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第一王朝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埃及第一王朝 | |||||||||
---|---|---|---|---|---|---|---|---|---|
c. 3100 BC—c. 2900 BC | |||||||||
首都 | 提尼斯 | ||||||||
常用語言 | 埃及語 | ||||||||
宗教 | 古埃及宗教 | ||||||||
政府 | 君主專制 | ||||||||
歷史時期 | 青銅時期 | ||||||||
• 建立 | c. 3100 BC | ||||||||
• 終結 | c. 2900 BC | ||||||||
|
古埃及的朝代及分期 |
---|
若未經說明,所有年份均為公元前 |
參見:埃及統治者列表 |
古埃及第一王朝[1]涵蓋統治統一埃及的第一批國王。它緊隨著可能由那爾邁完成的統一上下埃及之後,[2]象徵着早王朝時期的開始,當時權力集中在提尼斯。
王朝
關於這個王朝的信息來自一些紀念碑和其他帶有王室名字的物品,最重要的是那爾邁調色板和那爾邁權杖頭,以及登和卡等國王名單。 [3][4][5] 除了巴勒莫石碑上的簡短清單外,沒有關於前兩個王朝的詳細記錄存世。曼涅托的《埃及史》中的記載與考古證據和其他歷史記錄都有矛盾。曼涅托寫出了第一王朝的九個統治者,其中只有一個人的名字與其他資料相符,並且只提供了其中四個人的信息。[6]聖書體在那時已經完全發展起來了,它們的形狀將在三千多年的時間裏幾乎沒有變化地使用。
人祭
人祭是第一王朝所有法老葬禮儀式的一部分。每個法老的墳墓附近都埋有家臣以及為埋葬而犧牲的動物,清楚地證明它存在於這個王朝中。哲爾的墳墓與338具遺體有關。[7]。祭祀的人和動物,如驢,被期望在死後生命中協助法老。由於不明原因,這種做法隨着王朝的結束而中止。
統治者
名字 | 圖片 | 概述 | 統治時間 |
---|---|---|---|
那爾邁 | 被認為與美尼斯是同一個人,並統一了上、下埃及。可能與尼特霍特普結婚。 | ||
荷爾-阿哈 | 希臘語形式「Athotís」。帶領遠征努比亞人。與貝內里布和肯塔普結婚。 | ||
哲爾 | 希臘語形式「Uenéphes」;他的名字和名號出現在巴勒莫石碑上。他的墳墓後來被認為是傳說中的奧西里斯的墳墓。 | ||
傑特 | 希臘語形式「Usapháis」。可能與Ahaneith結婚。 | ||
美麗奈茨 | 可能是第一位女法老(或作為她兒子登的攝政者,或同時作為國王/王后和攝政者進行統治)。美麗奈茨被埋葬在傑特和登附近。她的墳墓與那個時期(其他)國王的墳墓規模相同。[8] | ||
登 | 希臘語形式「Kénkenes」。第一個戴着紅白雙冠的法老,第一個擁有完整「上下埃及之王」稱號的法老。 | ||
阿涅德吉布 | 希臘語形式「Miebidós」。 | ||
瑟莫赫特 | 希臘語形式「Semempsés」。第一個擁有完整涅布提名的埃及統治者。他的完整統治紀錄被保存在開羅石碑上。 | ||
卡 | 希臘語形式「Bienéches」。統治的時間很長,他的墳墓是最後一個有附屬墓葬者。 | ||
斯內弗卡拉 | 統治時間很短,正確的年代位置未知。 | ||
荷魯斯鳥 | 統治時間很短,正確的年代位置未知。 |
參見
參考文獻
- ^ Kuhrt (1995),第118頁.
- ^ Heagy, Thomas C. Who was Menes?. Archeo-Nil. 2014, 24: 59–92. Available online [1]. [202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 ^ Qa'a and Merneith lists, Xoomer, IT: Virgilio, [202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1).
- ^ The Narmer Catalog http://narmer.org/inscription/1553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2-08.
- ^ The Narmer Catalog http://narmer.org/inscription/4048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2-19.
- ^ Manetho, Fr. 6, 7a, 7b. Text and translation in Manetho, translated by W.G. Waddel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40), pp. 27–35
- ^ Shaw (2000),第68頁.
- ^ Tyldesley, J. Chronicle of the Queens of Egypt. Thames & Hudson. 2006.
延伸閱讀
- 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務印書館ISBN 7-100-028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