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縱貫鐵道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大東亜縦貫鉄道 |
假名 | だいとうあじゅうかんてつど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Dai-tōa Jyūkantetsudō |
日語舊字體 | 大東亞縱貫鐵道 |
大東亞縱貫鐵道是原大日本帝國在中日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持續時期,計劃鋪設由日本到亞洲與歐洲的鐵路線,因而成立的計劃名稱。
構想概要
隨着1937年7月7日發生的盧溝橋事件,中日戰爭爆發,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之後近衛文麿於1938年12月發表了「(中日戰爭的目的是)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聲明文,將「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新體制」做為目標。
1941年7月侵略法屬中南半島,同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發生後太平洋戰爭(當時日本稱呼為大東亞戰爭)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亞洲。在此情況下,前述「確立新體制」的相關運動便更加興盛,開始產生「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
在鐵道等交通部分也乘着這股風氣,自1930年代後「新東亞建設」(日本・滿洲・中國的經濟一體化等)與「確立東亞交通權」等,針對亞洲方面的研究論文開始被積極的發表。之後1940年7月26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的「基本國策要綱」中發表了「做為日滿支一環,包括皇國在內的大東亞,要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政策」,1941年5月設立了針對大東亞共榮圏新交通政策的研究機関「東亞交通學會」。
在此時的日本,為了增強輸送力已經達到極限的東海道本線・山陽本線,開始進行「寬軌(標準軌)新線鋪設計劃」(俗稱「子彈列車計劃」),於1940年開始用地徵收與部分的建設。
東亞交通學會為了考慮接續此子彈列車計劃,發表了包含以朝鮮半島的釜山為起點的南滿洲鐵道・華北交通・華中鐵道等、更進一步擴大到全亞洲的龐大鐵道計劃。因為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支配區域順利的擴大到東南亞各地,此計劃的具體檢討也開始進行,在1942年8月的內閣會議中,決定設立以檢討東及東南亞交通政策與縱貫鐵道建設計劃為目的的「大東亞建設審議會」,此一動作使整個計劃日益活躍,開始實際檢討連結日本本土與朝鮮半島的朝鮮海峽隧道之可能性。
但是實際上,日本在中國所能支配的地區只限於華北、華中的鐵路沿線地帶,受到多次游擊戰襲撃,以大量的犧牲反覆的進軍、撤退,使得整個工作難以進行,在東南亞也是同樣的情形,此一大規模的鐵道建設以日本的實力來說終究是根本不可能。
結果,此一計劃在終戰後頓挫,只有如做為軍用鐵道完成的泰緬鐵路等少數的路線實現,其他計劃幾乎都廢止了。
中亞橫貫鐵道
在「大東亞縱貫鐵道」計劃成立之前,1938年2月鐵道省湯本昇鐵道監察官便曾發表「中亞橫貫鐵道計劃(中央アジア横断鉄道計画)」。
該計劃是沿着被稱為「絲路」中亞區域鋪設鐵軌,由日本佔領的朝鮮為起點,終點為土耳其,目標是成為僅次於西伯利亞鐵路的歐亞大陸橫貫鐵路。
此計劃的背景是因當時的西伯利亞鐵路為蘇聯所有,雖然是由亞洲至歐洲最快的路徑(在當時飛機尚未普及),但是因為運輸會受到政治的左右而變得不安定,因此提出獨自建立替代路徑的構想,以做為對於蘇聯軍事、思想威脅(日本當時的假想敵國)之抵抗。在湯本的提案之前,當時南滿洲鐵道總裁山本條太郎也曾提出類似的提案。
湯本認為,因過去伊斯蘭教徒(穆斯林)活動而興起的中亞區域在歐美列強進入後衰弱,至今無法有新的文化與産業興起之根本原因是交通不發達所致,因此有興建此鐵道的必要性。於雜誌「旅」1939年10月號刊載的湯本論文中提到,當時東京~巴黎間經過西伯利亞鐵路需要15天,如果此一新鐵道使用高性能機關車,可以減少為10天,此外對於周邊各國的振興也有很大的重要性,將成為「歐亞連絡最短鐵道」、「世界唯一的和平鐵道」。
計劃路徑是以當時中國鐵路最西端的包頭、西安為起點,經過甘肅省甘州、新疆省哈密、龜茲與喀什市,之後通過天山山脈南路帕米爾高原進入阿富汗,經過瓦罕、首都喀布爾,經過伊朗首都德黑蘭市到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此與通往伊斯坦堡的巴格達鐵路連結。
建設總距離7500km,預算約需12億日圓,除了帕米爾高原外沒有難以施工的地方,湯本稱此為「絕對必須興建的鐵路」。
但是湯本提出論文之後,當時「荒唐無稽」的評價相當強烈,還受到他人以「作夢的男子」、「何不改名為『獏』(日本傳說中吃夢的怪獸)」等等話語來嘲笑他。之後在1942年帝國鐵道協會贊成此計劃,在協會內設立中央亞細亞橫斷鐵道調査部,但因前述日本實力的問題導致無法實現。
直到現在,阿富汗仍未開通鐵路,因此此一計劃無法實現的區間還很多。
大東亞縱貫鐵道的計劃路徑
在1942年做成的報告書「大東亜縦貫鉄道に就て」中,有以下的路線構想。
- 第1縱貫鐵道群(東京~昭南島間)
- 東京 - 下關 - 釜山 - 奉天(現:瀋陽) - 天津 - 北京 - 漢口 - 衡州 - 桂林 - 柳州 - 南寧 - 鎮南關 - 村局(Xóm Cục) - 他曲 - 公抱哇比 - 盤谷(現為曼谷) - 巴東勿剎 - 昭南島(日本佔領期間新加坡島島名)
- 自天津起經過南京,1的別線。
- 由長崎經海路至上海,與1合流
- 第2縱貫鐵道群(1縱貫鐵道的支線)
- 曼谷 - 班蓬縣 (Ban Pong) - 坦比沙谷(タンビサヤ) - 仰光 - 尼泊爾(キャンジン) - 吉大港 ・・・・其中一部份,做為軍用的泰緬鐵路已完成
- 長沙 - 常德 - 昆明 - 臘戍 - 曼德勒 - 吉大港
- 第3縱貫鐵道群(與日本同盟的德國間連結)
- 東京 - 下関 - 釜山 - 奉天 - 哈爾濱 - 滿洲里 - 伊爾庫茨克 - 莫斯科 - 柏林(西伯利亞鐵路的活用)
- 東京 - (門司而非神戶) - 天津 - 張家口 - 包頭 - 肅州 - 安西 - 哈密 - 喀什 - 喀布爾 - 巴格達 - 伊斯坦堡 - 柏林(此為中央亞細亞橫斷鐵道計劃之具體化)
- 東京 - (長崎) - 上海 - 昆明 - 仰光 - 加爾各答 - 白沙瓦 - 喀布爾 - 巴格達 - 伊斯坦堡 - 柏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