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翁源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翁源縣
位於翁源的東華寺
位於翁源的東華寺
翁源縣的地理位置
翁源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24°21′27″N 114°07′42″E / 24.35744°N 114.12824°E / 24.35744; 114.1282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廣東省韶關市
政府駐地龍仙鎮
下級行政區龍仙鎮、官渡鎮、翁城鎮、新江鎮、周陂鎮、江尾鎮、壩仔鎮、鐵龍鎮
政府
 • 縣委書記高忠
面積
 • 總計2,174.87 平方公里(839.72 平方英里)
 
人口(2018)
 • 總計常住人口2,020年32.24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12600
電話區號751
車輛號牌粵F
行政區劃代碼440229
網站www.wengyuan.gov.cn

翁源縣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位於韶關市東南部,因其處於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東與連平縣相連,南與新豐縣毗鄰,西與英德市曲江區交界,北與始興縣江西省接壤。

翁源縣是廣東歷史上16個最早建制縣之一,因山水奇秀,物產豐饒,故古有「仙邑」之稱,素有「粵北南大門」之稱。

歷史

先秦以前

新石器時代,翁源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時期,翁源之地屬百越地;戰國時期,屬楚地。秦時屬南海郡。

兩漢、三國、兩晉、南朝時期

兩漢、三國、兩晉及南朝宋齊時期,翁源均屬湞陽縣地。梁承聖三年(554年),析湞陽縣地置翁源縣,屬東衡州始興郡。南陳初廢東衡州,翁源縣改屬衡州始興郡。陳天嘉元年(560年),在翁源縣地置清遠郡,翁源屬之。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郡,翁源隸屬廣州總管府。唐初,在曲江置番州,縣屬之。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翁源自廣州析隸韶州。五代時期,翁源縣屬韶州。

宋、元、明、清時期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析翁源太平鄉及曲江縣廉平、建福兩鄉置建福縣(治在岑水場附近),與翁源縣同屬韶州管轄。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廢建福縣,轄地各歸原建制。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翁源縣併入曲江縣。大德五年(1301年),翁源復縣,改屬英德路。至大元年(1308年)英德路降為州,翁源仍屬。明洪武元年(1368年)翁源縣易名岑水縣,不久復名,隸屬韶州府。明清時期,翁源縣建制未變,均屬韶州府管轄。

民國時期

翁源縣建置沿襲清制。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38年9月,翁源縣先後屬廣東省南韶連綏靖區、南韶連道、嶺南道、南韶連行政區、南韶連政務區、北區、西北區綏靖區、第二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9月,翁源解放。翁源縣初隸屬北江臨時人民行政委員會,後先後隸屬北江人民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專員公署、粵北行政公署、韶關專員公署、韶關專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方行政公署、韶關市。


自然地理

位置面積

翁源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東靠連平,南鄰新豐,西接英德、曲江,北依始興、江西。東經113°18′5″至114°18′5″,北緯24°07′30″至24°37′15″。東西極端長66.5千米,南北寬55千米,總面積2175平方千米。

地形

縣內屬半山區丘陵地帶,群山環抱,連綿起伏,山脈多為自東北—西南走向,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千米以上山峰有13座。最高峰為北部的七星墩,海拔1300米;次為南部青雲山,海拔1246米;最低點是官渡,海拔100米。中部多為中低山脈及零散土丘。山地面積約佔全縣總面積的80%。山脈之間多為中小型盆地及河流沖積的階地,盆地方圓幾十公里或幾公里不等。中上石炭系壺天群灰岩廣泛分佈於全縣各地,確由溶蝕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很多,全縣已發現較大溶洞107個。地貌表現千姿百態,地形較為複雜。

氣候

縣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2023年氣候總體平穩,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多。年平均氣溫21.3℃,較常年偏高0.4℃,年極端最高氣溫38.6℃,年極端最低氣溫0.1℃;年降水量1414.2mm,較常年偏少1.9成,全年日照1687.7小時,較常年偏多91.4小時。

河流

  • 滃江

翁源縣境內主要河流滃江,是北江水四大支流之一,發源於縣內船肚東,流經岩莊、壩仔、江尾、龍仙、三華、六里、官渡,入英德匯入北江。全長173公里,集雨面積4847平方公里,其中縣內河長92公里,集雨面積2058平方公里。滃江河床穩定,河寬100—150米。沿河兩岸為丘陵台地,河岸高於河床3—6米,河床多為岩石及砂卵石,河道坡降1.7%,水位暴漲暴落,具有山區河流特徵。滃江流域年平均雨量1750毫米,每年4—8月為豐水期,降水量約佔全年的70%,10月至次年2月為枯水期,降雨量約佔全年的14%,植被較好,年平均含沙量0.11公斤/立方米,年平均徑流係數0.54,年徑流總量1908億立方米(官渡以上)。 滃江支流 全縣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貴東水、龍仙水、周陂水、塗屋水、橫石水六條,形成以滃江為主幹流的扇形河網。

  • 九仙水

發源於柑子山,流經徑群、葸嶺、江尾、南塘石灰潭匯合滃江。河長23公里,集雨面積12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1.2%。

  • 貴東水

發源於葫蘆洞,流經南浦至張背匯入滃江。集雨面積463平方公里,河長49公里,其中翁源集雨面積152.3平方公里,河長31公里,河床比降5.86%。支流太坪水,發源於大吉山,於南浦匯入貴東水,集雨面積164平方公里,河長33公里,其中縣境集雨面積80.3平方公里,河長10.6公里,河床比降5.79%。

  • 龍仙水

發源于勒離嶺,流經藍李至龍仙牛鼻溝匯入滃江。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河長36公里,其中縣內集雨面積162平方公里,河長25.6公里,河床比降13.1%。支流深渡水,建有躍進水庫,控制面積28.8平方公里。

  • 周陂水

發源於新豐縣長塘,經礤下、周陂至三華流入滃江。集雨面積314平方公里,河長38公里,其中縣內集雨面積213.3平方公里,河長29.7公里,河床比降6.01%。

  • 塗屋水

舊稱鎮子水。發源於翁源凹,至六里塗屋流入滃江,集雨面積252平方公里,河長44公里,河床比降8.47%。

  • 橫石水

發源於始興縣黃茅嶂,至翁城象嘴朱屋流入英德,於龍口匯入滃江。集雨面積642平方公里,河長54公里,其中縣內集雨面積478平方公里,河長41公里,河床比降3.88%。支流有礬洞水,集雨面積119平方公里,河長25公里,其中縣內集雨面積76.3平方公里,河長11.9公里,河床比降15%。

行政區劃

翁源縣下轄8個156個村委,18個居委[1]

龍仙鎮、​壩仔鎮、​江尾鎮、​官渡鎮、​周陂鎮、​翁城鎮、​新江鎮鐵龍鎮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翁源縣常住人口為322482人。

交通

G4 京港澳高速G78 汕昆高速G0422 武深高速S27 韶惠高速 106國道 220國道 358國道 244省道 245省道 341省道幾大幹線縱橫貫通境內,G4 廣韶高速公路越境而過,設有翁城出入口,境內城鄉交通四通八達。

物產

翁源物華天寶,是「嶺南夏令果王」三華李的故鄉、千年古縣、全國最大國蘭生產基地,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農業種植以糧食、甘蔗、蠶桑、花生、蔬菜、水果、黃豆、番薯等作物為主,其中以糧食、糖蔗、蠶桑、蔬菜、水果、蘭花為支柱產業。

  • 土特產:三華李(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九仙桃、沙田柚、蔬菜、蠶繭、蘭花、馬牯塘蓮、竹篙薯、果蔗
  • 藥材:溪黃草
  • 礦產:煤、鐵、鋁、鋅、鎢、錳、矽、石灰石、翡綠岩、大理石
  • 五金:繅絲、水泥

語言

旅遊資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