侍女隊伍。妾一級的昭宗(เจ้าจอม Chao Chom)就已有相當多的同住者,如果再生下王子,升為昭宗曼達(เจ้าจอมมารดา Chao Chom Manda),則會更加多。根據宮廷法律規定,每一位妃嬪都有對應的獨立機構,其規模根據嬪妃的等級而定。總的來說,內廷區域的人口接近3,000[123]

拉瑪五世的後宮

內廷最初是以低矮的屋舍為主,有花園、池塘和草坪點綴。到19世紀晚期,由於不斷興建新房,內廷已是人滿為患。拉瑪五世時期改建了許多洋房,大部分是意大利風格[124]。內廷的房屋規模不一,主要分為三類:拍丹那(พระตำหนักphra tamnak,聖宮)、丹那(ตำหนักtamnak,宮)、倫(เรือนruean,房),依照等級分配。內廷區域分別設牆,和大皇宮其他區域分開,設關卡看管把守[125]。中廷三大宮殿群的國王寢宮都建在內廷一側[126]。內廷區域最靠近國王寢宮的就是高級后妃的住處,如拉瑪五世時期的素庫曼瑪拉西英語Sukhumala Marasri王后和沙旺·瓦他那英語Savang Vadhana。周圍是其他嬪妃的住處,如達拉拉沙米英語Dara Rasmi王嬪。最後是最南端的排屋(แถวเต๊งthaeo teng),屬低級別的妾室[124]。這些排屋實際上還是內廷的第二道崗哨[127]

國王制訂一系列皇宮法英語Palace Law管治內廷,一些法條可追溯到阿瑜陀耶時代。大部分法律都是關於宮內婦女的等級和地位,以及行為和舉止[128]。有專門的女衛兵(กรมโขลนkromma khlon)負責維護內廷秩序,首領稱總管(อธิบดีฝ่ายในAthibodi Fai Nai)。朱拉乍甲蓬英語Chula Chakrabongse親王曾戲稱她們是「外表兇悍的亞馬遜女戰士[43]」。總管轄下官員的職責有執法、收監、照看佛像、守衛宮門、管理宮廷用度開支。她們還負責全程看護進入內廷的男子。這些女衛兵接受軍事訓練,控制內廷交通,為重要人物帶路,夜晚提燈巡邏[122]。若是內廷人士行為不端或口無遮攔,遭到治罪,無論男女都會處死[129]。最後一次這樣的刑罰執行於1859年,當時一位年輕貴族和國王的一位小妾被發現偷情[130]

內廷範圍內只允許國王的子女出生,出生時的各種細節都有詳細記載,宮廷占星師會根據其誕生時辰占卜。出生儀式和成人儀式都在內廷舉行。有子女降生時,會有宮女在內廷道路上大加宣告,並由男女兩支樂隊奏樂慶祝。如果是男嗣,則敲響三下勝利之鑼。王子和公主會和生母生活在一起,在內廷的學校接受教育[129]

儘管內廷的女性並不如在外界自由,但是內廷的生活輕鬆而優渥,大多數生活需求都能滿足。內廷的女子們通常在少女時期進入內廷,並在此度過餘生。年少時她們會負責一些侍從的工作,長大後便生兒育女,照顧家庭。到拉瑪四世時期,內廷人員可經總管同意外出,且受到嚴格監護[125]。紹瓦帕·蓬西太后的醫生馬爾科姆·亞瑟·史密斯英語Malcolm Arthur Smith寫道:「沒有證據表明她們渴望自由,或不滿於環境。即使是狂熱反對多妻制的李奧諾文斯也沒這麼說[131]。」他提到的李奧諾文斯就是美國戲劇《國王與我》的作者,故事背景設在1873年的暹羅內廷。

宮牆

宮牆建於1782年拉瑪一世統治時期,設炮台。拉瑪二世時期擴建皇宮,宮牆向南延長。其北牆長410米,東牆長510米,南牆長360米,西牆長630米,總長1910米。設十二道宮門,宮內設內牆和20多道門,有些門已經拆除。外牆周圍設17座小堡壘。東牆靠近沙南猜路的方向建有兩座宮殿[7][17]

猜春蓬殿

猜春蓬殿

猜春蓬殿(พระที่นั่งไชยชุมพลPhra Thi Nang Chai Chumphon)位於東牆靠北處,靠近玉佛寺,為一長方形閣樓,雙層重檐,覆灰瓦[132],外塗黑漆,鑲嵌琉璃。建於拉瑪四世時期,用於觀景及視察沙南猜路的遊行隊伍。猜春蓬殿還曾是暹羅護國神像的奉祀地點,後來移祀偉大護國神殿[133]

素泰沙萬殿

素泰沙萬殿

素泰沙萬殿(พระที่นั่งสุทไธสวรรยปราสาทPhra Thinang Suthaisawan Prasat)位於東牆靠南處,特瓦披他門和沙迪猜西門之間[102][134]。原本是拉瑪一世仿照阿瑜陀耶皇宮的乍甲瓦派差永殿(พระที่นั่งจักรวรรดิ์ไพชยนต์ Phra Thinang Chakkrawat Phaichayon)所建,原名高閣(พลับพลาสูง Phlapphla Sung),為木構露天閣樓。拉瑪三世改建為今日的素泰沙萬殿,用磚石和砂漿打造,用於接見民眾及檢閱部隊[132][135]

素泰沙萬殿是兩層閣樓,底層為洋房結構,頂層建泰式屋檐,中央建蒙多式五層尖頂,以琉璃鑲嵌裝飾,下設木製陽台,供國王公開露面。閣樓兩翼各有九個大窗。拉瑪五世時期翻修,定名為素泰沙萬殿[102][135]

宮門

沙瓦迪索帕門

大皇宮共有12道門(ประตู pratu),四面宮牆各設三道,為磚石和砂漿結構,風格各異,有泰式普朗塔,西洋式裝飾牆,亦有中式硬山頂。宮門漆成紅色,門框漆成白色[17][136]。分別是:

  • 北牆
    • 披曼貼威門(ประตูวิมานเทเวศร์,Wiman Thewet
    • 威悉猜悉門(ประตูวิเศษไชยศรีWiset Chai Si
    • 瑪尼諾帕拉門(ประตูมณีนพรัตน์Mani Noppharat
  • 東牆
    • 沙瓦迪索帕門(ประตูสวัสดิโสภาSawatdi Sopha
    • 特瓦披他門(ประตูเทวาพิทักษ์Thewa Phithak
    • 沙迪猜悉門(ประตูศักดิ์ไชยสิทธิ์Sak Chaisit
  • 南牆
    • 威七班宗門(ประตูวิจิตรบรรจงWichit Banchong
    • 阿農卡拉門(ประตูอนงคารักษ์Anongkharak
    • 披他博翁門(ประตูพิทักษ์บวรPhithak Bowon
  • 西牆
    • 順通提沙門(ประตูสุนทรทิศาSunthon Thisa
    • 特瓦披龍門(ประตูเทวาภิรมย์Thewaphirom
    • 烏東素達拉門(ประตูอุดมสุดารักษ์Udom Sudarak

堡壘

帕德達沙恭堡

宮牆設十七座堡壘ป้อม pom)。最早建有十座,其餘七座稍晚建成,為突出的城垛,設大炮和瞭望塔[17][20][136]

  • 北牆
    • 因通朗訕堡(ป้อมอินทรรังสรรค์Inthon Rangsan
    • 坎坤佩堡(ป้อมขันธ์เขื่อนเพชรKhan Khuean Phet
    • 帕德達沙恭堡(ป้อมเผด็จดัสกรPhadet Datsakon
  • 東牆
    • 訕宗哉英堡(ป้อมสัญจรใจวิงSanchon Chai Wing
    • 辛空坎堡(ป้อมสิงขรขันฑ์Singkhon Khan
    • 卡揚英育堡(ป้อมขยันยิงยุทธKhayan Ying Yut
    • 里提魯龍蘭堡(ป้อมฤทธิรุดโรมรันRitthi Rut Rom Ran
    • 阿南達基里堡(ป้อมอนันตคีรีAnanta Khiri
    • 瑪尼巴甘堡(ป้อมมณีปราการMani Prakan
  • 南牆
    • 披訕西瑪堡(ป้อมพิศาลสีมาPhisan Sima
    • 普帕素他堡(ป้อมภูผาสุทัศน์Phu Pha Suthat
  • 西牆
    • 沙達班朴堡(ป้อมสัตตบรรพตSatta Banphot
    • 索洛西叻堡(ป้อมโสฬสศิลาSolot Sila
    • 瑪哈沙達洛哈堡(ป้อมมหาสัตตโลหะMaha Satta Loha
    • 他沙那尼恭堡(ป้อมทัศนนิกรThatsana Nikon

玉佛寺博物館

玉佛寺博物館

玉佛寺博物館(พิพิธภัณฑ์วั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ศาสดาราม Phiphitthaphan Wat Phra Si Rattana Satsadaram)位於大皇宮外廷西端,展出大皇宮和玉佛寺建築群的相關文物。為兩層西洋建築,門廊有四根愛奧尼柱,柱身有凹凸輪廓,菜葉形柱頭,正面頂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灰泥牆。外牆下部由抹灰磚砌成,上部窗戶為半圓形法式窗,兩側有壁柱[137]。原址是1857年,拉瑪四世時期建成的王家铸币局,之後又在拉瑪五世時期擴建,一度遭大火燒毀[138][137]。1902年,鑄幣局遷至皇宮外的新址,原鑄幣局大樓閒置,先後改為王家衛隊營房和軍官俱樂部[138][137]。1982年,為紀念曼谷建城兩百周年,經詩琳通公主建議,該建築改為博物館,收藏舊建築構件和公眾捐贈給王室的佛像等各式文物[138][137]

玉佛寺博物館的一層展出各類文物[138],包括大皇宮內的一些舊構件,以及石佛像、中式雕像等,還有《拉瑪堅》人物造像,如素攀瑪差英語Suvannamaccha哈努曼等,最早可追溯到拉瑪三世時期[137]。博物館一層主廳展有宮廷白象的骸骨。這些大象實際上並不是純白色的,而是具有某些特殊的特徵,例如粉白皮或是奶油色的眼睛。白象是王權的重要象徵,君主擁有的白象越多,其威望就越高。對白象的崇敬在東南亞文化很常見[139][140]

博物館二層的展品更為珍貴精美,主廳展有兩個大皇宮模型,分別是拉瑪一世國王統治時期的大皇宮,以及拉瑪五世國王統治時期的大皇宮,還展有諸多佛像和紀念幣。在通往主廳的門廊內展有一個小型的珍珠母貝寶座,名為帕滕頌沙拜寶座(พระแท่นทรงสบาย Phra Thaen Song Sabai),原本位於兜率皇殿群的披曼拉達亞殿,是拉瑪一世時期非正式接見時的王座[139]。主廳的盡頭是帕滕瑪南卡西拉阿寶座(พระแท่นมนังคศิลาอาสน์ Phra Thaen Manangkha Sila At),據信是素可泰時代的王座,由拉瑪四世出家為僧時帶到曼谷。大廳兩側展有四尊爪哇風格的佛像,為拉瑪五世購買。大廳左側還展有一個漆器屏風,其上描繪眾神之主濕婆的加冕場面,原本是燒毀的阿瑪林他拉披色瑪哈巴沙殿中的文物,由拉瑪一世親手將其從火中救出。二層的其餘展廳陳列有各種藝術品,如吉羅娑山模型[141]

參見

大皇宮入口處關於遊客着裝禁忌的告示

參考文獻

  1. ^ Thailand's king given full control of crown property. Reuters. 2017-07-17 [2021-09-26]. 
  2. ^ Crown Property Act 2018 (PDF). Royal Thai Government Gazette. 2018-11-02 [2021-09-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1-23) (泰語). 
  3. ^ 3.0 3.1 Royal Institute of Thailand. (2011). How to read and how to write. (20th Edition). Bangkok: Royal Institute of Thailand. ISBN 978-974-349-384-3.
  4. ^ 大皇宫和玉佛寺. 泰國國家旅遊局. [202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0). 
  5. ^ 王振川.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曼谷大王宫会见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后. 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年鑑. 1999-09-02, (1999): 722 [2023-04-07]. doi:10.39346/y.cnki.yggkf.2015.1174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0). 
  6. ^ 林明明(Korawan Phromyaem). 泰國曼谷地區中文地名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2016年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5) (中文(繁體)). 
  7. ^ 7.0 7.1 7.2 7.3 7.4 Hongvivat 2003,第7頁
  8. ^ 8.0 8.1 8.2 8.3 Suksri 1999,第11頁
  9. ^ 9.0 9.1 9.2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8頁
  10. ^ Rod-ari, Melody. Beyond the Ashes: The Making of Bangkok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am. Political Landscapes of Capital Cities. January 2016: 155–179. ISBN 978-1-60732-469-0. doi:10.5876/9781607324690.c004. 
  11. ^ 11.0 11.1 11.2 Quaritch Wales 1931,第71頁
  12. ^ 12.0 12.1 Chakrabongse 1960,第93頁
  13. ^ 13.0 13.1 Chakrabongse 1960,第90頁
  14. ^ Garnier 2004,第42頁
  15.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9頁
  16. ^ Suksri 1999,第15頁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Suksri 1999,第16頁
  18.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1頁
  19.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4頁
  20. ^ 20.0 20.1 Hongvivat 2003,第8頁
  21. ^ 21.0 21.1 21.2 21.3 Suksri 1999,第17頁
  22.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6頁
  23. ^ Suksri 1999,第7頁
  24. ^ 24.0 24.1 24.2 Suksri 1999,第8頁
  25.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9頁
  26.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97頁
  27. ^ Garnier 2004,第43頁
  28. ^ 28.0 28.1 Suksri 1999,第21頁
  29. ^ Suksri 1999,第95頁
  30. ^ 30.0 30.1 30.2 Hongvivat 2003,第70頁
  31. ^ 31.0 31.1 Suksri 1999,第97頁
  32.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33頁
  33. ^ 33.0 33.1 Suksri 1999,第101頁
  34. ^ 34.0 34.1 34.2 Suksri 1999,第102頁
  35. ^ 35.0 35.1 35.2 35.3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59頁
  36. ^ Quaritch Wales 1931,第178頁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Suksri 1999,第98頁
  38. ^ 38.0 38.1 38.2 38.3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40頁
  39. ^ Quaritch Wales 1931,第78頁
  40. ^ Quaritch Wales 1931,第83頁
  4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34–35頁
  42. ^ Quaritch Wales 1931,第119頁
  43. ^ 43.0 43.1 43.2 43.3 Chakrabongse 1956,第89頁
  44.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38頁
  45. ^ 45.0 45.1 45.2 Suksri 1999,第105頁
  46.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68頁
  47. ^ Hongvivat 2003,第80頁
  48.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70頁
  49. ^ Hongvivat 2003,第76頁
  50. ^ 50.0 50.1 Suksri 1999,第104頁
  5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75頁
  52. ^ Hongvivat 2003,第82頁
  53.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76頁
  54. ^ 54.0 54.1 Hongvivat 2003,第74頁
  55.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81頁
  56. ^ Hongvivat 2003,第78頁
  57.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50頁
  58. ^ 58.0 58.1 58.2 58.3 Hongvivat 2003,第84頁
  59. ^ 59.0 59.1 59.2 59.3 59.4 Suksri 1999,第107頁
  60.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18頁
  61. ^ 61.0 61.1 Suksri 1999,第108頁
  62.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19–121頁
  63. ^ 63.0 63.1 Hongvivat 2003,第86頁
  64. ^ 64.0 64.1 64.2 Suksri 1999,第109頁
  65. ^ 65.0 65.1 Noobanjong 2003,第161頁
  66.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22頁
  67. ^ Suksri 1999,第110頁
  68.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28頁
  69. ^ Noobanjong 2006,第41頁
  70.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24頁
  71. ^ 71.0 71.1 Suksri 1999,第112頁
  72.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28–131頁
  73. ^ Noobanjong 2006,第37頁
  74. ^ Noobanjong 2003,第156頁
  75.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39–143頁
  76.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44頁
  77.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51頁
  78. ^ พระที่นั่งบรมราชสถิตยมโหฬาร : ปราสาท เรือนฐานันดรสูงในรัชกาลปัจจุบัน (PDF). emuseum.treasury.go.th. [2012-01-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31) (泰語).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Hongvivat 2003,第88頁
  80. ^ 80.0 80.1 80.2 Suksri 1999,第114頁
  8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83頁
  82. ^ 82.0 82.1 82.2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85頁
  83. ^ Chakrabongse 1960,第116頁
  84. ^ 84.0 84.1 Smith 1947,第53頁
  85. ^ Quaritch Wales 1931,第141頁
  86. ^ 86.0 86.1 86.2 86.3 Suksri 1999,第115頁
  87. ^ 87.0 87.1 Suksri 1999,第116頁
  88. ^ 88.0 88.1 88.2 Suksri 1999,第118頁
  89.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86頁
  90. ^ 90.0 90.1 Suksri 1999,第119頁
  9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99頁
  92. ^ Suksri 1999,第120頁
  93. ^ 93.0 93.1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03–104頁
  94. ^ Hongvivat 2003,第92頁
  95. ^ Suksri 1999,第123頁
  96.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08–109頁
  97. ^ Suksri 1999,第122頁
  98.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06頁
  99. ^ Quaritch Wales 1931,第127頁
  100.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57頁
  10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59–161頁
  102.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Borophiman Mansion and Siwalai Garden Group. Bangkok Magazine.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103. ^ Boromphiman Monthian and the group of Edifices in the Siwalai Garden. SunThai.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4. ^ 104.0 104.1 104.2 Hongvivat 2003,第68頁
  105. ^ 105.0 105.1 Suksri 1999,第96頁
  106. ^ Phra-Thinang Boromphiman. SunThai.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7. ^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81頁
  108. ^ Noobanjong 2003,第162頁
  109. ^ 109.0 109.1 Hongvivat 2003,第66頁
  110. ^ Noobanjong 2003,第163頁
  111. ^ Noobanjong 2003,第164頁
  112. ^ Noobanjong 2003,第165頁
  113. ^ Phra-Thinang Mahitsara Prasat. SunThai.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4.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73–175頁
  115. ^ Phra-Thinang Siwalai Maha Prasat. SunThai.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6. ^ Quaritch Wales 1931,第170頁
  117.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77–178頁
  118.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65頁
  119. ^ Woodhouse 2009,第89頁
  120. ^ Smith 1947,第139頁
  121.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72頁
  122. ^ 122.0 122.1 Smith 1947,第56頁
  123. ^ Smith 1947,第57頁
  124. ^ 124.0 124.1 Woodhouse 2009,第98頁
  125. ^ 125.0 125.1 Woodhouse 2009,第96頁
  126. ^ Woodhouse 2009,第97頁
  127. ^ Woodhouse 2009,第99頁
  128. ^ Smith 1947,第60頁
  129. ^ 129.0 129.1 Smith 1947,第63頁
  130. ^ Smith 1947,第65頁
  131. ^ Smith 1947,第143頁
  132. ^ 132.0 132.1 Pavilions on the wall of the Grand Palace. SunThai.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33. ^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57頁
  134. ^ Hongvivat 2003,第94頁
  135. ^ 135.0 135.1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248–249頁
  136. ^ 136.0 136.1 Watcharothai, et al. 2005,第198–201頁
  137. ^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Suksri 1999,第124頁
  138. ^ 138.0 138.1 138.2 138.3 Hongvivat 2003,第96頁
  139. ^ 139.0 139.1 Suksri 1999,第125頁
  140. ^ Quaritch Wales 1931,第273頁
  141. ^ Suksri 1999,第126頁

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