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貨幣戰爭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貨幣戰爭
作者宋鴻兵
類型經濟學
語言中文簡體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6-1
出版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開本16
頁數278
規範控制
ISBN9787508608686
OCLC[1]

貨幣戰爭》為宋鴻兵編著系列書籍[1]。《貨幣戰爭1:陰謀天下》內容為歐美近代金融發展史,作者認為從滑鐵盧戰役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到美國多名總統被刺殺、以至經濟大蕭條,全部由羅富齊家族所領導的猶太國際銀行家在背後操控。他們透過策劃和資助暗殺戰爭經濟蕭條而獲得巨大利潤,並進一步掌握貨幣發行權,控制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命脈。編者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重回金本位,嚴防國際銀行家入侵,以免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受到外國勢力操控。

該書最初在網上發表,之後紙本書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是當時大陸經濟類的第一暢銷書,到2009年2月已達到第25印次。2008年10月,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遠流出版社發行了《貨幣戰爭》繁體中文版。2007年出版時,因內容大膽和情節豐富而受到關注。書中受到矚目的內容包括不少商業會議均特別設立研討會講述貨幣戰爭,從德國之聲美國之音均注意到該書的內容對中國的影響。

2009年8月1日出版發行《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於2011年出版發行《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於2012年1月出版發行《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於2013年12月出版發行《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

主要內容

編者認為1972年尼克遜總統取消美元金本位是一場「巨大的陰謀」,單單依靠社會信用體系發行的美元(美聯儲券)無法維持較低的通貨膨脹率

他預言由於美元的發行過量,未來美元會劇烈貶值,而黃金價格會急速上升。因而中國「未來的應對策略」應是把人民幣與黃金掛鈎。這一觀點與提出「次級金本位」的經濟學家劉軍洛有相似之處。

此書指出在現今主流金融體系,在過度的信貸之下產生的問題,甚至出現了的國家危機;提出以非信用為基礎的貨幣運行模式,以免中國在經濟上重踏美國和歐洲各國的舊路。

評價

2007年12月10日,第25期《財經》雜誌刊登了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所寫的《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2] 的文章,批駁宋鴻兵的觀點。由於胡身份特殊,此事引起了質疑[3]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認為該書編者對現代金融概念,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場的理解非常欠缺[4][5]。此外,郎咸平在各地演講和採訪節目中多次批評《貨幣戰爭》一書的觀點偏於輕微,實際的國際掠奪情況應更為嚴重「就是一本小說,而且寫的都不對」[6][7]

俄亥俄州托雷多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張欣曾指出,這本書中有很多常識性的錯誤,例如說美聯儲是一間私人中央銀行,但聯儲局的私人銀行成員其實沒有任何發言權,最高決策機構是由7名成員組成的董事會,這些人都是美國總統任命的,而且任命者不能與任何私人銀行存在利益衝突。[8]不過書中指出,雖然董事會成員的確由美國總統任命,但董事會卻未有真正的決策權力,真正的決策權力被一個由勢力及影響力極大的銀行家組成的「聯邦諮詢委員會」所擁有[9]。簡言之,美國總統需經歷政黨更替,而被認為有較好經濟政策彈性以符合當時的民意需求,但美聯儲基於整體經濟專業的獨立判斷設計,必須有較長遠的貨幣政策的連貫,例如老布殊葛林斯潘兩者對貨幣政策產生的矛盾對立,最後葛林斯潘雖贏得勝利,不禁讓人懷疑所謂的「美國總統任命」背後的實質權力[10],顯示貨幣發行權的問題在近代仍未解決。

書中形容羅富齊家族操控過去數百年全球政局時,斷言該家族在1850年有60億美元資金,以每年6%回報計算,該家族今天已有50萬億美元,但作者僅是以複息計算,並無實證佐證。按照該複息計算,貨幣戰爭推出翌年,該家族財富又增長了3萬億美元,約相當於中國該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而40年後,該家族一年的財富增長更高達28萬億元,較美、日、中、德、法於2009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還要高[11]

一些國外媒體如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之音中文網、華盛頓郵報報導該書。其中,德國之聲的評論文章表示了對書中論調的擔憂[12]

作者的經濟知識也受到質疑。書中批評有新加坡政要質疑成立亞洲基金後,可能引發道德風險,作者批評:「讓自己和自己的鄰居擁有在慘遭劫掠的情況下相互幫助的起碼權力,何以能產生道德風險?如此有風險的道德又是誰家的道德?」這評論被指扭曲「道德風險」(Moral Hazard)這一經濟學術語。該術語指,如果受保人所做的行為,後果是由擔保人承擔,受保人會從事更高風險的活動,令擔保人面臨更大風險。承保人沒有方法約束受保人,只能依靠受保人自己的道德水準來約束。新加坡政要的觀點是,成立亞洲基金(承保人)後,亞洲各國(受保人)可能會更無後顧之憂從事更高風險的金融活動,引發更大的危機。[13]

抄襲的指控

隨着《貨幣戰爭:陰謀天下》熱賣,一些讀者開始提出該書內容其實抄自一套1995年記錄片《金錢主人英語The Money Masters》,兩者在目錄、內容、情理推演上如出一轍,但前者主要將貨幣操控陰謀歸咎在一幫國際銀行家上,《貨幣》一書則更着眼於羅富齊家族。而宋鴻兵在書中從未提及該紀錄片,他亦只以「編著」一詞交代他在《貨幣》一書上的角色。

中國經濟學者茅于軾[14]與香港作家梁文道[15]均指稱該書有抄襲之嫌。此外,根據網絡上的討論與考證[16],有網友指書中關於羅富齊家族這一段,抄襲了Des Griffin和Chapter Five合著的《Descent Into Slavery》一書,而《貨幣戰爭》中關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誕生的歷史,也和一個宣揚美聯儲陰謀論的網站中的細節一模一樣。而宋鴻兵關於「美元的發行過量,未來美元會劇烈貶值,而黃金價格會急速上升」的預言,和提出「次級金本位」的經濟學者劉軍洛有相似之處。

註釋

  1. ^ 宋鸿兵简介. 新浪. July 25, 2009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2. ^ 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 《財經》網絡版. [2008年12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15日). 
  3. ^ 胡祖六批炮轟《貨幣戰爭》觀點 特殊身份受質疑. 南方都市報. [2008年5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22日). 
  4. ^ 陈志武:耶鲁教授反驳金融阴谋论. [2014-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陈志武:《货币战争》开错了药方. [2014-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6. ^ 郎咸平談書《貨幣戰爭》要和《還珠格格》一起看. [200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7. ^ 郎咸平: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與產業戰爭. [200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8. ^ 18 U.S.C. Section 208
  9. ^ 美學者質疑中國暢銷書《貨幣戰爭》. VOA. 2007年10月4日 [2007-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中文). 
  10. ^ 央視大型紀錄片 《貨幣》 第五集 權力之爭
  11. ^ 複息計算方法:假設年利率1%,如果有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投資了1元,至今2231年計算,其財富已有4億多元,其公式為(1+1%)2231
  12. ^ 「貨幣戰爭」忽悠中的擔憂. 德國之聲. [2008-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4). 
  13. ^ 貨幣戰爭(三十六):亞洲貨幣絞殺戰(中)
  14. ^ 茅于轼认定宋鸿兵脑残抄袭《货币战争》-中国反垄断网.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5. ^ 《货币战争》 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1)-我读-搜狐读书-挖掘更好看的阅读-搜狐.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6. ^ 南方周末 - 用宋鸿兵的方式还原宋鸿兵.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