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姓
姓氏 | |
延 | |
《百家姓》中無此姓 | |
堂號 | 延德堂 兩懷堂 追遠堂 世德堂 |
郡望 | 南陽郡 |
延姓是較為罕見的姓氏,相傳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公子札,受封於延州,其部分後裔續使用延姓[1]。亦有另一延姓族人源自西域,本姓可地延氏,跟隨魏孝文帝進入中原後改用單字的漢姓[2]。
姓氏來源
來源一:延陵季子季札
《續通志·氏族略》注引《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出自吳公子札,食采延陵及州來,去『陵』稱『延』,曰延州來季子,後以為氏」[3]。《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云:「此當以地為氏,系出姬姓」[4]。黃帝後裔。平定《延氏族譜》記載:「延姓是較為罕見姓,分佈較廣,春秋時吳國公壽夢的小公子季札讓王位,食采於延陵後有了延氏」[1]。延陵就在今天的江蘇省常州市。《千家姓》則記載延氏古代家族在南陽郡[5]。 據《姓考》說:延氏或是黃帝大臣封逢的第三個兒子延的後代[6]。
來源二:古代少數民族姓氏
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均有延姓。據載,西域有延姓。《漢書•西域傳》云:「西域亦有延氏。」望出河南[7]。另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可地延氏,隨魏孝文帝進入中原後改為漢姓延姓。《魏書•官氏志》云:「可地延氏改為延氏」[8]。《北史》中記載的北魏驍騎將軍延普,便屬此族。也有延氏家譜記載源於呼延氏。原匈奴人,漢起賜姓呼延,從二代起,呼延二姓分開。此外,亦有複姓師延氏、公延氏等姓氏改單姓為延氏者。
人口
截至2018年11月2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失效連結]戶籍管理系統所查詢登記在戶的全國延姓人口一共65,465人[9]。
據韓國的人口普查結果,延姓占韓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5 ,共34,766人[11]。
遷徙分佈
遷徙演化
在中國大陸的延姓蹤跡分佈十分集中,比如陝西綏德,山東廣饒縣,山東莘縣西延營村,莘縣相莊村,山西陽城縣潤城鎮,河北遵化雞鳴一村;河北贊皇秦林村、王家坪村等。此外,河北圍場,山東東平,山西平定牌嶺、縣城、官到溝,陝西韓城,新疆塔城、布爾津,江西崇仁,雲南隴川等地也均有分佈。漢族、朝鮮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
金朝 延陵氏歸化
陽城延姓,陽城延姓是目前國內有證可考的最古老延姓發源地。延姓是山西陽城古老姓氏之一,有金代石刻碑誌為證。該支世居陽城縣東北沁河兩岸,以潤城村為中心。本複姓延陵,於明代奉官命去『陵』簡為『延』。縣城之延姓亦為其宗族。城關鎮楊家莊、芹池鄉大峪溝之延均出自潤城鎮北音;坪頭之延於明嘉靖年間來自城內;尹莊、延莊之延又來自坪頭[12]。
元代 陪從大長公主去朝鮮半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延氏族人分佈,主要集中在朝鮮半島,且族人多為朝鮮民族。韓朝兩國的朝鮮民族延姓族人按照本貫稱谷山延氏,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延氏也是屬於谷山延氏。谷山延氏本貫始祖為延壽菖,關西弘農人,高麗忠烈王時(1274年11月)陪從齊國大長公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之女,高麗莊穆王后:孛兒只斤氏•忽都魯揭里迷失)去高麗(今朝鮮),居谷山,因以為貫[10]。經700多年繁衍生息,朝鮮民族延氏分佈於朝鮮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以及中國東北等地,人數頗眾。
明代 大槐樹遷民
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延姓祖先奉旨大槐樹下集中遷往明朝各地。延姓的遷民祖先神位供奉於大槐樹祭祖堂九號供櫥。
延集村延姓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省垣曲縣遷到青州西南蓮花盆村定居。天順三年(1460年)移於樂安縣東南陽河北岸立村,取名延家。萬曆八年(1580年)起義集改村名為延家集。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十二月十二日延思敬起集,因村中有了集定名延集。
雞鳴一村延姓,遵化市雞鳴村是河北地區延姓最大的集中地,目前村民1000多人,延姓人大概佔到80%的比例。據稱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雞鳴一村都是延姓人,直到近代才從臨近村落遷入才打破了「獨姓村」的狀態。村里祖廟在抗戰時期被燒毀,據說槐樹直徑都有一米多。
綏德延姓,公元1368年開始,洪洞大槐樹人口大遷移,延氏家族一部分人遷往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安徽等地;其中於公元1376年,一少部分延姓人經由洪洞大槐樹遷往黃河西岸的陝北綏德縣,定居於綏德縣西延家岔村。又繁衍到了綏德縣的東延家岔、延家畔、延家坪、延家峰以及延家川。綏德縣也是陝西及西北地區最大的延姓聚居地。
清代 逃荒避禍
清朝時期的延姓人口遷徙活動主要集中在清中期、晚期。清中期的遷徙主要有陽城地區延氏遷徙到今河南焦作境內。晚晴時期,山西地區爆發「丁戊奇荒」大量人口外遷,其中陽城縣潤城鎮一些延姓逃荒至今河南省鹿邑縣境內。
此外,公元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山東廣饒縣延集村部分村民「闖關東」遷入東三省地區。
民國時期 隨蔣遷台
解放戰爭結束後,隨着蔣介石敗退台灣,部分國民黨部隊中的延姓服役人員隨遷至台灣地區。
地方世系
山西陽城延氏
陽城延氏祖籍青州,延陵氏歸化,一世祖延陵威。
河南鹿邑延氏
鹿邑延氏的先祖遷自山西省澤州府陽城縣小城集延家胡同,清末時期(「丁戊奇荒」時期的1875-1878年間)為逃荒避難從山西省陽城縣遷居於河南省鹿邑縣境內。鹿邑縣境內延氏一共有兩支,一支居張店鎮張店行政村,一支居任集鄉任北行政村,此二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總人口約300餘人。
由於鹿邑縣境內的兩支延姓的字輩排行不盡相同,其中張店鎮分支可考的延氏字輩按照長幼順序分為:門、朝、忠、清、淨、安、寧。任集鄉分支字輩按照長幼順序分為:宗、金、克、振、東、方、文。其中張店鎮「門」字輩對應任集鄉「金」字輩,其餘輩分依次類推。
河南沁陽延氏
沁陽延氏的祖籍為山西陽城縣小成河,於乾隆十四年(公元1750年)遷到現沁陽市(原沁陽縣)。字輩排行:仲、文、玉、之、作、光、發。
山西平定延氏
平定延氏祖籍青州,遷河南開封祥符縣七里莊村,明朝洪武初年兵燹(xiǎn)之擾,由一世延泰遷居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在城都三甲,延家一世祖之前,是累世宦家,之後科第相承。自始祖至四世未立祠定廟排列世系,後由延昌的兒子延永清、延定之在平定文廟東置地建修家廟合族祭掃以序宗脈,至後家廟毀塌,後因火災家廟無蹤。八世延世爵又置小河南地墓一段重新修立,宗族仍前往祭掃,又置地一十二畝建修家佛殿一座,每月塑望,親臨焚香。至九世延論辭世,佛殿香火漸毀,中鎮獨施已財於癸酉(1633年崇禎六年)重修又施香火地六分,俾世世祭掃勿犯相爭,緩序宗派源流[1]。
平定延氏族譜所記載的傳承關係比較清晰,從姬姓吳泰伯至延陵季子,及繁衍至一世祖延泰的整個脈絡清晰,是較為完整的有譜可考的姬姓後裔,其原文如下:
兄終弟及厥有嚴命棄室躬耕,樂得其正千載流莫之與並繼續承承延陵衍慶。
始祖吳泰伯,二世伯祖仲雍生季簡,季簡生叔達,叔達生周章,周章生熊遂,熊遂生柯相,柯相生疆鳩夷,疆鳩夷生余橋疑吾,余橋疑吾生柯盧,柯盧生周繇,周繇生屈羽,屈羽生夷吾,夷吾生禽處,禽處生轉,轉生頗高,頗高生句畀,句畀[bì]生去齊,去齊生壽夢,壽夢生諸樊、余祭、余昧、季札四子,季札賢壽夢欲立之,季札終不受,乃封延陵,號曰延陵季子,自此遂以延為民。
第二十世季札生禺,禺生釗,釗生廣漢,廣漢生利用,利用生朝臣,朝臣生德,德生圉(yǔ),圉生叔文,叔文生公度,公度生超增,超增生起,起生延年,延年生奮興,奮興生孟昭,孟昭生佩玫,佩玫生永浩,永浩生寄岩(寄岩性喜佳山水,遊河南緱(gōu)氏山遂因而家焉。註:緱氏山,周時又稱「撫父堆」,位於古緱氏鎮東南約6公里,在今天河南省洛陽東南40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南,離嵩山距離不遠。)寄岩生崇禮,崇禮生修文,修文生安世,安世生顯名,顯名生伯英(遷居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七里莊村)
第四十二世伯英生卓爾,卓爾生茂,茂生佐史,佐史生仁公,仁公生厚生,厚生生忠,忠生常吉,常吉生國棟,國棟生大鵬,大鵬生在崗,在崗生緩,緩生鶴仙,鶴仙生望斗,望斗生維松,維松生應北,應北生鳳池,鳳池生輔,輔生天錫,天錫生寶,寶生雙成,雙成生瑞符,瑞符生鴻圖,鴻圖生兆麟,兆麟生蘭芝,蘭芝生受鼎,受鼎生雪梅,雪梅生春芳,春芳生貞士,貞士生文瀾,文瀾生晰義,晰義生順,順生景星,景星生談高,談高生泰(明洪武初年(約指洪武三年1370年左右),遷居山西太原平定州在城都三甲),第七十六世泰祖公下可見平定所藏譜。
第七十六世泰(字運亨)生居智(字慧庵),居智生文質,文質生昌,昌生永齡、永清、永貞、定之,定之生鶴年、松年、舜祥、周祥,鶴年生鉞(yuè)、生鐩(suì),鉞生長子世儒、次子世官、三子世祿、四子世業、五子世選,世官生長子講、次子讓、三子謀、四子諧、五子詩,諧生國社,國社生長子成、次子緒、三子祿,祿生士仁(延士仁帶領長子名位、次子名傑、三子明玉、名喜遷居楊家莊延家圪嶗)。
第八十七世延士仁為楊家莊族譜第一世開始。士仁公後代詳見楊家莊所藏族譜。
——《延氏族譜》平定本[13]序言
河北贊皇王家坪延氏
王家坪延氏為平定延氏分支,其祖延懷成(平定延氏十四世祖),舍故土(山西三都村),跨山川,艱辛跋涉,落居於直隸贊皇王家坪,至今共歷十二世,撒落百餘仁人。
山西中陽延氏
中陽延氏主要聚集地在山西省中陽縣金羅鎮高家溝村,相傳是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7年間),由始祖延志誠從山西大槐樹隨政府統籌派遣,遷入該村,據此推測,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由於世事變化,時代變遷,後人又有很多人從高家溝遷出,居住於周圍的各個地方。迄今考證,能夠追溯清楚延氏一族分佈的地方有:山西省中陽縣趙家山村、後溝村、化龍咀村和萬年飽村,山西省離石縣城內、吉家村、馬吳莊村和小高家溝村等。
從始祖延志誠開始,至今已繁衍十九世,皆有命名,其排列順序為:志、州、科、自、海、可、奇、廷、發、福、遇、子、俊、致、慶、應、瑞、仲、甫、旭。1995年12月新修十個字輩,從二十一世開始使用的十個字,其順序為:恭、寬、信、敏、惠、元、亨、利、貞、興。
山東延集延氏
延集延氏居廣饒縣大王鎮延集村,是山東地區延姓最大的聚集地,目前有村民近2500人,延姓人佔到了大概99%的比例,堪稱絕高的比率。據稱,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延集村全村曾都是延姓人,直到清朝時從鄰村周莊劉姓人遷入才打破了它「獨姓村」的狀態。
山東莘縣延氏
莘縣延氏約2000餘人,集中分佈於西延營村和相莊村。
陝西綏德延氏
河南滑縣延氏
滑縣延氏分為兩支:延屯、路營、馮營為一支;老店集、西老店、延盤、落寨、小屯、第三營、新鄉地區為一支。
谷山延氏
谷山延氏是朝鮮民族本貫姓氏的一種,元朝時由中國關西弘農隨遷入朝,主要集中在朝鮮半島,且族人多為朝鮮民族。
人物
歷史人物
朝代 | 姓名 | 生卒年 | 民族 | 籍貫 | 職位 | 諡號 | 備註 |
---|---|---|---|---|---|---|---|
東周 | 延陵季子 | (-) | 華夏族 | 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 王子 | 延姓始祖,受封延陵邑 | |
東漢 | 延岑 | (?-36年) | 漢族 | 荊州南陽郡筑陽縣(今湖北省穀城縣) | 武安王 | ||
延篤 | (?-167年) | 漢族 | 南陽犨(今河南魯山東南) | 京兆尹 | |||
延固 | (-) | 漢族 | 南陽 | 至位公卿[14] | |||
北魏 | 延普 | (-) | 鮮卑族 | 代郡 | 驍騎將軍 | 可地延氏歸化 | |
南陳 | 延祁 | (-) | 漢族 | 明堂令 | |||
唐朝 | 延素 | (-) | 漢族 | ||||
南宋 | 延璽 | (-) | 漢族 | 象山知縣 | |||
延松年 | (-) | 漢族 | 蕪湖令 | 見《呂祖謙告身》 | |||
延繼岺 | (1123年-1196年) | 漢族 | 關西弘農 | 神虎衛上將軍 | 忠壯 | 谷山延氏中國一世祖 | |
元朝 | 延珍 | (-) | 漢族 | 澤州府陽城縣 | 大元帥、萬戶侯 | 陽城延氏先祖 | |
延壽菖 | (-) | 漢族 | 關西弘農 | 門下大將軍(高麗) | 谷山延氏本貫始祖 | ||
延承直 | (-) | 漢族 | 武岡路總管 | 建儒林書院於城步砦 | |||
明朝 | 延祥 | (-) | 漢族 | 大興 | 河東運使、戶部侍郎[15] | ||
延茂 | (-) | 漢族 | 韓城 | 御史[15] | |||
延瑁 | (-) | 漢族 | 韓城 | 給事中[15] | |||
延昌 | (-) | 漢族 | 太原府平定州 | 舉人[15],平定延氏四世祖 | |||
延皋 | (-) | 漢族 | 陝西按察使司檢校[16] | ||||
延定之 | (-) | 漢族 | 太原府平定州 | 寧州知州 | 平定延氏五世祖 | ||
延贊 | (-) | 漢族 | 銅梁縣丞 | 成化年貢士[17] | |||
延尚 | (-) | 漢族 | 任縣知縣 | ||||
延萬善 | (-) | 漢族 | 正德年貢士[17] | ||||
延欽 | (-) | 漢族 | 貴州按察司經歷 | 嘉靖年貢士[17] | |||
延論 | (-) | 漢族 | 太原府平定州 | 副按察使 | 平定延氏九世祖 | ||
延應翁 | (-) | 漢族 | 樂安 | 孝義縣典史 | |||
延鶴 | (-) | 漢族 | 襄陽教授、歷潼關衛教授 | 萬曆年貢士,行年九十三歲[17] | |||
延嗣宗 | (1360年-1434年) | 朝鮮民族 | 咸鏡道咸興市 | 吉州查理使、谷山府院君(朝鮮李朝) | 靖厚 | 谷山延氏五世祖 | |
清朝 | 延青雲 | (-) | 漢族 | 陽城潤城裏 | 龍巖州知州 | 陽城延氏 | |
延君壽 | (1765年-1827年) | 漢族 | 陽城潤城裏 | (歷)萊陽、長興、五河知縣 | 陽城延氏 | ||
延彩 | (1799年-1845年) | 漢族 | 陽城潤城 | 直隸永清知縣 | 陽城延氏 | ||
延彭年 | (-) | 漢族 | 山西陽城潤城鎮北音村 | 舉人,陽城延氏 | |||
延常 | (-) | 漢族 | 山西陽城潤城鎮北音村 | 「七逸詩社」成員,陽城延氏 |
現當代人物
黨政軍界
中國:延春城、延毓琪、延鴻、延伯真、延國符、延安吉、延寶琪、延憲孟、延國和、延煥梧、延增成、延治富、延榮科、延秀生、延建霖、延晉富、延旭東、延永昇、延殿同、延如慶、延志偉
學術界
中國:延璽、延自強、延晶平、延明、延汝謙、延曉東、延皓、延鵬翔、延壯波、延俊榮、延淨德
文藝界
南韓:延相昊、延俊錫、延奎鎮、延政勛、延濟旭、延圭真、延智恩、延美珠、延素金
商界
宗教界
人物辨識
歷史上也有一些非延姓,卻名字中帶有「延」的著名人物,容易引起混淆。例如:西漢延廣(本姓「王」)。清朝延恂(旗人)、延恆(旗人,本姓「輝發那拉」)、延愷(旗人,本姓「輝發那拉」)、延燮(旗人,本姓「輝發那拉」)、延齡(旗人,本姓「康傑達」)、延譽(旗人,本姓「馬佳」)、延信(旗人,本姓「愛新覺羅」)、延煦(旗人,本姓「愛新覺羅」)、延秀(本姓「田」)、延昌(本姓「趙」)、延茂(本姓「杜」)、延清(本姓「柏」)。民國時期延榮(本姓「繆」)延祺(本姓「繆」)
參考
- ^ 1.0 1.1 1.2 《延氏族譜》
- ^ 《漢書·西域傳》
- ^ 《續通志·氏族略》
- ^ 《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
- ^ 《千家姓》
- ^ 《姓考》
- ^ 《漢書•西域傳》
- ^ 《魏書•官氏志》
- ^ 中國公安部人口信息網[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0.0 10.1 谷山延氏 大同宗親會. [202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7).
- ^ KOSIS. kosis.kr. [2022-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 ^ 《陽城縣誌》
- ^ 《延氏族譜》平定本
-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9).
- ^ 15.0 15.1 15.2 15.3 《萬姓統譜》
- ^ 《東阿縣誌》
- ^ 17.0 17.1 17.2 17.3 《景陵縣誌》
- ^ 百度百科-喜禅. [202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2).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