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
高行健 | |
---|---|
出生 | 中華民國江西省贛縣(今贛州市) | 1940年1月4日
職業 | 劇作家 |
國籍 | 中華民國(1940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97年) 法國(1997年-)[1] |
母校 | 北京外國語大學 金陵中學 |
創作時期 | 1982年-1999年 |
獎項 |
|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江西贛州出生,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畫家、戲劇和電影導演、攝影家,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因「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亦是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而當中的意識流作品及當中的流亡意識對其他作家有很大的啟發[2]。
生平
童年
在江西贛州出生,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全家搬到南京。父親是一名銀行職員,母親為基督教青年會成員,做過抗日劇團的演員。在母親的影響下,高行健對戲劇、寫作產生了興趣,從小就有繪畫的愛好。
少年
-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南京。
- 1952年,高行健就讀於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中學(今南京市金陵中學),以前這所中學是一個教會學校(金陵大學附屬中學),能夠接觸到許多的西方翻譯來的著作。另外高行健師從畫家鄆宗嬴先生學畫素描、水彩、油畫以及泥塑。對這段時光,高行健回憶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學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夢裏」。
成年
- 1957年,高行健高中畢業,聽從母親的建議,沒有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 1962年,高行健從法語系畢業後,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
- 1967年,10月與南京十中的校友王學昀在北京結婚,之前有十年的戀愛。
- 1970年,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期間曾到安徽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同期加入中國共產黨。
- 1975年,經岳父的學生推薦調入北京中國旅社,又經岳母親的親戚推薦,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
- 1977年,在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1979年5月,作為全程翻譯,陪同巴金等中國作家訪問巴黎,回國後高行健發表了《巴金在巴黎》。
- 198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開始提出與王學昀離婚。
- 1982年,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 1983年,《車站》,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很快被禁演。[3]
- 1984年,經法院判決,正式與第一任妻子離婚。
- 1985年,在北京與雕塑家尹光中舉辦泥塑繪畫展,開始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高行健在大陸舉辦的唯一一次畫展。同年與第二位妻子郭長慧結婚後,應邀赴歐洲五國(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訪問八個月,在柏林文化之家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賣畫獲「巨款」四萬馬克,從此高行健開始了以畫養文生涯,獲得了更多寫作上的自由。
- 1986年《彼岸》被禁演。
- 1987年,高行健應邀赴德國從事繪畫創作。
- 1988年, 定居巴黎後又創作了《逃亡》、《生死界》、《對話與反潔》、《夜遊神》、和《山海經傳》等,使其戲劇作品增至十八部,也開始成為法國「具像批評派沙龍」成員,以後連續三年參加該沙龍在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的年展。
- 1989年爆發六四事件後,高行健公開宣佈退出中國共產黨,此事觸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高行健被開除公職、黨籍,在北京的住房被查封。高行健則宣佈,永不再回沒有自由的中國大陸,自此正式流亡法國。與第二位妻子離婚。
- 1992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
-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國國籍。
- 1999年,高行健的畫作在巴黎參加羅浮宮第十九屆國際古董與藝術雙年展。
- 2000年,因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等著作,高行健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學院對高行健作如下評價:「具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 2001年,獲國立中山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 2002年2月25日,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親自為高行健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4]。
- 2017年5月22日,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作品
戲劇
- 《絕對信號》(與劉會遠合作),實驗劇作
- 1982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 1992年,在台灣上演。
- 《車站》,實驗劇作
- 《野人》,大型劇作
- 《高行健戲劇集》,戲劇集
- 《彼岸》,實驗劇作
- 《躲雨》
- 1987年,在瑞典上演。
- 《冥城》,舞劇
- 1988年,在香港上演。
- 《聲聲慢變奏》,舞劇
- 1989年,在美國上演。
- 《逃亡》,劇作
- 《生死界》,劇作
- 1991年,在《今天》第二期發表;
- 1992年,由法國文化部贊助,在巴黎圓環劇院首演,後參加"阿維農戲劇節";
- 1994年,分別在澳大利亞悉尼、意大利"當代世界戲劇節"上演,高行健執導;
- 1996年,在波蘭上演;
- 1996年,在美國上演,高行健執導。
- 《山海經傳》
- 《對話與反詰》,劇作
- 《高行健戲劇六種》,戲劇集
- 1995年,由台灣帝教出版社出版。收《彼岸》、《冥城》、《山海經傳》、《逃亡》、《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六集。
- 《周未四重奏》,劇作
- 1996年,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
- 2001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夜遊神》
- 1999年,在法國阿維農戲劇節首演。
- 《八月雪》,現代禪劇、京劇
- 《叩問死亡》
- 2004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小說和詩
- 《有隻鴿子叫紅唇兒》,中篇小說集,收錄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寒夜的星辰》2部中篇小說。
- 《給我老爺買魚竿》,短篇小說集,收錄《朋友》《路上》《海上》《母親》等17篇短篇小說。
- 《靈山》,長篇小說,81章
- 1990年,由台灣聯經出版社出版。
- 1992年,瑞典文版出版,譯者為馬悅然。
- 1995年,法文版出版,譯者為杜特萊。
- 2000年,英文版出版,譯者陳順妍(Mabell Lee)。
- 2000年,由灕江出版社出版。
- 《一個人的聖經》,長篇小說,61章
- 1999年,由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 2000年,法文版出版,譯者為杜特萊。
- 2000年,由灕江出版社出版。
- 《遊神與玄思 高行健詩集》,收錄《我說刺蝟》《逍遙如鳥》《夜間行歌》《遊神與玄思》《美的葬禮(電影詩)》《短詩輯錄(12首)》《佳句偶拾》等。
- 2012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論著
- 《現代小說技巧初探》,文藝論著,《小說的變遷》《小說的未來》等17篇關於小說的論文。
- 198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 《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戲劇論文集。《現代戲劇手段初探》六篇、《我的戲劇觀》《我與布萊希特》《要什麼樣的戲劇》《戲曲不要改革與要改革》等13篇論文,以及12篇戲劇導演論文,《京華夜談》(與馬壽鵬的兩次談話)。
- 1988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 《沒有主義》,文藝論文集。第一輯 沒有主義,第二輯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國當代文學,第三輯 文學戲劇創作談,第四輯 戲劇作法與表演理論,第五輯 當代繪畫散論,第六輯 文學的理由。
- 1996年,由香港天地圖地公司出版。
- 《論創作》,文藝論文集。第一輯 論創作,第二輯 另一種美學,第三輯 訪談與對談,第四輯 附錄。
- 2008年,台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論戲劇》,戲劇論文集。
- 2010年,高行健、方梓勛合著,台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集
- 《高行健·2000年文庫-當代中國文庫精讀》
- 1999年,由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
- 《高行健作品集》,全7冊。包括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有隻鴿子叫紅唇兒》《路上》四冊,論著《沒有主義》,譯著《禿頭歌女》,劇本《絕對信號》各一冊。
- 2000年,灕江出版社出版。
畫展紀錄
2019
- 「呼喚新的文藝復興」,2019藝術季,盧瓦爾河畔朔蒙城堡領地藝術與自然中心,法國
2016
- 「墨光」,藝倡畫廊,香港
- 「高行健個展」Galerie Simocini 畫廊,盧森堡
- 「呼喚文藝復興」,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2015
- 「高行健:個人回顧展個人畫展」,伊克塞爾美術館,布魯塞爾
- 「高行健—意識的覺醒」,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布魯塞爾
- 「L'intérêt d'un instant」,J.Bastien Art 畫廊,布魯塞爾
- 「墨光」Actis Gallery 畫廊,倫敦
- 「呼喚文藝復興」, 庫伯庫特薩基金會, 聖塞巴斯田,西班牙
2013
- 「夢境邊緣」,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 馬里蘭大學美術館,華盛頓,美國
- 「超越語言—高行健攝影水墨展」,誰先覺畫廊,新加坡
2011
- Claude Bernard 畫廊,巴黎
- Senda 畫廊,巴塞隆拿
- J.Bastien Art 畫廊,布魯塞爾
2010
- 「光與影」,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 卡薩索勒利克藝術基金會,巴勒馬,西班牙
- Art 畫廊,布魯塞爾
- 「高行健,布上水墨及紙上新作展」,藝倡畫廊,香港
2009
- Würth Portugal 公司和桑特拉現代美術館,葡萄牙
- J.Bastien Art 畫廊,布魯塞爾
- 利耶日現代與當代藝術館,利耶日,比利時
- 星特拉現代藝術館,里斯本
2008
-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ZK 博物館,卡爾斯魯爾,德國
- 讀者圈基金會,巴塞隆拿,西班牙
- 巴黎 Claude Bernard 畫廊,法國
- 「高行健水墨新作 2007-2008」藝倡畫廊,香港
- Circulo de Lectores 基金會與 Sanda 畫廊,巴塞隆拿,西班牙
2007
- 「Philosophical ink on Paper Paintings」,誰先覺畫廊,新加坡
- 路德維希博物館,科布倫茨,德國
- 斯尼特博物館,聖母大學,美國
2006
- Claude Bernard 畫廊,巴黎
- 法國學院,柏林
- 「高行健-水墨」藝倡畫廊,香港
- 誰先覺畫廊,新加坡
2005
- Frank Pagès 畫廊,巴頓-巴頓,德國
- 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
2004
- 當代藝術中心,巴塞隆拿,西班牙
- Claude Bernard 畫廊,巴黎
- 藝倡畫廊 / Artemis Fine Arts,紐約,美國
2003
- 蒙斯美術館,比利時
- 壁毯博物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法國
- 「2003 高行健年」,馬賽,法國
- 馬賽市老慈善院博物館,馬賽,法國
- 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克羅德貝爾納畫廊,巴黎
- Gallerie Torbandena 畫廊和 Teatro Miela 劇院,第里雅斯特,意大利
- Haggerty Museum of Art,密爾瓦基,美國
2002
- 索菲亞皇后國家美術館,馬德里,西班牙
- 藝倡畫廊,香港
2001
- 亞維農市在大主教宮,法國
-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 藝倡畫廊,香港
- 哈特藝術研究所,弗萊堡,德國
2000
- 巴熱斯畫廊,巴登-巴登,德國
-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藍圈當代藝術畫廊,法國
- 瑞典學院圖書館,斯特哥爾摩,瑞典
- 莫拉特藝術研究所,佛萊堡,德國
1999
- 春天書展的開幕式,卡西斯,法國
- 紅雀塔畫廊,裹爾索戈,法國
1998
- 「高行健近作展」,藝倡畫廊,香港
- 紅雀塔畫廊,裹爾索戈,法國
1996
- 正義宮畫廊,盧森堡.
- 藍圈當代藝術畫廊,麥茨,法國
- 紅雀塔畫廊,裹爾索戈,法國
- 「高行健作品展」,藝倡畫廊,香港
1995
-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4
- 藍圈當代藝術畫廊,麥茨,法國
- 波茲南國家劇院,波蘭
1993
- 布爾日文化中心,布爾日,法國
- 紅雀塔畫廊,裹爾索戈,法國
- 法國畫廊,亞森,德國
1992
- 中國文化中心,馬賽,法國
- 藍圈當代藝術畫廊,麥茨,法國
1991
- 朗布耶交匯畫廊,法國
1990
- 「具像批評派沙龍」1990 年秋季展,大皇宮美術館,巴黎
- 「具像批評派沙龍」1990 年莫斯科、聖彼德堡巡迴展
1990
- 中國之光協會,馬賽,法國
1989
- 「高行健、王春麗聯展」,克拉普斯畫廊,瑞典,
1988
- 東方博物館,斯特哥爾摩,瑞典
- 瓦特盧市文化中心,法國
1986
- 北方省文化局,裏爾,法國
1985
- 北京,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 貝塔寧藝術之家白,柏林
- 史密德文化中心,維也納
評價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指出,高行健的長篇巨著《靈山》是一部「無以倫比的罕見文學傑作,也是一部朝聖小說」。劉再復說「它揭示了中國文化鮮為人知的一面」。
除了西方的讚譽,華人文壇對高行健亦有極高評價。著名作家董橋表示,高行健的作品極具創意,永遠不會重複自己,視野廣闊,氣勢不凡,成就是世界級。
曾經翻譯過高行健數個英語劇本的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方梓勳,指高氏作品着重人性描述,帶有個人主義色彩,有時亦會摻入佛學和禪的思想。戲劇方面,方教授認為故事性不強,但因為充滿人性,容易令觀眾投入。他估計,這可能並非高行健的本意,但觀眾會有同感。
台灣的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則認為,高行健的作品很有民族性,他將西方現代文學技巧和東方精神融為一爐,並用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詮釋出來。
當高行健2000年獲得諾貝爾獎時,遭到中國政府強烈抵制,是以其在大陸鮮為人知。[5]
家庭
- 前妻王學筠,南京十中校友,1967年與高行健結婚,1980後離婚。從南京大學中文系以副教授退休。2013年9月1日香港《蘋果日報》副刊登載了署名王學昀的文章,題為《和高行健結婚離婚》。
- 前妻郭長慧,北外第13屆校友,1985年結婚,後移居法國,1989年離婚。就職於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文化與藝術節目的主持人。無子女。
- 女友西零,旅法華裔作家。中文作品《總是巴黎》和《尋找露易絲》,法文作品《Eté strident》(刺耳的夏天)、《La troisième moitié》(下半場)。
參考文獻
引用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中文網》.
- ^ 【千禧後作家】受高行健流亡意識啟蒙 物哀少年出書有種偶然的應該. [2018-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 ^ Banned Chinese drama by Nobel-winning author remounted on University of Calgary stage. Calgary. 2021-11-29 [202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7) (英語).
- ^ 高行健获法颁荣誉勋章. 大紀元. 2002年2月27日 [2019年7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25日).
- ^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违背了诺贝尔遗嘱. 人民網. 2000-10-19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來源
- 書籍
- 《解讀高行健》,2000年1月,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ISBN 962-973-485-0
- 劉再復,《論高行健狀態》,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ISBN 962-973-486-9
- 高行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出版,1981年
- 王蒙、高行健 等,《意識流小說》,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年,ISBN 7-5387-0111-7
- 《亡命精英其人其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ISBN 7-5006-0684-2
- 期刊文章
- 論文
- 羅菁,《高行健之戲劇──理論與實踐》,2006年
- 羅菁,《「神人的沒落」──論高行健〈山海經傳〉的矛盾與困局》
- 歷史與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7年1月4-6日──會上發表論文
- 羅菁,《Politics in Rituals: Gao Xingjian's Escape》
- 「高行健:中國文化的交叉路」國際研討會 2008年5月28-30日──會上發表論文
- 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香港戲劇工程」合辦
外部連結
- 高行健 at Goodreads
- 高行健專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高行健谈中国文化.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2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3) (中文(香港)).
-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高行健接受BBC中文網專訪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採訪視頻,BBC中文網,2010年1月5日.
- 張旭東. 承認的政治——賽珍珠和索爾仁尼琴之間的海外中國文學. 2000 [201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李奭學. 三訪靈山:論高行健的語言觀及其與中國小說傳統的關係 (pdf). [2014-1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1-0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