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2年12月
優良條目存檔: |
---|
(現由機械人創建每月存檔。過往存檔請參見存檔頁) |
2012年12月1日中山陵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中山陵由呂彥直設計,整體平面呈警鐘形,與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政治遺囑相契合。陵墓設計充分利用地勢,將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築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緩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國古代陵墓的對稱佈局,利用墓道和台階將主要建築連為軸線,並佈置大片綠地,將陵墓建築群聯接成與背景山勢相稱的宏大整體。陵墓主體建築採用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的大屋頂造型,應用西方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技術,以肅穆的藍白色調和嚴謹的建築構型表現出沉靜恢弘的氣度,被認為是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融合中西的經典作品。中山陵1961年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2012年12月2日江蘇省蘇州中學,簡稱蘇州中學、蘇高中、蘇中,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是一所有着千年辦學淵源、百年辦學歷史的中國江南名校。儘管經歷了近千年的發展,辦學地點卻基本固定在蘇州市中心的三元坊。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建立了蘇州中學的前身——蘇州府學。清代張伯行在府學中設立的紫陽書院是當時全國著名書院、考據學重鎮,多位皇帝曾多次到此視察,並賜匾表示嘉獎。晚清廢科舉設新學,端方在蘇州建立新學,並邀請國學大師王國維、羅振玉在此執教。民國時期,國學家章太炎、錢穆先後在此進行國學教育,並成為江南四大名中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3年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首批二十四所重點中學之一,並成為江蘇高中的「四大名旦」之一。1997年成為江蘇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江蘇省取消重點中學稱號後,於2004年首批成為四星級中學。 |
2012年12月3日 |
2012年12月4日 |
2012年12月5日 |
2012年12月6日 |
2012年12月7日 |
2012年12月8日 |
2012年12月9日 |
2012年12月10日 |
2012年12月11日 |
2012年12月12日 |
2012年12月13日 |
2012年12月14日 |
2012年12月15日「英格蘭期盼人人都恪盡其責」是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戰役開始前由其旗艦勝利號戰艦發出的訊號。特拉法加戰役為拿破崙戰爭裏的決定性海戰,其使得英國控制了大海,從而制止了法國入侵與佔領英國的計劃。這個訊號使用波帕姆爵士所設計的數字代號。此代號將十個訊號旗分別配以0至9。這些旗幟所代表的數字代號根據旗語手冊組合起來,傳至所有皇家海軍的艦隻上。這些數字代號會在後桅揚起,一個接一個,而「電報旗」亦會揚起以說明這是波帕姆所設計的訊號。據信,這個動作需時四分鐘。一個由帕斯科統領,大約有四至六人的小隊,在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戰艦準備升起那些訊號旗。 |
2012年12月16日世界人口是指世界上在某一時刻的人口總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止到2012年11月21日,全世界有70.54億人。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億;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則顯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達到70億。世界人口在13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饑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隨後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50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饑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這一狀態持續到1970年代。隨後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預計2040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 當前的預計都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增長,但由於較難估計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無法得出具體數值,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將大約在75億至105億之間,取決於出生率下降的速度。長遠看來,估計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並緩慢下降。 |
2012年12月17日杭州市,簡稱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地級市,浙江省交通樞紐、長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下轄10區、1個縣級市和2個縣,總面積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萬,其中市區824.1萬。以杭州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積達到35,223.54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經達到2,212.9萬人。根據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2012年中國都市圈評價指數」,杭州圈在中國大陸是僅次於上海圈、廣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經濟總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並被《福布斯》多次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為總體發展目標,由「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前進。相傳當年大禹在這裏停靠過船泊,故其地稱「禹航」,諧音為「餘杭」;一說「禹航」只是後人附會,「余」字與「無錫」之「無」、「勾吳」之「勾」一樣,實為古吳越語中的發語詞,江浙地名中常見。隋朝取餘杭縣之「杭」字,改該縣所在的錢唐郡為杭州,此名輾轉沿用至今。杭州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於此;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轄史。古時曾稱「臨安」(南宋)、「錢塘」、「武林」等。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市內有西湖、西溪濕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杭州主辦了2016年G20峰會,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洲運動會也將在杭州舉辦。 |
2012年12月18日陳朝,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1225年底(或1226年初),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禪位給陳煚,建立了陳朝,至1400年終結,國號「大越」,首都位於昇龍(今河內)。因該朝君主姓「陳」,故歷史上稱為「陳朝」。陳朝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被史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國至1293年、第二階段為1293年至1341年、第三階段為1341年至1400年。第一階段裏在陳守度、陳太宗、陳聖宗、陳仁宗等統治者的經營下,內政得以鞏固及調整,採取太上皇主政的方式,以及近親通婚,以妨大權落入外戚之手;學術文教亦得以發展,如科舉的沿用、越南首部官方史籍《大越史記》的編撰等等。對外方面,蒙古帝國(元朝)於13世紀曾三度出兵攻越(分別為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1287年至1288年),但在陳朝君主及名將陳興道等人的奮力抵抗下,成功撃退蒙古軍,陳朝與元朝保持朝貢關係,元封越南君主為安南國王。第二階段裏,陳英宗、陳明宗、陳憲宗等保持祖業,但亦未能化解國內的社會分歧,時治時亂。在第三階段,陳裕宗縱情享樂,朝綱紊亂,其後出現楊日禮被立及被廢內亂局面。陳藝宗、陳睿宗、陳廢帝時長期受占城國王制蓬峩的侵寇,國家元氣衰弱。陳朝晚期適值中國明朝建立,明廷繼續冊封陳朝君主為安南國王。陳順宗、陳少帝時,權臣黎季犛把持朝政。最後,在1400年,黎季犛廢少帝,自立為新君主,建立胡朝,陳朝遂亡。 |
2012年12月19日瑞士聯邦通稱瑞士,為中歐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國,西鄰法國,南接意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積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佈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過國際戰爭,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發源地且為許多國際性組織總部所在地,如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區成員國,但並非歐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依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納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15位及第17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語區、法語區及意大利語區,而後加入了羅曼什語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聯邦主義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每年的8月1日則是當地國慶日。 |
2012年12月20日鍺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Ge,原子序數是32。它是一種灰白色類金屬,有光澤,質硬,屬於碳族,化學性質與同族的錫與矽相近。在自然中,鍺共有五種同位素,原子質量數在70至76之間。它能形成許多不同的有機金屬化合物,例如四乙基鍺及異丁基鍺烷。即使地球表面上的鍺豐度是相對地高,但由於很少礦石含有高濃度的鍺,所以它在化學史上比較晚被發現。門捷列夫在1869年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位置,預測到鍺的存在與其各項屬性,並把它稱作擬矽。克萊門斯·溫克勒於1886年在一種叫硫銀鍺礦的稀有礦物中,除了找到硫和銀之外,還發現了一種新元素。儘管這種新元素的外觀跟砷和銻有點像,但是新元素化合物的結合比,符合門捷列夫對矽下元素的預測。溫克勒以他的國家——德國的拉丁語名來為這種元素命名。鍺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於製造電晶體及各種電子裝置。 |
2012年12月21日亞美尼亞國旗由三個等寬水平長條組成,最上面是紅色,中間為藍色,底部為橙色,每個長條寬20厘米。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於1990年8月24日採用了當前的國旗。2006年6月15日,亞美尼亞議會通過了《亞美尼亞國旗法》。在歷史上,亞美尼亞國旗經歷了許多變遷。在古代,亞美尼亞王朝的旗幟是由不同象徵的動物圖案構成。在20世紀,則出現了不同種類的蘇維埃旗幟。國旗中各種顏色的意義有許多種解釋。亞美尼亞憲法中所提供的官方說法則是:紅色象徵亞美尼亞高原,亞美尼亞人民為了生存和保衛基督教信仰所做的不懈努力,和亞美尼亞的獨立與自由;藍色象徵亞美尼亞人民在寧靜蒼穹下生活的心願;橘色象徵亞美尼亞人民的創造天分和勤勞的天性。 |
2012年12月22日 |
2012年12月23日 |
2012年12月24日 |
2012年12月25日兩伊戰爭,在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伊朗則稱為被迫之戰、神聖抗戰、伊拉克入侵戰爭或伊朗革命戰爭,是發生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鬥。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反艦導彈等當時最先進武器,但同發達國家主導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壕溝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沒有武裝的平民(包括兒童老人)在狂熱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衝鋒,踩爆地雷的場面。這與士兵在緊急徵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現代設備訓練、領導人指揮不當以及武器裝備配件不足,難以維修、保養有一定關係。另一方面,在戰爭中也出現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用防空導彈打小艇的新戰術,在襲船中和襲城戰中雙方大量使用先進反艦導彈與地對地導彈,這場戰爭也揭示戰爭動員在現代戰爭中之重要。 |
2012年12月26日 |
2012年12月27日 |
2012年12月28日 |
2012年12月29日 |
2012年12月30日 |
2012年12月31日金文泰爵士,GCMG(1875年-1947年),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後擔任過英屬圭亞那政府秘書(後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學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後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經濟大蕭條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和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經濟大蕭條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車總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權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和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馬來語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學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話,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書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漢學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餘,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