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基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基梅(1910年—1947年12月27日)湖北麻城人,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1][2][3]

生平

趙基梅生於一個貧農家庭,父母早逝,由其兄嫂撫養。趙基梅自幼幫家裏勞動。1926年,乘馬崗、順河地區先後秘密成立農民協會及農民武裝。趙基梅的大哥、二哥都參加了農民自衛隊,趙基梅參加了兒童團。1927年10月6日,大哥趙基松遭中國國民黨右派軍隊殺害。1928年,17歲的趙基梅報名參加赤衛隊,配合中國工農紅軍攻打八里畈。1929年,趙基梅和二哥趙基柏一起在董家畈蘇維埃政府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地區隨中國工農紅軍轉戰三年。第四次反「圍剿」之後,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陝南、川北。1933年冬,任紅三十軍九十師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自川陝蘇區開始長征,兩次翻越雪山、過草地,最後抵達陝甘寧邊區[1][2][3]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初,趙基梅所在部隊改稱八路軍太南獨立游擊支隊,趙基梅任司令員,塗錫道任政治委員,俗稱「趙支隊」或「趙塗支隊」。同年4月下旬,晉冀魯豫軍區太行山成立,趙支隊對內稱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對外仍稱八路軍太南獨立游擊支隊,趙基梅繼續任司令員。1940年4月底,趙支隊和八路軍六八九團三個連、豫北大隊、獨立大隊等部隊合編成八路軍第二縱隊教導三旅(又稱新三旅、獨立旅),趙基梅任副旅長。1940年6月上旬,日軍對冀魯豫邊區發動「大掃蕩」,趙基梅率特務營抗擊進攻旅部駐地的數百名日偽軍,保證旅部與機關轉移。反「掃蕩」結束之後,新三旅旅長韓先楚調離,趙基梅代理新三旅旅長。1941年7月,新三旅的七團、八團和新二旅的四團合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第七旅,趙基梅任政治委員。1941年10月,晉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成立,趙基梅兼任司令員[1][2][3]

1945年底,楊勇晉冀魯豫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趙基梅任副司令員。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1946年2月,在晉冀魯豫野戰軍領導人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趙基梅協助楊勇轉戰豫東和魯西南,配合兄弟部隊攻克了定陶縣單縣曹縣等城鎮。1947年2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第七縱隊合編為第一縱隊,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趙基梅任副司令員,率部在豫北局部反攻,配合兄弟部隊攻克了濮陽縣封丘縣延津縣原陽縣原武縣湯陰縣。1947年8月初,在山西晉城地區休整的新四軍第五師主力與嵩岳部隊一部,改編成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趙基梅任司令員,張才千任政治委員。第十二縱隊組建後的第三天,趙基梅、張才千率第十二縱隊自晉城出發,挺進大別山。1947年9月23日,在鄭州以南配合華東野戰軍圍殲國民革命軍整編第十師第一一八旅。此後又在豫東南信(陽)潢(川)公路以北阻擊了國民革命軍,使第十縱隊挺進大別山的軍事壓力減輕[1][2][3]

第十二縱隊進入大別山區後,劉鄧大軍首長命該縱隊創建江漢軍區。1947年12月6日,第十二縱隊與張才千李人林率領的中原獨立旅在紅安縣華家河合併成立江漢軍區,趙基梅兼任司令員,劉建勛任政治委員。1947年12月14日,江漢軍區部隊分為三路跨越平漢鐵路進入江漢地區。此後部隊不斷取勝,摧毀了中國國民黨方面的保甲統治及地方武裝,佔領了農村地區並成立各級人民政府。至1947年12月底,共殲敵4000多人,攻佔桐柏縣棗陽縣泌陽縣唐河縣新野縣京山縣鍾祥縣天門縣潛江縣等十多個城鎮,配合了主力在大別山的鬥爭[1][2][3]

1947年12月27日,趙基梅因急性胃炎搶救無效在隨縣(今隨州市)三里崗病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趙基梅為革命烈士[1][2][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赵基梅. 中國軍網. 2014-01-17. 
  2. ^ 2.0 2.1 2.2 2.3 2.4 2.5 赵基梅(简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7-05-25]. 
  3. ^ 3.0 3.1 3.2 3.3 3.4 3.5 赵采银. 中國麻城. 2015-05-13.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