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舊址
中央大學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 |
座標 | 32°03′27″N 118°47′20″E / 32.05752°N 118.78890°E |
分類 | 近代建築 |
時代 | 民國 |
編號 | 6-932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中央大學舊址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現為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現存原中央大學的建築主要建於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建築風格受到西方折衷主義復古思潮的影響。
1991年,中央大學舊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近代優秀建築。199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中央大學舊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南京中央大學舊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1]
建築列表
建築 | 簡介 | 圖片 |
---|---|---|
南大門 | 中央大學南大門由楊廷寶設計建造於1933年,以三開間的四組方柱與梁枋組成,外形具有簡化的西方古典建築式樣,與中央大學建築群其他建築風格一致[2]。 | |
大禮堂 | 現為東南大學大禮堂。位於校園中央,與南大門構成校園中軸。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張乃燕於1930年3月28日動工興建大禮堂,後因經費問題停工。1930年,校長朱家驊以召開國民會議的名義獲得國民政府撥款,建築系教授盧毓駿主持續建,1931年4月底竣工。大禮堂屬西方古典建築風格,主立面為西方古典柱式構圖,底層三門南向並立;正立面採用愛奧尼柱式與山花構圖,頂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銅質大穹窿頂,頂高34米;堂內三層,面積4320平方米,可容納2700餘人。1965年楊廷寶設計添建兩翼建築,面積2544平方米。1994年4月,中央大學校友余紀忠捐資修葺,使其煥然一新。大禮堂是原國立中央大學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現東南大學的標誌性建築。 | |
孟芳圖書館 | 現為東南大學老圖書館,位於校園中軸線西側。齊燮元為紀念其父齊孟芳捐款建造,帕斯卡爾設計,1923年落成。1933年,經過關頌聲、朱彬、楊廷寶設計擴建,建築面積達到3813平方米。老圖書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主立面取橫三、縱三式,門廊立愛奧尼柱,門額「圖書館」三字為張謇所書,檐下、窗框、門頭以浮雕裝飾。原館東西兩側擴建閱覽室,背後擴建書庫,平面從原來的品字形變為凸字形。現為東南大學辦公樓。 | |
生物館 | 現為東南大學中大院,位於校園中軸線東側。1929年落成,建築面積4049平方米,李宗侃設計,原為生物館。大門南向,無門廊,立有四根愛奧尼柱,山花線刻恐龍圖案,門楣浮雕圖案,軸線對稱。1957年楊廷寶設計加建兩翼教室。中大院與老圖書館東西相呼應,現為建築學院系館。 | |
科學館 | 現為東南大學健雄院,位於大禮堂東面。始建於1909年兩江師範時期,原名口子房,為兩層建築。1923年遭火災,經過復建改為三層,建築面積5343平方米。中央大學時期為理學院院館,名為科學館。建築平面呈工字形,愛奧尼柱式門廊前伸,無山花,二樓檐下有浮雕紋樣裝飾。拱形門三個,門窗為鐵鑄鏤花,正門內為扇形大演播室。1950年代為紀念併入南京工學院的江南大學,改名為「江南院」,後為紀念曾在此就讀的吳健雄,更名為「健雄院」。現為東南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院館。 | |
南高院 | 現為東南大學南高院。位於大禮堂西面,始建於兩江師範時期,原名一字房,始建於1909年,1933年擴建,因學校前身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故名南高院。此樓長期為學校行政中樞,設有校長室。中央大學後期,為教育學院教學、辦公樓。1963年拆除重建。面積5032平方米,目前為能源與環境學院的科研基地。 | |
工學院 | 現為東南大學前工院。原為中央大學工學院用樓。1987年拆除重建,面積10700平方米,是主要教學樓。 | |
中山院 | 現為東南大學中山院,建於1922年,高三層。原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1927年,中央大學命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為了表達對孫中山之敬意,此樓命名為中山院。1952年改為建築系系館,1958年為教學樓。1982年拆除重建,1983年新樓建城,新樓於次年落成。面積7433平方米,成為主要教學樓之一,是學校電化教育中心。 | |
東南院 | 現為東南大學東南院。原為中央大學法學院用樓。1982年拆除重建,1983年新樓建城,面積2799平方米。 | |
牙科醫院 | 現為東南大學金陵院,建於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楊廷寶負責設計、三合興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3566平方米。金陵院位於校園的東北角,坐西朝東,建築採用磚牆承重、混凝土梁板結構、高三層,平面為「 T 」字形。[3] | |
體育館 | 現為東南大學體育館。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面積 2317平方米。該主樓耗資金6萬銀元, 游泳池及配套設備4萬銀元,堪稱當時國內高校之最。體育館建成後,不僅作為體育健身之所,諸多重要活動亦常於茲舉行,英國哲學家羅素、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印度詩人泰戈爾等,均曾在此作過講演。 | |
梅庵 | 梅庵位於校園西北角。始建於1914年南高時期,初時為三間茅草平頂的平房,以李瑞清之號命名,門前掛有李瑞清手書的校訓木匾,上書「嚼得菜根,做得大事」。1932年拆除茅屋,改建為磚混結構平房,面積203.66平方米,有地下室一層。平面佈局採用內廊式,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正面有柳詒徵題寫的「梅庵」匾額。1922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成立。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系所在,設中國民藝資料館。 | |
六朝松 | 位於校園西北角,梅庵前方,實為檜柏。樹高9.58米,圍2.65米,古勁蒼虬,相傳為南朝梁武帝手植,故名。為東南大學標誌。 | |
工藝實習場 | 工藝實習場位於大操場的北側,建於1918年10月,目前作為校史館,是校園中現存最早的建築。[4]實習場坐北朝南,是磚木結構、高二層、東西對稱、平屋頂,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牆壁用明代城牆磚砌造。西門楣上刻有「工藝實習場」五字。[5] |
參考文獻
引用
- ^ 人民大会堂等98项目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國新聞網. 2016-09-29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7).
- ^ 南京工學院建築研究所. 《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83. 統一書號 15040·4378.
- ^ 濮小南.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154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工艺实习场. 東南大學. 2016-09-29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 ^ 濮小南.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155 [2020-11-27] (中文(中國大陸)).
來源
- 沈國堯. 憶思四牌樓:記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的變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東南大學報, 2012-06-02 : 14-16版.
- 劉先覺、楚超超. 南京近代大學校園建築評析.//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五]. 廣西北海: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2006年).
- 倪慧、陽建強. 東南大學老校區的保護與更新. 新建築,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