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奐
陳奐(1786年—1863年),字倬雲,號碩甫。晚號南園老人,江蘇蘇州人,清朝學者,經學家。
生平
咸豐元年(1851年)舉孝廉方正。二十五歲時從吳縣江沅治古學。二十七歲又受學於段玉裁。[1]陳奐在北京認識御史胡承珙,一起研究《毛詩》。胡承珙去世前,把所著《毛詩校箋》草稿留給陳奐。[2]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陳奐應兩江總督陸建瀛之邀,赴金陵校刻金鶚《求古錄禮說》、郝懿行《爾雅義疏》、胡培翬《儀禮正義》等書。咸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陷金陵,陳奐避禍蘇州,在潘曾瑋家中教書。晚年家居授徒,有徒弟管慶祺、丁士涵、馬釗、費鍔等。同治二年(1863年)去世,享年七十八歲。陳奐對《毛詩》有深入研究,「博征古書,發明其義」[3],著有《詩毛氏傳疏》三十卷。
家族
祖父陳浩於乾隆年間移居蘇州,入籍長洲。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 ^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陳奐,字碩甫,長洲人。諸生。咸豐元年,舉孝廉方正。奐始從吳縣江沅治古學,金壇段玉裁寓吳,與沅祖聲善。嘗曰:『我作六書音韻表,惟江氏祖孫知之,餘尟有知者。』奐盡一晝夜探其梗概。沅嘗假玉裁經韻樓集,奐竊視之,加朱墨。後玉裁見之,稱其學識出孔、賈上,由是奐受學玉裁。高郵王念孫暨子引之、棲霞郝懿行、績溪臨海金鶚,咸與締交。 」
- ^ 同治《蘇州府志》卷八十九:「年二十五,從吳縣江明經沅治古學。二十七,受學於金壇段大令玉裁。玉裁以所注《說文》命奐讎對,朝夕問難,日所請益,夜必條記,二年而學有端緒。入京師,識涇胡給事承珙,承珙治《毛詩》。奐亦治《毛詩》,先為義類。及承珙卒,遺言以所撰《毛詩後箋》草本遺奐。奐知承琪所治《毛詩》僅條例章句,未為完書,遂有意揉《義類》作疏。創草於道光十五年春,迄六年而定,成《毛氏傳疏》三十卷」。
- ^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