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登之
庾登之(382年—443年6月26日)[1],字元龍,潁川鄢陵人。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官員,官至江州刺史。東晉中書監庾冰曾孫。庾氏曾被桓溫誣以謀反而被族誅,庾登之祖父庾蘊聞變即服毒酒自殺,然其後代卻得保全。
生平
庾登之年輕時已精明幹練,初任太傅司馬道子的參軍。後元興三年(404年)鎮軍將軍劉裕舉兵討伐桓玄,庾登之又任其參軍,戰後因功獲授曲江縣五等男。接着先後轉參太司馬軍事、豫州別駕從事史、大司馬主簿及司徒左西曹屬。後轉太尉劉裕的主簿,並在義熙十二年(416年)發起北伐後秦戰爭時擔當使者奔走。然而,庾登之卻曾向留守建康的尚書僕射劉穆之以母親年老為由求歸。當時士庶都害怕遠役,庾登之三心兩意的表現即觸怒了劉裕,免了其官職。不過,北伐大軍出發後,庾登之就出補鎮蠻護軍、西陽太守。後又歷任太子庶子,尚書左丞及新安太守。
宋元嘉元年(424年),撫軍將軍謝晦出任荊州刺史,請庾登之為其長史,兼南郡太守。不久謝晦進號衞將軍,庾登之亦隨轉衞軍長史。可是,庾登之自以和謝晦皆為曹家女婿,名位本來應該相等,現在卻做了謝晦的參佐,於是很不高興。庾登之去見謝晦前的信件只會寫「即日恭到」,並無感謝說話;每次去見謝晦都自帶幾席等物品,只要有一樣東西缺少了都不會上坐。不過,謝晦對他一直很寛容。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誅殺徐羨之及傅亮,並派兵討伐謝晦。謝晦欲起兵抵抗,想庾登之率三千兵守江陵城,防備雍州刺史劉粹襲擊。然而庾登之以親屬在建康為由拒絕受任,此時南蠻司馬周超聲言他領三千人不但能守城,還可以擊退外敵,立下功勳。庾登之遂順勢請求讓位予周超[2]。謝晦後又庾登之率安泰、昭弘宗及王紹之等率兵一萬作前鋒[3],唯庾登之至巴陵時畏懦不敢前進,因連日大雨,庾登之就命小將陳祐準備大袋子裝滿茅草,向謝晦聲稱要向討伐軍艦隊施以火攻,只待晴天行事,以求延緩戰期。謝晦聽信,於是停軍十五日。等到檀道濟率軍到來後,討伐軍軍勢強盛,謝晦所率主力軍隊一時潰散,謝晦亦被擒處死。庾登之因為在戰中無所作為而得免死,只是被罰禁錮不仕,遣回家中。
元嘉五年(428年),庾登之又再任官,擔當征虜將軍的衡陽王劉義季的長史。其時劉義季仍年輕未能處事,故所有事務皆由登之處理,不久加南東海太守。後庾登之又調為司徒劉義康的長史。當時劉義康欲專掌政事,不怎麼想自己下屬置喙,然而庾登之性情剛強,屢屢陳述自己的意見,令劉義康十分不快,於是被外調為吳郡太守,後更因贓貨事免官。庾登之於是跟着任臨川內史的弟弟庾炳之到臨川郡,生活優游自在。後來庾登之又獲任命為豫章太守,因豫章郡只是在臨川郡的東鄰,登之立即就上任了。當日登之到臨川,官民都輕蔑侮辱他中;但到了較為繁華的豫章郡,迎接的儀仗隊更是壯嚴,當地大都驚歎不已。
元嘉十八年(441年),庾登之任江州刺史,後病重,受徵為中護軍,但還未拜官就在元嘉二十年(443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贈中護軍。
家庭
兄弟
子女
- 庾仲遠,一說沖遠,豫章太守。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 《宋書·卷五十三·庾登之傳》
- 《南史·卷三十五·庾登之傳》
- ^ 《宋書·文帝紀》:五月癸丑,中護軍庾登之卒。
- ^ 《宋書·謝晦傳》:「晦欲焚南蠻兵籍,率見力決戰。士人多勸發兵,乃立幡戒嚴,謂司馬庾登之曰:『今當自下,欲屈卿以三千人守城,備禦劉粹。』登之曰:『下官親老在都,又素無旅,情計二三,不敢受此旨。』晦仍問諸佐:『戰士三千,足守城不?』南蠻司馬周超對曰:『非徒守城而已,若有外寇,可以立勳。』登之乃曰:『超必能辦,下官請解司馬、南郡以授。』即於坐命超為司馬、建威將軍、南義陽太守,轉登之為長史,南郡如故。」《庾登之傳》一直雲登之為長史,《謝晦傳》則雲因讓位周超而自司馬轉長史,未知其詳。
- ^ 《宋書·謝晦傳》載謝晦檄文:「今遣南蠻司馬甯遠將軍庾登之統參軍事建武將軍建平太守安泰、宣威將軍昭弘宗、參軍事宣威將軍王紹之等,精銳一萬,前鋒致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