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榮一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6年12月21日) |
中村榮一 | |
---|---|
出生 | 1951年2月24日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東京工業大學 |
知名於 | 鐵催化劑 |
獎項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鐵催化劑、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 |
機構 | 日本國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教授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中村 栄一 |
假名 | なかむら えいいち |
平文式羅馬字 | Nakamura Eiichi |
中村榮一(日語:中村 栄一/なかむら えいいち,1951年2月24日—)出生於東京都。是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東京大學総括項目機構特任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特任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主要履歷
- 1973年 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化學科畢業。
- 1978年 東京工業大學博士畢業。
- 1978年〜1980年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回日本後任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助手。
- 1984年 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化學科助教授。
- 1989年〜1991年 國立分子科學研究所客員助教授(兼任)。
- 1993年 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化學科教授。
- 1995年東京大學現職。
- 2012年10月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的戦略的創造研究推進事業研究主監與研究主監會議議長。
- 2012年 中國科學院外國専家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
其他職歴
- 1986年〜1988年 有機合成協會誌編集委員
- 1992年〜1996年 Chemistry Letters編集委員(日本化學會)
- 1992年〜1997年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Elsevier), Editorial Board
- 1992年〜2003年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Editorial Board
- 1996年 Topics in Stereochemistry (Wiley), Editorial Board
- 1998年〜2000年 有機合成化學協會誌編集委員
- 1998年〜2000年 化學技術戦略推進機構物質・プロセス委員會委員
- 2000年〜2005年 Organic Letters, Associate Editor(アメリカ化學會)
- 2001年〜2007年 蓼科有機化學會議組織委員長
- 2001年〜2007年 中央研究院(台灣)化學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 2002年 第16回國際物理有機化學會議國際委員
- 2002年〜2005年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Wiley), Editorial Board
- 2003年〜2012年 Organic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RSC),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 2004年 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科學技術未來戦略ワークショップ:物質科學」コーディネーター
- 2003年〜2006年 2005 Pacifichem Meeting Organic Chemistry Area Convener
- 2006年〜2008年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Organic Letters
- 2006年〜2009年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 2006年〜2009年 Editorial Board: 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 2006年〜2009年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Angewandte Chemie
- 2009年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2009年〜2012年 地球快適化インスティチュート(株)アドバイザリーボードメンバー
- 2009年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獲獎與榮譽
- 1984年4月 日本化學會進歩青年化學家賞
- 1991年4月 山之內有機合成化學協會研究企畫賞
- 1992年3月 手島工業教育資金団記念研究賞(東京工業大學)
- 1993年10月 日本IBM科學賞《新しい反応活性種の合理的設計と実用的応用》
- 2001年11月 名古屋有機化學銀獎《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of carbon cluster complexes》
- 2006年3月 日本化學會賞
- 2006年4月 洪堡研究獎(德國洪堡基金會)
- 2009年11月 日本皇家紫綬褒章(平成21年度秋)
- 2010 美國化學會Arthur C. Cope學者獎
- 1998年10月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2005年10月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2008年4月 美國藝術科學院外籍名譽院士
- 2009年 以色列化學會名譽會士
客座教授
- 1990年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R.C. Fuson訪問學者。
- 1996年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Syntex傑出講席。
- 1996年 俄亥俄州立大學Park Davis Warner Lambert傑出講席。
- 199年10月 阿利坎特大學訪問教授。
- 2000年5月 瑞典Troisieme Cycle講席。
- 2001年3月 烏得勒支大學Van der Kerk2001年講席。
- 2002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
- 2002年〜2003年 以色列Davis女士講席
- 2003年11月 康奈爾大學Alfred T. Blomquist講席。
- 2004年9月 法國化學會Rhodia講席。
- 2006年3月 哥倫比亞大學Gilbert Stork講席。
- 2006年3月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William Dauben講席。
- 2006年 Novartis基金會Novartis講席
- 2007年 賓夕法尼亞大學Wyeth講席。
- 2007年 西班牙塔拉貢那化學研究所Campus講席。
- 2008年 普度大學H. C. Brown講席
- 2008年 史丹福大學W. S. Johnson講席
- 2015年 5月21日中國南京大學客座教授
- 2015年 5月23日中國南京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研究內容
鋅、鐵、銅等金屬元素在有機反應中的開発。以及有機銅催化劑與富勒烯的五加成反応、新液晶材料和二重。2007年碳納米管內裝化合物,電子顯微鏡中單分子運動的観察[1]。
研究室出身者
- Byeang Hyean Kim博士(POSTECH、韓國)
- L. Lemiègre博士(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Chimie de Rennes,仏國 )
- Nopporn Ruangsupapichat博士(マヒドル大學、タイ王國)
- S.-C. Shin博士(慶尚大學校、韓國)
- S.-G. Lee博士(慶尚大學校、韓國)
- 安田茂雄博士(金沢大學)
- 伊坂雅彥博士(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タイ王國)
- 伊藤喜光博士(東京大學)
- 伊藤慎庫博士(東京大學)
- 依光英樹博士(京都大學)
- 磯部寛之博士(東北大學)
- 遠藤恆平博士(金沢大學)
- 吉戒直彥博士(南洋理工大學,シンガポール)
- 金井塚勝彥博士(山形大學)
- 原賢二博士(北海道大學)
- 戸葉基樹博士(九州大學)
- 佐藤宗太博士(東北大學)
- 三津井親彥博士(東京大學)
- 山子茂博士(京都大學)
- 山中正浩博士(立教大學)
- 朱曉張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小島達央(東京大學)
- 松本有正博士(奈良女子大學)
- 肖作博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
- 鐘羽武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森聖治博士(茨城大學)
- 曾小明博士(西安交通大學)
- 中江隆博博士(愛媛大學)
- 中西和嘉博士(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中村正治博士(京都大學)
- 貞廣知行(化合物命名法談義)
- 田原一邦博士(大阪大學)
- 藤田健志博士(筑波大學)
- 徳山英利博士(東北大學)
- 畠山琢次博士(関西學院大學)
- 李寶林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
- 國信洋一郎博士(東京大學,ERATO)
- 澤村正也博士(北海道大學)
- 甄永剛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Laur Ilies博士(日本國東京大學)
- Niclas Solin博士(Linköping University)
- 原野幸治博士(日本國東京大學)
- 朱守非博士(中國南開大學)
- 松尾豊博士(東京大學)
- 淺子壯美博士(日本國岡山大學)
- 中村優希博士(日本國東京大學)
- 陳藹然博士(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大學
- 辻勇人博士(日本國東京大學)
- 藤野智子博士(東北大學)
- 郭雲龍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李昌治博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浙江大學)
- 尚睿博士(日本東京大學)
參考文獻
- ^ Koshino, M.; Tanaka, T.; Solin, N.; Suenaga, K.; Isobe, H.; Nakamura, E. Imaging of Single Organic Molecules in Motion. Science. 2007, 316: 853 [2013-02-21]. doi:10.1126/science.11386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