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一總局舊址

座標24°29′06″N 117°50′15″E / 24.48500°N 117.83750°E / 24.48500; 117.837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4°29′06″N 117°50′15″E / 24.48500°N 117.83750°E / 24.48500; 117.83750

天一總局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資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第六批第965項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天一總局舊址位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資區流傳村。 「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合而為一。寓意天下一家,表達了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里之隔。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創立

天一總局全稱「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又稱天一信局、天一批局。係由旅居菲律賓華僑郭有品於公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在其家鄉(時稱龍溪縣流傳社,即現在的漳州市台商投資區流傳村)創辦的。為南洋華僑辦理郵寄信件、物資等業務。

發展

初辦時稱「天一批郊」。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擴大為四個局、設總局於流傳社,外設廈門、安海(晉江)、呂宋(菲律賓)。1896年註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1902年改為郭有品「天一匯總銀信局」。 天一信局的創辦至少比我國正式設立的郵政機構早了16年,可說中國第一郵局。

形成

1911年時分局達28家,國外擴大到蘇洛、怡六岸、甲塔育以及馬來西亞的檳城、大呲叻、荷屬印度尼西亞的井里汶、吧城、壟川、泗水、巨港、萬隆,暹羅(泰國)的曼谷、通扣,安南(越南)的把東、西貢,新加坡的實叻以及緬甸的仰光等七個國家21個分局,國內發展到漳州、浮宮、泉州、同安、香港等7個分局。1911至1921年間,又增設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柬埔寨的金塔以及上海、港尾等4個分局。 鼎盛時期的天一銀信局年僑匯額達千萬元大銀,1920年達到最高峰4400萬元,占當時閩南一帶僑匯總額的三分之二,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歷時最長的早期民間私營僑批信局。

停業

1921年後,東南亞一帶因戰後經濟變遷導致物豐價廉,經濟不景氣,僑商經濟嚴重受損,歇業歸國華僑日益增多,僑匯便不如往昔,外加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天一銀信局的利潤銳減。 1923年(民國十二年),新加坡郵政局廢除民信包封並提高民信郵資。1925年(民國十四年),民國郵政總局又照會海峽殖民地總郵務局,又將民信郵資再增加一倍;1927年(民國十六年)又傳聞中國銀行準備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天一總局在常遭軍政勒借且香港、呂宋分局嚴重虧損的狀況下,於1928年1月18日宣佈停業,並將分局房產轉賣以彌補虧空。天一銀信局的停業,曾引起閩南金融界的短時間波動。

建築

1911年,宛南樓建成。後又購置北鄰民宅一座,良田二十畝,歷經近十年修建,於1921年(民國十年)建成辦公樓北樓,後花園陶園。

北樓

北樓建成於1921年,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為西式二層樓房。整座大樓別具「南洋」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結構優雅大方、雕花刻棟、古色古香。樓內牆上還保存有紅四軍十一師的標語數處。

宛南樓

北樓向西並列是三進式大厝,兩旁緊栓雙邊雨屋、屋後緊連「宛南樓」,北樓與宛南樓之間有鋼筋混凝土天橋連接。

陶園

原來的「陶園」佔地3000多m2,建有亭台、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徑通幽、群花爭艷、草木顯秀。在當時農村之中可謂鶴立雞群、一花獨秀。

文化

興學

郭有品富庶後,不忘家鄉父老,於1898年興辦義塾,聘請塾師任教,村里學童免費入學,塾師的食宿,薪金由天一信局提供。 郭有品病逝後,郭行鍾秉承父願,於1905年捐獻十畝良田作為尚書田,改義塾為私立流傳高·初二等小學(即流傳小學),擴聘教師,興建教室及教員宿舍,郭行鍾自任校長,學生規模八十人左右。流傳小學首屆學生畢業生考試時,龍溪縣縣丞曹本章親臨監考,成績優異學生倍受嘉獎。 天一銀信局除免費為教師提供膳食外,對已婚育的女教師還僱傭保姆替女教師照顧孩子,成為一時佳話。 1921年又捐贈舊辦公樓擴建教室,成立龍溪縣七區第一私立流傳女子國民學校。1928年停業時仍為流傳小學每年提供二千四百元銀洋作為辦學經費,直至五十年代初公立流傳小學建立。

濟貧

1898年興辦喚醒堂,為貧苦鄉人施藥施棺,周濟族親,每逢月十五雇塾師在喚醒堂傳孔孟之道,講忠孝故事等,教育後人克己復禮,忠孝勤儉,並同族人共訂族規,嚴禁族人吸鴉片,賭博,清除社內娼館,對一些不務正業屢教不改者,資助船費遣往南洋謀生,深得鄉人稱讚。 天一銀信局興學濟貧之舉,得到清朝廷與民國政府的賞識,郭行鍾與清光緒末年被清朝廷封為龍溪縣縣丞。

詩句

漳(州)汀(長汀)龍(岩)道伊陳培錕為天一總局辦公樓北門題寫門匾『北樓』及對聯『北向三溪水,廣連萬石橋』。 清末台灣秀才郭安甫撰『天涯任你書傳竹,一紙憑君信問梅』。 漳州學者徐飛仙題『天上雁宇連雲至,一尺漁書傍水來』。

[1]

參考文獻

  1. ^ 國家文物局 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Ⅴ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10-2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