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界寺
39°57′41″N 116°10′32″E / 39.961382°N 116.175425°E
西山八大處——香界寺 | |
---|---|
香界寺山門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石景山區八大處路3號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唐、明 |
編號 | 1-28 |
認定時間 | 1957年 |
香界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為八大處第六處。
歷史
香界寺創建於唐朝,起初稱「平坡大覺寺」。明朝重修時,改稱「大圓通寺」。清朝康熙年間重修,改稱「聖感寺」。清朝乾隆年間又重修,改稱「香界寺」,沿用至今。[1][2]
香界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將近20畝,規模宏大,依山就勢,層層升高,過去是八大處最輝煌的寺院。[1]
建築
香界寺佈局沿中軸線左右對稱,自南向北依次為:[1]
- 山門殿:面闊三間,硬山大脊式。漢白玉券門,門上嵌有乾隆帝御書「勅建香界寺」五字漢白玉石額,殿內兩廂塑有哼哈二將立像。[1][2]
- 大乘門:位於山門殿內。[1]石額刻有「覺徑同由」四字。[2]
- 天王殿:位於大乘門內。券門、檻窗均為漢白玉雕成。殿內兩側為彩繪泥塑四大天王。迎面供奉手持「佛手」的大肚彌勒佛坐像。[1]彌勒佛背後,有韋馱塑像。[2]
- 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以北。面闊五間,朱漆明柱,門窗雕有三交六椀梭花紋。殿內供奉貼金三世佛及十八羅漢坐像,均為21世紀初所塑。[1]原先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2]大雄寶殿前有兩通高大的石碑。東首的石碑,龜座螭首,碑陽刻有清朝康熙十七年《御製聖感寺碑文》,碑陰刻有《御製香界寺碑文》,該碑是乾隆十四年重修聖感寺工畢後樹立。西首的石碑,青石刻成,碑座四周雕梅鹿海馬紋,碑陽刻有《大悲菩薩自傳真像》,碑陰刻有康熙帝御書「敬佛」兩個大字。據考證,《大悲菩薩自傳真像》可能是明代佛教雕像,風格和法海寺明代壁畫類似。雕像為陰刻平雕,頸佩瓔珞,頭戴法冠,廣額豐腮,唇續髭鬚,是觀音菩薩像。該碑左側面陰刻有一篇行草詩文,是嘉慶帝御筆。寺僧傳說,西首這塊碑是康熙帝來香界寺禮佛時發現。[1]
- 西方三聖殿:殿內正中供奉木胎貼金西方三聖像:中為阿彌陀佛,兩肋侍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殿前檐下銅鐘是康熙十年造。殿前院內有兩株明代所植的七葉樹。[1]原先該殿為三世佛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兩廂龕台上為十八羅漢坐像。[2]
- 藏經樓:過三聖殿登上十八級台階,是藏經樓院。院內正北的後罩樓形制的藏經樓,上下兩層,面闊五間。兩廂配弄樓各六間,均為兩層。院內兩側有兩株七葉樹,傳說是自西藏移植而來。藏經樓東有一株玉蘭樹,傳說為明代所植。如今藏經樓已挪作他用,文物所存不多。[1]樓內現存4個通高丈許的經櫉。[2]
藏經樓以東是乾隆帝的避暑行宮,俗稱「行宮院」。行宮院院門朝西,院內建築雕樑畫棟,有遊廊、奇石。乾隆帝在乾隆十二年夏、乾隆十三年冬、乾隆十四年春、乾隆十八年秋四次駕幸香界寺和行宮院,留下不少詩篇和墨寶。[1]康熙帝、乾隆帝、嘉慶帝、宣統帝,偕后妃曾多次在行宮院居住。進入行宮院,首先是一座敞軒,面闊三間。敞軒以東是寢宮,面闊五間,是帝后居所。寢宮前有抱廈,檐下懸掛「取暢山情」匾額,明柱掛對聯:「山色溪聲淨理了可悟,風清月白勝賞良有因」,均是乾隆帝御筆。寢宮內設有蟠龍寶座。寢宮以南是眺遠齋,檐下懸掛「綠淨平皋」匾額,是乾隆帝御筆。眺遠齋為倒座式,和寢宮相對,形成完整的院落。院內有多株古藤蘿,年齡超過二百年。眺遠齋內懸掛「豁達煙霄」匾額,另有兩塊楠木中堂詩匾,均是乾隆帝御筆。眺遠齋內設御座,從眺遠齋可眺望玉泉山、頤和園昆明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