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东亚纵贯铁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大東亜縦貫鉄道
假名だいとうあじゅうかんてつどう
平文式罗马字Dai-tōa Jyūkantetsudō
日语旧字体大東亞縱貫鐵道

大东亚纵贯铁道是原大日本帝国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持续时期,计划铺设由日本亚洲欧洲的铁路线,因而成立的计划名称。

构想概要

随着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件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之后近卫文麿于1938年12月发表了“(中日战争的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文,将“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新体制”做为目标。

1941年7月侵略法属中南半岛,同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太平洋战争(当时日本称呼为大东亚战争)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亚洲。在此情况下,前述“确立新体制”的相关运动便更加兴盛,开始产生“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铁道等交通部分也乘着这股风气,自1930年代后“新东亚建设”(日本・满洲・中国的经济一体化等)与“确立东亚交通权”等,针对亚洲方面的研究论文开始被积极的发表。之后1940年7月26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的“基本国策要纲”中发表了“做为日满一环,包括皇国在内的大东亚,要确立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1941年5月设立了针对大东亚共荣圏新交通政策的研究机関“东亚交通学会”。

在此时的日本,为了增强输送力已经达到极限的东海道本线山阳本线,开始进行“宽轨标准轨)新线铺设计划”(俗称“子弹列车计划”),于1940年开始用地征收与部分的建设。

东亚交通学会为了考虑接续此子弹列车计划,发表了包含以朝鲜半岛釜山为起点的南满洲铁道华北交通华中铁道等、更进一步扩大到全亚洲的庞大铁道计划。因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支配区域顺利的扩大到东南亚各地,此计划的具体检讨也开始进行,在1942年8月的内阁会议中,决定设立以检讨东及东南亚交通政策与纵贯铁道建设计划为目的的“大东亚建设审议会”,此一动作使整个计划日益活跃,开始实际检讨连结日本本土与朝鲜半岛朝鲜海峡隧道之可能性。

但是实际上,日本在中国所能支配的地区只限于华北华中的铁路沿线地带,受到多次游击战袭撃,以大量的牺牲反复的进军、撤退,使得整个工作难以进行,在东南亚也是同样的情形,此一大规模的铁道建设以日本的实力来说终究是根本不可能。

结果,此一计划在终战后顿挫,只有如做为军用铁道完成的泰缅铁路等少数的路线实现,其他计划几乎都废止了。

中亚横贯铁道

在“大东亚纵贯铁道”计划成立之前,1938年2月铁道省汤本昇铁道监察官便曾发表“中亚横贯铁道计划(中央アジア横断鉄道計画)”。

该计划是沿着被称为“丝路中亚区域铺设铁轨,由日本占领的朝鲜为起点,终点为土耳其,目标是成为仅次于西伯利亚铁路欧亚大陆横贯铁路。

此计划的背景是因当时的西伯利亚铁路为苏联所有,虽然是由亚洲欧洲最快的路径(在当时飞机尚未普及),但是因为运输会受到政治的左右而变得不安定,因此提出独自建立替代路径的构想,以做为对于苏联军事、思想威胁(日本当时的假想敌国)之抵抗。在汤本的提案之前,当时南满洲铁道总裁山本条太郎也曾提出类似的提案。

汤本认为,因过去伊斯兰教徒(穆斯林)活动而兴起的中亚区域在欧美列强进入后衰弱,至今无法有新的文化与产业兴起之根本原因是交通不发达所致,因此有兴建此铁道的必要性。于杂志“旅”1939年10月号刊载的汤本论文中提到,当时东京巴黎间经过西伯利亚铁路需要15天,如果此一新铁道使用高性能机关车,可以减少为10天,此外对于周边各国的振兴也有很大的重要性,将成为“欧亚连络最短铁道”、“世界唯一的和平铁道”。

计划路径是以当时中国铁路最西端的包头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省甘州新疆省哈密龟兹喀什市,之后通过天山山脉南路帕米尔高原进入阿富汗,经过瓦罕、首都喀布尔,经过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此与通往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铁路连结。

建设总距离7500km,预算约需12亿日圆,除了帕米尔高原外没有难以施工的地方,汤本称此为“绝对必须兴建的铁路”。

但是汤本提出论文之后,当时“荒唐无稽”的评价相当强烈,还受到他人以“作梦的男子”、“何不改名为‘’(日本传说中吃梦的怪兽)”等等话语来嘲笑他。之后在1942年帝国铁道协会赞成此计划,在协会内设立中央亚细亚横断铁道调查部,但因前述日本实力的问题导致无法实现。

直到现在,阿富汗仍未开通铁路,因此此一计划无法实现的区间还很多。

大东亚纵贯铁道的计划路径

1943年的大东亚纵贯铁道图

在1942年做成的报告书“大東亜縦貫鉄道に就て”中,有以下的路线构想。

  • 第1纵贯铁道群(东京~昭南岛间)
  1. 东京 - 下关 - 釜山 - 奉天(现:沈阳) - 天津 - 北京 - 汉口 - 衡州 - 桂林 - 柳州 - 南宁 - 镇南关 - 村局(Xóm Cục) - 他曲 - 公抱哇比 - 盘谷(现为曼谷) - 巴东勿刹 - 昭南岛(日本占领期间新加坡岛岛名)
  2. 自天津起经过南京,1的别线。
  3. 长崎经海路至上海,与1合流
  • 第2纵贯铁道群(1纵贯铁道的支线)
  1. 曼谷 - 班蓬县 (Ban Pong) - 坦比沙谷(タンビサヤ) - 仰光 - 尼泊尔(キャンジン) - 吉大港 ・・・・其中一部分,做为军用的泰缅铁路已完成
  2. 长沙 - 常德 - 昆明 - 腊戍 - 曼德勒 - 吉大港
  • 第3纵贯铁道群(与日本同盟的德国间连结)
  1. 东京 - 下関 - 釜山 - 奉天 - 哈尔滨 - 满洲里 - 伊尔库茨克 - 莫斯科 - 柏林西伯利亚铁路的活用)
  2. 东京 - (门司而非神户) - 天津 - 张家口 - 包头 - 肃州 - 安西 - 哈密 - 喀什 - 喀布尔 - 巴格达 - 伊斯坦布尔 - 柏林(此为中央亚细亚横断铁道计划之具体化)
  3. 东京 - (长崎) - 上海 - 昆明 - 仰光 - 加尔各答 - 白沙瓦 - 喀布尔 - 巴格达 - 伊斯坦布尔 - 柏林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