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溎
張若溎 | |
---|---|
大清都察院左都御史 | |
籍貫 | 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墨莊 |
出生 |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
逝世 |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
出身 | |
|
張若溎(1703年—1787年),字墨莊[1]、樹穀[2]、若穀[3],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雍正七年(1730年)鄉試中舉;雍正八年(1731年)登二甲七十五名進士。任兵部車駕司主事。
乾隆元年(1736年)監督裕豐倉,改任順天武鄉試同考官[4]。乾隆十四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5]。乾隆十四年,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後升任員外郎。乾隆十五年,改任會典館纂修官。
乾隆十七年(1752年),任江西道監察御史。乾隆十八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任鴻臚寺少卿、鴻臚寺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任大理寺少卿[4]。乾隆三十年,提督山東學政。次年改任太僕寺卿[6]。乾隆三十二年,任通政使司通政使。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4]、刑部右侍郎[7][8]。乾隆三十四年,任殿試讀卷官、武會試正考官。乾隆三十五年,署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9]。乾隆三十六年,任殿試讀卷官[4]。乾隆三十六年,任順天鄉試正考官[10]。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4]。乾隆四十年,任朝考閱卷官、殿試讀卷官。卒年八十五[11][12]。
家族
- 張秉彝 (曾祖)
- 張英 (祖)
- 張廷瓚 (伯父)、張廷玉 (從父)、張廷瑑 (叔父)、張廷璐 (叔父)
- 張若澄 (從兄弟)、張若靄 (從兄弟)、張若渟 (從兄弟)
- 張曾敞、張曾修、張曾產、張曾敘、張曾謙、張曾誼 (姪)
參考
註釋
- ^ 《清秘述聞三種》上冊,236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545號
- ^ 《續修桐城縣志·卷13》894
- ^ 4.0 4.1 4.2 4.3 4.4 4.5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729號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0831-1號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80398號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81115號
- ^ 《濟南府志·卷29》 :張若溎 字墨莊安徽桐城人雍正庚戌進士三十年十月以大理寺少卿任陞太僕寺正卿通政使司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84795號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083-1號
- ^ 《續修桐城縣志·卷13》:張若溎 字若榖雍正庚戌進士授兵部主事歴員外郎中擢御史在部條定部例在臺建白國事皆爲時所便書給事中洊京卿五轉至刑部侍郎治獄是慎仁信歸於至當拜左都御史持風憲甚嚴每有陳奏上皆稱善爲時相所嚴憚卒不能動搖年七十四以疾請告嘗充殿試讀卷官鄉試考官山東學政所取士無不爲與論所歸總裁四庫全書館持論嚴正採擇詳慎歸於法度生平寡嗜好既貴亦淡泊如諸生少本艱苦力學予告後恆日手一編遇有任卹之舉首爲倡率後入都祝釐與千叟宴禮成反里又二年卒年八十五
- ^ 《桐城縣志·卷181》:張若溎,字樹榖,桐城人。雍正庚戌進士,授兵部主事,歷郎中,擢御史,建白皆為時所便。累擢至刑部侍郎,晉左都御史,持風憲甚嚴。時有憚之者,欲以事中之,終不得毫髪私。以疾歸。嘗充鄉試同考官,督山東學政,總裁四庫全書。雖貴而衣履如諸生。卒年八十五。
書目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濟南府志》
- 清道光七年修、十四年刻本,《續修桐城縣志》
- 清光緒四年刻本,《重修安徽通志》引《桐城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