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俄文法政專門學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北洋政府設在北京的公立俄文高等學校。

歷史

1899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中東鐵路督辦許景澄奏請設立東省鐵路俄文學堂[1]校址位於崇文門內榮公府花園。道勝銀行每年撥款25000兩白銀作為辦學經費。義和團運動平息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另租東單牌樓二條胡同的民房為校址復學。1903年遷入東總布胡同的自建校舍。1906年按照《中等學堂章程》辦學。每年招生60人,不需繳納學費生活費。只開設俄文、中文兩門課程。招收初等學堂畢業生。

1912年更名為外交部俄文專修館邵恆浚任校長。為五年制的高等學堂。設有數學、歷史、地理、法語、經濟學、財政學、國際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法學通論、約章、體操等十餘門輔修課程。上午九時至十二時為3堂俄文課,下午一時至四時為輔修課程,四時至五時為體育活動;星期日上午為全校集體活動。民國三年、四年、五年各畢業10人、13人、12人。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道勝銀行資金無法撥付,改為外交部出資辦學。校長由陸是元接任。1917至1920年逐年畢業人數為20、14、21、25人。

1921年夏維崧繼任校長,1922年升格為北京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畢業生去東省特別區各法院任用。1921至1923年畢業人數25、23、27人。

1924年改為由中東鐵路每年撥付5萬金盧布資助辦學。1926年2月校址給中俄大學辦學,俄文法政專門學校暫借順城街中國大學。1926年9月搬回原址辦學。

1927年外交部長王蔭泰更名為外交部部立法政專門學校。1928年6月併入國立北平大學稱「俄文法政學院」。1931年8月,教育部下令結束「俄文法政學院」,改組為商學院。

校友

參考文獻

  1. ^ 王宏颖:《东省铁路俄文学堂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201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