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戰爭
宋遼戰爭 | |||||||
---|---|---|---|---|---|---|---|
| |||||||
參戰方 | |||||||
北宋 | 遼朝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宋太宗 宋真宗 曹彬 李繼隆 潘美 楊業 劉廷翰 寇準 高瓊 童貫 張齊賢 劉廷讓 |
遼景宗 蕭綽 遼聖宗 耶律斜軫 耶律休哥 耶律蒲奴寧 韓匡嗣 韓德讓 蕭撻凜 † 耶律淳 耶律大石 蕭干 |
宋遼戰爭,一般是指自979年北宋與遼之間的一系列戰役,雙方於1004年訂立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結束了25年戰爭。百年後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於1122年派童貫、種師道、劉延慶率軍聯合金朝攻打遼南京,未能成功。
北宋伐遼
979年,即位不久的宋太宗趙光義決定揮師北伐,一舉滅掉十國中苟延殘喘的北漢政權。遼朝援兵失利,導致宋軍攻破太原,滅掉北漢。宋太宗認為遼軍實力不強,不足畏懼,不顧大軍疲勞,決定挾滅北漢之餘威興師伐遼。六月,宋太宗御駕親征,率10萬大軍殺進河北,意圖收復中原在後晉時期失去的幽雲十六州。宋軍在突破遼軍在沙河的防線後兵圍幽州,但守將韓德讓頑強抵抗,宋軍久攻不下。此時遼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援兵前來,引誘宋軍北進,大敗之於高梁河,宋軍死傷慘重,太宗皇帝差點被活捉,幸虧大將楊業趕來救出才得以身免。九月,遼景宗耶律賢派兵攻擊北宋,在滿城之戰中戰敗,次年又在雁門之戰敗給楊業,而楊業則由此樹立了自己「楊無敵」的英名。但北宋又在冬天的瓦橋關之戰中敗給遼景宗率領的軍隊。986年,宋太宗乘遼聖宗剛剛即位之機兵分三路,二次伐遼,史稱雍熙北伐。北宋東路軍孤軍深入,被遼軍擊潰。遼軍隨即反擊其他兩路宋軍,收復失地,在陳家谷之戰中更是俘虜宿敵楊業,大獲全勝。幾年後宋太宗因在高梁河得到的箭傷發作而病逝,北宋轉為守勢。
澶淵之盟
1004年,遼聖宗和承天太后蕭綽親征南伐,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召集宰相寇準等人共計親征之事。在寇準的建議下,宋真宗親自前往黃河邊上的澶州與遼軍對峙。戰鬥中遼軍名將蕭撻凜被宋軍的床子弩射殺,遼軍士氣低落。於是蕭太后決定與宋議和,達成澶淵之盟。條約中規定宋遼為兄弟之國,宋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及絹二十萬匹,並確定以白溝河為邊界。此後宋遼近一百年沒有大規模戰事。
宣和北伐
遼聖宗病逝後,遼朝日益衰落,此時強大的女真族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中崛起。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向遼開戰,並很快攻破上京。宋徽宗不顧與遼多年修好,與金簽訂海上之盟,聯金伐遼,但宋軍的精銳部隊西軍被鎮守遼南京的耶律大石殲滅,宣和北伐以北宋的大敗結束。南京之戰中宋軍的軟弱被金軍發現,為後來的靖康之變埋下後患。1125年,大金第二代皇帝金太宗攻滅遼朝,隨即南下伐宋,宋金戰爭爆發。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 書籍
- 陶晉生. 《宋辽关系史研究》. 中華書局. 2008年. ISBN 9787101060232 (中文).
- 王曉波. 《宋辽战争论考》.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1年. ISBN 9787561452455 (中文).
研究書目
- 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