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忠
于學忠 | |
---|---|
出生 | 1890年11月19日 大清山東省登州府蓬萊縣 |
逝世 | 1964年9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 (73歲)
國籍 | 大清(1890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年) 中華民國(?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64年)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1949年)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年-) |
效命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軍種 | 奉系東北軍 國民革命軍 |
服役年份 | 1911年-1947年 |
軍銜 | 二級上將 |
統率 | 14省聯軍第26師師長 長江上游警備副司令 第9軍軍長兼荊襄警備區邊防總司令 鎮威軍第4方面軍團第20軍軍長 東北軍第1軍軍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參議員、臨綏駐軍司令 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總司令 華北軍第1軍團總指揮兼陸軍第51軍軍長(原東北軍第1軍) |
參與戰爭 | 直皖戰爭 北伐戰爭 第二次直奉戰爭 津浦路南段戰役 淮河戰役 台兒莊戰役 武漢會戰 |
獲得勳章 | 青天白日勳章 |
于學忠(1890年11月19日—1964年9月22日),字孝侯,中華民國軍人,本發跡於吳佩孚,後投奔張作霖與張學良麾下,二戰期間為國民革命軍。父于文孚是北洋毅軍宋慶部馬三元幫統,曾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收張作霖並提拔他為哨長。
生平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考入通州速成隨營學堂步兵科,宣統三年(1911年)以第一名畢業任北洋左軍即毅軍排長、連長;民國元年隨毅軍進駐熱河,1914年升林西鎮守使署副官長,6月授中校銜;1917年調任直系吳佩孚部陸軍第十八混成旅炮兵營長,駐襄陽,旅長趙榮華是他表兄;毅軍林西鎮守使米振標不同意調任,後經毅軍統帥薑桂題勸解,他才於次年8月上任。
1920年夏,直皖戰爭隨軍與直系荊宜鎮守使盧金山打敗皖系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攻克宜昌。次年秋川軍熊克武、劉湘援鄂攻宜昌時,盧金山、趙榮華欲棄守宜昌,而學忠堅守至吳佩孚回援,大敗川軍,始為吳佩孚所識,升第十八混成旅步兵第二團團長;1922年年底率團參加國民黨熊克武和直系吳部楊森、劉湘之戰;1923年5月,熊聯第1軍川北邊防軍賴心輝部和第3軍劉成勛陷成都,6月熊克重慶,9月楊森、劉湘反攻,授予少將軍銜。1923年冬川軍攻宜昌,趙榮華指揮不力被撤職,遂接任第十八混成旅旅長。
1925年10月第十八混成旅擴編為十四省聯軍第二十六師,任師長駐恩施。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任為長江上游副司令,1926年冬升任十四省聯軍第九軍軍長兼荊襄邊防總司令;1927年6月遭北伐軍擊退,下野返回蓬萊,所部被馮玉祥收編,轉投張作霖,擔任鎮威軍第二十軍中將軍長、東北邊防公署軍事參議官灤州警備司令。
1928年任東北軍第一軍軍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參議員、臨綏駐軍司令。東北易幟後,調任甘肅省政府主席。1929年7月至12月參加與蘇俄中東路事件。次年1月因在中東路事件立下戰功,和張學良同受青天白日勳章,為該勳章的首批受獎者。9月率第1軍隨張學良入關,進駐北平,被任命為平津衛戍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1931年升任江蘇綏靖公署第1集團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河北省主席兼北平軍分會委員;1932年8月擔任華北軍第1軍團長兼第51軍軍長(原東北軍第1軍)。1935年4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6月調任陝甘剿匪總司令,11月任甘肅省主席,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5屆中央執行委員。12月任西北剿匪第2路軍總司令;1936年12月參與張學良的西安事變。
1937年5月10日,江蘇綏靖主任于學忠通電就職,6月13日抵淮陰上任[1]:5422。5月12日,于學忠部第五十一軍自安徽移防江蘇[1]:5424。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3集團軍副總司令,奉命率部守衛山東海防。
1938年1月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3月參加淮河戰役、台兒莊戰役。6月改任第5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屢敗日軍。次年1月任蘇魯戰區總司令,指揮第51及57軍,自大別山鄂豫皖越隴海津浦路,向魯南進發,於蘇魯邊與八路軍並肩抗日。
1941年底任山東省主席;次年5月兼任魯南遊擊總指揮,1944年3月卸蘇魯戰區總司令等職,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副院長。1945年5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6屆中央執行委員。1947年5月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次年4月選為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1949年1月,辭去本兼各職,隱居四川鄉村。
中共取得政權後,於1952年12月擔任中共河北省政府委員。1954年8月,任中共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9月遷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2月,遷河北省人民代表委員會委員、河北省體委主任等職。1956年被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3屆中央委員。1964年9月22日於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