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飯店
31°14′46″N 121°29′12″E / 31.24623°N 121.48656°E
上海外灘建築群 禮查飯店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上海市虹口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07年 |
編號 | 4-220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禮查飯店 | |
---|---|
位置 | 中國上海市虹口區黃浦路15號 |
建成時間 | 1910年 |
評定時間 | 1999年 |
參考編碼 | 3-138 |
浦江飯店(英語:Astor House Hotel)原名禮查飯店,是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中國上海的主要外資旅館之一。1959年以後改名為浦江飯店。現開闢為中國證券博物館[1]。
地理環境
浦江飯店座落在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外白渡橋北堍東側,今虹口區黃浦路15號。在浦江飯店的繁盛時期,其西側百老匯路[2]對面是百老匯大廈[3],南側隔蘇州河與上海外灘建築群相望,緊鄰的黃浦路邊,集中了美國、德國、日本、蘇聯等十餘個國家的領事館。沿百老匯路向東直到提籃橋,當年是英資和日資的輪船碼頭,如公和祥碼頭、匯山碼頭。
歷史
19世紀
禮查飯店始建於1846年,當時上海開埠只有三年時間。英國商人阿斯脫豪夫·禮查(Richard)在英租界與上海縣城之間、今金陵東路外灘附近[4],興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旅館,名為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禮查飯店)。這是上海最早的一所現代化旅館[5]。
1856年,蘇州河上外白渡橋的前身「韋爾斯橋」建成,1857年,禮查看好此處的發展前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橋北側河邊的一塊面積為22畝1分的荒地,在此建造了一座東印度風格的2層磚木結構樓房,將禮查飯店從原址遷移到這裏,[6]。不過,由於當時該處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初期的經營狀況不佳。
1860年,英國人史密斯(Henry Smith)接手經營禮查飯店,改名為Astor House。在史密斯的管理下,禮查飯店除了客房外,又開設了彈子房、酒吧、舞廳及撲克室,樓下大廳常有歌舞、戲劇演出,以招徠顧客。於是,旅館開始出現轉機,外國旅客明顯增多。
在19世紀後期,禮查飯店經常是中國最早接受現代事物的場所:1867年,該店在上海最早使用煤氣;1882年7月,在此安裝中國首批的電燈,曾引來好奇參觀的人潮;1883年,這裏成為全上海最早使用自來水的地方。
20世紀上半葉
1906年,因外白渡橋改建鋼橋,須讓出部分飯店土地,同時,另一家外資旅館匯中飯店(Palace Hotel)已經開始新建六層樓房,由於它位於南京路外灘的黃金地段,給只有2層樓、又位於蘇州河北岸的禮查飯店帶來生存壓力。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同年禮查飯店也拆除舊樓,重建為一座5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建築面積為8,100平方米(今金山大樓)。由於仍難以與匯中飯店媲美,於是緊接着又在該樓前面再建造一座豪華的6層大樓。這座大樓在1910年竣工,四面臨街,佔地4437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011平方米,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風格為新古典主義式樣,擁有繁複的大弧形拱窗以及成排的愛奧尼立柱,灰色外牆,轉角處屋頂上建有塔樓,擁有維多利亞時期的迴廊式中庭,採用開放式的天窗進行上採光。新的禮查飯店共設有客房200多套。 禮查飯店的歷任經理大都有過做船長的經歷,所以該飯店的許多設施都仿照船上的式樣,如飯店的走廊,油漆得好像客輪上通向睡艙的通道。
禮查飯店是當時遠東設備最現代化的豪華飯店之一:24小時供應熱水、每間客房一部電話、中國最早的電梯之一、上海最早放映半有聲電影(1908年)和有聲電影(1913年12月29日)。
禮查飯店的頂層大餐廳(孔雀大廳)十分寬敞豪華,可容納500人就餐或跳舞。晚上,交響樂隊在此演奏,晚上8點,穿得衣冠楚楚的客人來此進餐。「這時,你可以看到這個港口城市的大部分外國頭面人物[7]」
在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禮查飯店是世界各地的名人來到上海的鐘愛的下榻地,他們的名單包括:英國愛丁堡公爵、美國南北戰爭中著名的五星上將、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將軍(Ulysses S. Grant,1879年入住禮查飯店410房間)、英國哲學家伯蘭特·羅素(1920年)、科學家愛因斯坦(1922年)、喜劇大師卓別林(1931年、1936年)、《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夫婦(1931年)等。
轉變
禮查飯店走向衰落的轉折點是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的爆發。戰爭期間,由於禮查飯店所在的虹口屬於日本勢力範圍[8],和上海公共租界其他地區分開,不列為戰時中立區,住在虹口的西方僑民迅速離開,遷往較為安全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9],以及上海法租界[10]。西方僑民撤離虹口後,禮查飯店因失去服務對象,無法經營下去。於是英國人將該飯店轉讓給日本人經營。抗戰結束後,英國人收回禮查飯店,交由建華地產公司租用經營,底層大廳被分割成23間,改建成沿街店鋪,開設咖啡館、酒吧等,樓上由美軍俱樂部等單位租用。
1949年以後一段時期,禮查飯店仍由英國人管理。1950年租約到期,建華地產公司將房屋交還英商。這時出現中國政府與英商之間的修繕費問題的糾紛。最後在1954年4月19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曾先後作為華東紡織管理局和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等單位的辦公樓。1958年6月25日劃歸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1959年5月27日,禮查飯店更名為浦江飯店正式對外營業,負責接待外籍和華僑旅客。[11][12]
建築變遷
浦江飯店在文革中又受到較大破壞,頂層大餐廳面目全非,昔日的豪華飯店逐漸衰老式微。1988年,浦江飯店隨上海大廈一同劃歸上海衡山集團。1995年,原禮查飯店差點就被拆除改建,衡山集團總裁吳懷祥在發現飯店的歷史淵源後,決定保留老飯店,計劃逐步恢復其原貌。2002年重新裝修後,浦江飯店列為三星級酒店,共有客房總數116間套。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昔日禮查飯店的底層大廳掛牌成立。[13]
2017年12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同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正式簽下浦江飯店租賃合約,飯店年尾結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接手後,計劃將其打造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教育基地與國際交易所文化展示與交流基地,宣稱將於文物管理部門監督指導同中外相關歷史建築保護專家的設計規劃下,最大限度確保做好建築的長期保護與維護工作,發揮歷史建築的使用功能[14]。
2018年12月22日,中國證券博物館在原浦江飯店內成立[1]。
其他
1846年12月22日,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召集了在上海租地的外僑,租用禮查飯店,召開大會,成立「道路碼頭委員會」(Committee on Roads and Jetties),即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前身。
1897年,上海道台蔡鈞在禮查飯店舞廳舉辦大型舞會,慶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應邀出席舞會的有各國駐滬領事和旅滬的外國富商。
20世紀初葉,禮查飯店首次在周六及周日的晚上舉辦「交際茶舞」,從此,交誼舞會開始在上海盛行起來。
1919年,禮查飯店的侍應生周祥生意外揀到一大筆盧布,兌換了500銀元,跳槽在鄰近的百老匯路、武昌路口開辦了祥生汽車行,後來成為上海灘的出租汽車大王。
圖片
參見
註釋
- ^ 1.0 1.1 中国证监会在上海设立中国证券博物馆. [2018-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大名路
- ^ 上海大廈
- ^ 3年後此處劃歸新設立的上海法租界
- ^ 上海檔案信息網
- ^ 1857年的租地地契現仍保留在浦江飯店中
- ^ 鮑威爾:《我在中國的二十五年》,
- ^ 劃為日軍防區
- ^ 英、美、意三國軍隊防區
- ^ 法軍防區
- ^ 漫步“世界会客厅” 阅读地标建筑的前世今生. 新華網. [2021-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黄浦路15号,见证上海金融风云. 南方周末. [2021-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 ^ 後來證券交易所遷往浦東自建大樓
- ^ 再見!擁有170 年歷史的上海灘「第一大飯店」外灘TheBund 2017-12-30
- ^ 傅建中,"華府看天下-中日淞滬戰役的王賡事件"存档副本. [201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6).,中國時報,2012-04-13 01:30.
參考資料
- 鮑威爾:《我在中國的二十五年》,
- 楊嘉祐:《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