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革命
1968年7月伊拉克政變 | |||||||
---|---|---|---|---|---|---|---|
冷戰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伊拉克政府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 伊拉克總統 塔希爾·葉海亞 伊拉克總理 |
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 軍事情報部門副主管 | ||||||
參戰單位 | |||||||
總統衛隊 |
第10裝甲旅 Jihaz Haneen |
7月17日革命是一場發生在伊拉克的不流血的政變,由以將軍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為首的軍人於1968年7月17日發起,這使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登上了伊拉克國內的權力巔峰。
此次政變的主要參與者是此後成為伊拉克總統、並曾與利比亞獨裁者穆阿邁爾·格達費一同譽為「中東雙雄」、最終在2006年被以絞刑的薩達姆·侯賽因和在1980年起成為伊拉克復興黨內的持不同政見者的奧馬爾·阿里·薩拉赫。
雖說此次革命與發生在1958年7月14日,推翻了費薩爾二世國王、終結伊拉克哈希姆王朝,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的「7月14日革命」無關,但它對伊拉克的影響力也相當深遠。美國歷史學家查爾斯·R·H·特里普於2010年回憶道,1968年7月17日伊拉克政變「打亂了美國政府在中東原有的戰略布署」。[1]
1963年11月,復興黨失去在伊拉克僅有9個月的統治權後,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黨內派別林立,分裂傾向嚴重。薩達姆在徵得阿弗拉克的同意下,決定重新恢復黨的工作,同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秘密建立了伊拉克復興黨「臨時地區領導機構」,繼續從事復興黨奪權活動。
1964年9月,伊拉克復興黨密謀組織推翻阿里夫政權的暴動計劃被偵破,再次遭到政府鎮壓,大批黨員,包括黨的負責人謝胡里相繼被捕入獄。薩達姆由於叛徒招供於同年10月也被逮捕,1966年7月經黨組織營救越獄。他出獄後繼續重新組建、恢復了復興黨伊拉克分支領導機構,由貝克爾任總書記,他任副總書記。
1968年6月起,薩達姆組織起多方力量,與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司令易卜拉欣·達烏德將軍、保安司令阿卜杜勒·拉扎克·納伊夫上校和第10裝甲旅旅長哈馬德·謝哈布達成聯合,還組織一個「特殊機構」,專門籌集武器彈藥。貝克爾和薩達姆制定了復興黨領導、依靠軍隊奪權的嚴密行動計劃。
1968年7月17日凌晨3時,行動總指揮貝克爾和薩達姆突然發動閃電式暴動,並分乘坦克從哈巴尼亞空軍基地,直指巴格達共和國宮進攻,政變一舉成功,阿卜杜勒·拉赫曼·穆罕默德·阿里夫政府來不及組織力量抵抗,迅速垮台。當日,貝克爾就任共和國總統、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納伊夫任總理、達烏德任國防部長。7月30日,復興黨再次採取行動,將納伊夫「驅逐」至摩洛哥擔任大使、除掉了被認為「不忠於新政權」的達烏德。7月31日,組成了貝克爾總統兼任總理的新政府,復興黨第二次奪權至此完全成功,開始了其長達35年的一黨執政的歷史。
伊拉克復興黨的統治直至美英聯軍2003年入侵伊拉克,此後,復興黨退出了伊拉克的政治權力中心,伊拉克進入了被多國聯軍佔領時期。[2]
參見
參考資料
- ^ Tripp, Charles. A History of Iraq.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3. ISBN 978-0-521-87823-4.
- ^ 存档副本.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