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吉水東吳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吉水東吳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
分類古墓葬
時代三國
編號7-0592-2-076
認定時間2013年3月5日

吉水東吳墓位於中國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吉水博物館內,於1991年8月被發掘。在海昏侯墓發現之前被稱為「江西第一大墓」。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在吉水縣城文峰鎮南郊,原有一個高大土堆,上面還有三個突出土包。譚紹死後葬于吉水城郊的張家屋下東側,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8至9米形,狀如同人們用於敬神的「齋飯」,因而得名「三碗齋」。199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中發現其為古墓。經過發掘,這個墓葬墓室頂呈金字塔型,大墓有迴廊。墓中出土了120餘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此墓為「東漢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建於三國東吳晚期。經過考古學家查閱資料後判斷這座墓葬可能是東吳將領譚紹的。因為吳國內變,譚紹一家被牽連,只能回到老家吉水縣城郊譚埠村。因為譚紹的影響力在當地很大,擁有這麼大的墓葬是可能的。由於能夠完成建設京九鐵路的同時保護墓葬,大墓在原址上整體向西移動了近200米,對原大墓的每塊磚的位置進行了編號,按「一比一」的比例重修,並在大墓周圍建吉水縣博物館,將其包括在內,供旅客參觀。「三碗齋」也在大墓發掘後因為鄉村建設已經不復存在。[1]

參考文獻

  1. ^ "江南第一墓"江西吉水东吴大墓之谜. [201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