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兀納
那兀納 | |
---|---|
亦思巴奚軍首領 | |
前任:阿迷里丁 繼任:無 | |
市舶使 | |
國家 | 元朝 |
職官 | 市舶使 |
族裔 | 阿拉伯人(一說波斯人,兩者都為色目人) |
信仰 | 伊斯蘭教遜尼派 |
別名 | 阿巫那、那嗯吶 |
逝世 | 大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年 大元中書省大都路大興府大都(一說大元福建等處行中書省福州路) |
在位年代 | 1362年2月或3月-1366年6月或7月 |
經歷 | |
那兀納(14世紀—1366年),也作阿巫那、那嗯吶[1],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的阿拉伯人(一說波斯人)[2],為亦思巴奚軍後期的領袖。他是遜尼派穆斯林[3],曾擔任泉州市舶提舉司的市舶使[4]。
元至正二十二年二月(1362年2月25日-3月26日),那兀納在蒲氏家族的支持下,發動兵變,殺死泉州亦思巴奚軍首領阿迷里丁,取而代之統治泉州。那兀納在泉州大肆搶奪閩南人財物,燒殺擄掠,興建華麗的清真寺,並從民間強征大批女性為妻妾,生活奢華,還對泉州民眾施行暴政。另一方面,他繼續率亦思巴奚軍參加興化的戰爭,在興化屠戮甚多,最後導致原本與亦思巴奚結盟對抗惠安陳同和柳伯順的莆禧林氏家族也反戈同陳、柳二族結盟。
由於那兀納的亦思巴奚軍持續與福建行省政府對抗,至正二十六年五月(1366年6月9日-7月8日),元朝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陳友定的部隊南下,兵臨泉州。信仰什葉派的千戶金吉於夜晚打開泉州西門,引陳友定的部隊入城。於是,陳友定軍佔領泉州,俘虜那兀納,將其裝入檻車,送到元大都(今北京)處斬(另說處斬於福州),持續十年的亦思巴奚兵亂終於結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