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
紅旗渠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河南省林州市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69年 |
編號 | 990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紅旗渠,是位於中國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穿越太行山區的人工引水渠。幹渠長70.6公里,幹渠、支渠、斗渠共計全長約1500公里,由於多處渠段位於山腰的懸崖峭壁上,因此獲譽為「人工天河」[1][2][3]。紅旗渠現為中國國家水利風景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林州市的主要象徵[3]。
修建歷史
該地區此前地處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當地縣誌記載從明朝開始此地旱年加總達400年。當地307個以上村莊為了解決飲水以及農田灌溉困難常常穿山挑水,遠的每天要走二三十里路挑水。修建引水渠工程目的是為了引漳河水灌溉林縣,故而又名「引漳入林」工程[1][2]。
1960年2月開始修建,至1969年7月完工[1][2][4]。該工程共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1座(一說152座),共挖砌土石2225萬立方米[1][2][3]。紅旗渠修建歷時10年,全縣50萬人,有30萬人參加了修渠工程[1]。據官方報道,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共有81人死亡,其中年齡最小的17歲,最大的60歲,另有多人受傷[1][5]。
著名工程人員
- 總設計師楊貴,原河南林縣縣委書記。雖然紅旗渠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但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楊貴卻因為修建紅旗渠被受到衝擊和迫害。直到1972年在林縣採訪的新華社記者華山,給來當地考察的康克清寫了一封長信反映了楊貴被調離遭迫害的情況。康克清馬上起草了一封信連同華山的信一同派專人緊急送往北京周恩來。後來經中央決定,調楊貴任河南省委常委,仍兼安陽地委書記和林縣第一書記。1973年8月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經總理周恩來提名,楊貴獲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 吳祖太
影響
紅旗渠的修建解決了當地約60萬人和3.7萬頭大牲畜的吃水問題[1]。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為54萬畝[1]。灌區的糧食畝產由修建前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圖集
-
1965-7 1965年 紅旗渠 渡槽
-
1965-7 1965年 紅旗渠 路銀
-
1965-7 1965年 紅旗渠 青年洞
-
1965-7 1965年 紅旗渠2
-
1965-7 1965年 紅旗渠建立完成
評價
周恩來:「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1]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红旗渠建设者:精神旗帜飘扬太行山巅. 新華網. 《經濟日報》. 2019-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
- ^ 2.0 2.1 2.2 2.3 陸麗環; 王卓. 河南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 担当实干续写为民新篇.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21-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中文).
- ^ 3.0 3.1 3.2 人工天河——红旗渠. 安陽市人民政府. 2020-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中文).
- ^ 李曉建. 1969年7月8日 红旗渠建成. 金華市人民政府. 2015-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中文).
- ^ 什么是红旗渠精神?. 林州市大眾文化培訓中心. [2021-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