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記
會計學 |
---|
財務會計 · 管理會計 · 審計 |
簿記(英語:Bookkeeping),是為了管理經濟主體因經濟交易而產生的資產、負債、資本的增減,以及記錄在一定期間內的收益和費用的記賬方式。一般說到簿記是指複式的商業簿記。
名稱的由來
簿記原為Book-keeping的日文翻譯。福澤諭吉最初譯為「帳合」,後從眾音譯為「簿記」。[1]20世紀初傳入中國。
- booking(帳簿的意思)
- 賬簿記錄以及賬簿記入的省略
單式簿記和複式簿記
簿記的記錄方法可分為單式簿記和複式簿記兩種,詳細內容請參照各項目。
- 能夠確保正確和公正複式簿記,被廣泛的運用企業會計、政府會計等多種領域。提起簿記,一般都默認是複式簿記。以後沒有特別註明,都默認為複式簿記。
根據經濟活動分類
根據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分類,大體可分為商業簿記和工業簿記。
商業簿記
用於輸入成品進行銷售的公司的財務管理的記帳方式。是最基本的簿記。
工業簿記
用於記錄購入材料,製作商品、販賣成品的公司的財務狀況的記帳方式。主要用於計算商品製作所必需的原價費用,包括材料費,製作人員的薪金,製造器械的損耗費用等。
其它的應用簿記
相對於基本的商業簿記,其它的簿記都被稱為應用簿記。
- 農業簿記
- 林業簿記
- 漁業簿記
- 建築簿記
- 銀行簿記
- 官用簿記
- 組合簿記
- 家計簿記
記賬步驟
記賬過程,又稱「會計循環」。
第一步,分錄
記下左右科目名稱、金額、編碼,交易日期、摘要,謂之「作分錄」。
記資產類科目
可望帶來收入之事物,又可分為「短期」有形資產、長期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所謂有形者,以實物存在,無形者,以權益存在。所謂短期者,年內可用完,長期者,逾年可用完。得到資產時記在左側,是為「借記」,失去資產時記在右側,是為「貸記」。
年代 | 名詞 | 釋義[2][3] |
---|---|---|
唐→清 | 飛錢→交子→會票→匯票 | 異地匯兌之憑證 |
民國以來 | 匯票 | the bill of exchange的翻譯 (由第三人代付的賬單) |
明→清 | 銀票、錢票 | 在銀號、錢莊取錢之憑證 |
民國以來 | 支票 | cheque的翻譯 (銀行支付的bill of exchange) |
「短期」有形資產:
- 所謂「存貨」者,製造中、或完工之商品。得到時容易分清。統計出售情形時,以其數量眾多,不易分清,可從進貨最初往後算、最末往前算、或平攤各批。
- 所謂「現金」者,可立即付款之事物,支票、匯票算在內,[註 1]押金不算。來去時都易分清。
長期有形資產:
- 所謂「固定資產」者,台灣列為「建築物」、「設備」、「土地」,雖可出售,但非主營業務。得到時容易分清。統計消耗情形時,以其不可分割,可按年平攤、按產量算、按哩程算,是為「折舊」。折,斷也,損也。[7]
- 所謂「在建工程」者,未完工之建築。來去時都易分清。
- 所謂「投資性房地產」者,中國大陸獨有詞語,出租、或出售之房屋土地。得到時容易分清。統計消耗情形時,或按月計折舊,或不計折舊、衹以市價衡量其變動。
- 「天然資源」,顧名思義,林木一類,中國大陸稱為「天然起源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理屬於長期有形資產,唯其單列。
無形資產:
- 狹義上的無形資產,是說長期的無形資產。得到時須注意,若是自行研發,直到開發成功才記錄。消耗時,按年平攤。
記負債類科目
可望帶來支出之事物,多按短期、長期區分。得到負債時,記在右側,失去負債時,記在左側。
「短期」負債,或說「流動負債」:
- 所謂「應付賬款」者,限於賒購商品所待付之款,欠員工者不算在內。
- 所謂「應付薪資」者,欠員工之報酬,中國大陸稱為「應付職工薪酬」。來去時都易分清。
- 所謂「應付票據」者,須由本企業支付之票據。
- 「應付稅費」,台灣主要為「應付營業稅」,中國大陸主要為增值稅、消費稅。
記業主權益類科目
第二步,過賬
將當日記載事項,分別謄寫於各明細科,謂之「過賬」。
第三步,編制試算表
將所有明細科左右數額累加,試算是否相等。若不等,必有錯誤。
第四步,期末科目餘額調整
企業經營期間,初記錄事項,到年末不合實情者,應予調整。調整後,仍應試算檢查。
第五步,編制財務報表
年末編制財務報表,以供業主、債主、經理、供應商、顧客等觀覽。
第六步,結賬
將收入、費用類科目,並業主提取者,結轉至基礎科目,謂之「結賬」。[8]
註釋
參考資料
- ^ 西川孝治郎. 簿記の語源について. 三田商學研究. 1964 [202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李飛; 趙海寬; 許樹信; 葉世昌. 中國金融通史·第1卷.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9年.
- ^ Bills of Exchange Act 1882,香港《匯票條例》,民國《票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 ^ 彭信威. 中國貨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
- ^ 馬慧雯. 汇票基本功能的历史演进及其原因. 商業全球化. 2020年, 8.
- ^ 張耀麟. 支票法律問題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6年.
- ^ 康熙字典.
- ^ 林淑玲. 會計學. 三民書局.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