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長大
我在伊朗長大 Persepolis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瑪嘉·莎塔碧 文森特·帕蘭德 |
編劇 | 電影劇本: 瑪嘉·莎塔碧 文森特·帕蘭德 漫畫 瑪嘉·莎塔碧 |
原著 | 我在伊朗長大 |
主演 | 齊雅拉·馬斯楚安尼 嘉芙蓮·德納芙 |
製片商 | 索尼經典影片 甘迺迪/馬歇爾製片公司[*] 2.4.7. Films[*] France 3 Cinéma[*] Diaphana Distribution[*] Franche Connection Animations[*] |
片長 | 95分鐘 |
產地 | 法國 |
語言 | 法語、波斯語、英語、德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2007年5月23日 2007年12月25日 2008年1月11日 2008年2月22日 |
發行商 | 索尼影視娛樂 |
預算 | 730萬美元 |
《我在伊朗長大》(法語:Persepolis,直譯:波斯波利斯)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法國動畫電影,改編自伊朗裔法籍漫畫家瑪嘉·莎塔碧創作的自傳體漫畫《我在伊朗長大》。
劇情簡介
瑪嘉是一個9歲小女孩,出身於德黑蘭的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左翼知識分子家庭,外祖父是卡扎爾王朝的一個王子,也是一個共產主義者,曾任阿塞拜疆人民政府司法部長,最後作為政治犯死在巴列維王朝的監獄中,最敬愛的阿努什叔叔(其外祖父的侄子)則是信仰共產主義的伊朗人民黨的黨員,並因此被迫流亡蘇聯,後來在返回伊朗時被秘密警察逮捕。她喜愛西方流行文化,尤其喜愛李小龍和空手道。安拉和馬克思則是她夢中的摯友,瑪嘉的夢想是成為全宇宙最後一位先知。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者在國內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制度,推行極其保守的社會政策,嚴格控制和抵制西方文化的傳播,在學校強制灌輸伊斯蘭教義,女性被迫戴上頭巾,宗教警察在街頭監視着人們的一言一行,飲酒及各種為伊斯蘭教法所不容忍的娛樂都被禁止。阿努什叔叔等共產主義者則被神權當局處決,阿努什叔叔臨死前見了瑪嘉最後一面,並告訴瑪嘉:「你看着吧,總有一天無產階級會掌握政權的」。隨後,兩伊戰爭爆發,許多年輕人受宗教宣傳蠱惑參戰而陣亡沙場。伊斯蘭革命後的種種變化讓嚮往自由的瑪嘉感到極其壓抑和痛苦。此外,她的叛逆和不安分亦使得雙親和祖母對她感到擔憂。為了追求自己的喜好,她只能偷偷地去黑市購買黑膠唱片和喜愛的東西。原本以為生活還可以假借幻想而繼續,直到兩伊戰爭的程度加深,國內的政治、經濟局勢持續惡化,雙親只好決定把她寄養到他們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朋友家中。在成長的歲月中不斷地發生苦難,在被愛情刺得遍體鱗傷後,在西方的頹廢事物讓她迷茫時,瑪嘉開始懷念家鄉和雙親,還有外祖母與她身上的茉莉花香。她選擇回到家鄉,回到親人與舊時的朋友身邊,但是,為了追求自由和女性的解放,她又不得不離開伊朗.....
瑪嘉·莎塔碧說:
“ | 我知道,當我選擇說出這個故事,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故鄉,波斯波利斯。那覆蓋着藹藹白雪的阿爾伯茲山,以及外婆身上迷人的茉莉花香。
然而,我選擇告訴你們這個故事,從古波斯文明的波斯波利斯, 直到現代伊斯蘭下的神秘面紗。我永遠記得外祖母的話:不要忘記妳從哪裏來。 這是我純真的革命童年,我青春的愛情流浪。這是我的伊朗,我的家鄉。這是我的《波斯波利斯》。 |
” |
技術
影片按照原始的繪本以黑白作為主色調。影片中除了「現代」的部分有顏色外,歷史記敘的部分採用類似皮影戲的效果。將漫畫版轉變為動畫版的過程,由藝術指導和執行製片人Marc Jousset重新設計。動畫版署名是Perseprod Studio,同時還由Je Suis Bien Cotent和Pumpkin 3D這兩個專業工作室負責製作。
評價
《我在伊朗長大》自放映以後,便受到很多影評人與觀眾的好評,並在IMDB上擁有8/10的高分。Metacritic根據31條評論,獲得加權平均分數90分,代表「普遍讚譽」。
2023年3月,本片在爛蕃茄發表「270部由21世紀女性執導的電影佳作」(2000年-2009年年代)清單榜上有名[1]。
獎項
- 2007 歐洲電影獎
- 最佳影片影片獎提名
參考文獻
- ^ THE 270 BEST MOVIES DIRECTED BY WOMEN OF THE 21ST CENTURY. 爛番茄. 2023-03-09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