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范陽起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范陽起兵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安祿山范陽郡(今北京城西南)起兵反叛唐朝

營州柳城胡人安祿山,會六種少數民族語言,開始擔任互市牙郎,從軍後,因驍勇多智,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任為捉生將,收為養子,被提升為平盧討擊使。他賄賂朝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天寶元年(742年),升為平盧節度使,他通過虛報軍功、獻媚皇帝、賄賂朝臣,得唐玄宗的信任,在天寶三載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他騙取唐玄宗和楊貴妃等人的寵信和支持,楊貴妃還收他為養子。天寶十載,又兼河東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省遼寧省西部、山西省北部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安祿山多次入朝,見內地兵力空虛,朝廷腐敗,自己掌握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軍隊,就萌生了舉兵作亂、奪取天下的野心。他派親信入京,探聽朝廷情報;養戰馬數萬匹,準備大量兵器和糧草;以高尚嚴莊等為心腹,以史思明蔡希德崔乾祐等為骨幹。以同羅契丹等族降人八千餘驍勇將士,組成親軍,號稱「曳落河」;提升自己的親信為將領,並以番將三十二人取代漢將。安祿山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詐稱奉朝廷密旨,率兵入朝討伐楊國忠,在范陽起兵造反。他以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今山西朔州市東北),鞏固後方基地。他親自率所部番漢兵,和同羅、奚、契丹、室韋等族兵共十五萬,號稱二十萬,於當天夜晚出發,自薊城(范陽郡治,今北京城西南)南下,殺向洛陽長安安史之亂爆發[1],並成為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資治通鑑》卷217 唐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