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馬拉達隧道
沙木拉達隧道 | |
---|---|
概覽 | |
地點 |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 |
狀況 | 使用中 |
鐵路線 | 成昆鐵路 |
起點 | 樂武展線紅峰站 |
終點 | 韓都路展線沙馬拉達站 |
營運數據 | |
貫通於 | 1966年 |
啟用於 | 1970年7月1日 |
業主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
營運單位 | 成都鐵路局 |
技術數據 | |
軌道長度 | 6.379公里 |
軌道數目 | 單線鐵路 |
軌距 | 准軌(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 |
沙木拉達隧道或稱沙馬拉達隧道、沙木拉打隧道(彝文:ꎭꂵꇁꄿ)、東方紅隧道[1],是成昆鐵路上的一座隧道,全長6.379千米,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1966年貫通。
位置選定
成昆鐵路穿越大相嶺和小相嶺段共有十多個方案,其中沿大渡河,牛日河穿越沙木拉達分水嶺,再沿孫水河過瀘沽到西昌的方案被最終確定。[2]
線路經過的大小相嶺各埡口標高均在2500米以上,其中雖然沙木拉達埡口較低,但高度落差依然非常大,約1600米。在該路段研究中,設計了小相嶺埡口約11公里隧道和沙木拉達隧道的4.8、6.2和8.38公里三種不同方案。這其中4.8公里方案,因隧道位置最高,引線最長,工程費最大,最不經濟而放棄。而小相嶺和沙木拉達8.38公里方案,引線最短、工程量最小,但隧道過長,受當時建設水平和當地地質情況限制,不具備修築超長隧道的條件和能力,故選擇6.2公里方案,並經過詳細設計後,最終以6.235公里方案交付施工。[3]
1963年停工後,又按隧道分修的原則,研究了四個方案:小相嶺,陽糯雪山埡口,瓦吉木埡口和沙木拉達埡口。其中前三個方案隧道分別長19.5公里,25.7公里和14.5公里。其中陽糯雪山和小相嶺方案在施工量,展線係數,線路長等方面相似,但前者隧道距離過長。而瓦吉木埡口方案雖不如陽糯雪山方案,但優於沙木拉達方案。在1964年復工時,受施工水平限制,且停工時已成洞約2400米,故依舊採用沙木拉達方案,重新設計後距離更改為6.379公里。不過在建設時考慮到線路的長期發展,在乃托站預留了小相嶺方案的接線條件。[3]
施工
沙木拉達隧道昆明端採用蘑菇形開挖法,通過錨杆支護自下向上挖,再使用棚架出渣,可以在簡化工序的同時,按需加開漏渣口,以加快施工進度。即使遭遇地質變化,也易於改變開挖方法。昆明端原先採用的上下導坑開挖法,月成洞僅有101.01米。採用蘑菇形開挖法後,1966年3月月成洞達到了302.1米。[4]
隧道建設時也採用了輔助坑道施工,採用平行導坑開挖橫通道48個,其中九個為反向。平導最大間距346.2米,最小60米,平均130.9米。平導中成都端16個,4個反向,平均間距163.6米,昆明端32個,5個反向,平均間距117.1米。[5][6]
施工通風使用巷道式,昆明端配有2台主扇和9台局扇。施工初期曾因接頭漏風發生過有害氣體中毒事故。[7]
地質災害
沙木拉達是牛日河和孫水河的分水嶺,所以地表溝谷發達,密度達到5.2公里/平方公里。而隧洞本身就要穿過四組主要斷層和四組裂隙帶,又分為4個水文地質層。建設過程中,隧道有9處湧水地段,共257米,成都端日最大湧水量7550噸,昆明端最大為12000噸。[8]
成都端湧水段主要地質原因為牛日河的源流拉普-米溝在K436+046.77處跨越隧道,即使是枯水季節,流量也能達到每秒80升左右。米市向斜核部和F4斷層分別以35°和52°與隧道交叉。成都端共有4個湧水段,其中K434+028.77至K434+128.77和米市向斜核部斜交,這100米日湧水80餘噸。而K435+554.77至435+567.77段因通過北西西向張密集帶導致出現兩段裂面開張並 湧水的路段,由於處理不及時,此處湧水導致沙木拉達施工暫停了16天,兩處日湧水超過2600噸。在隧道通過F4斷層的裂縫密集帶時,其地表又是拉普-米溝,故產生了71米的湧水段,日湧水量最大達到3688噸,除了下導僅停工16天外,其餘工程皆不得不暫停施工長達四個月。另外成都端的平導也出現過湧水段,日湧水1000噸左右。[9]
在昆明端,次一級背斜爾西特瀉溝在K438+898.77處通過隧道洞頂,F21斷層性質更是複雜,此段破碎帶富水性強,以78°斜穿洞身。昆明端的4處湧水段主要有兩處尤為嚴重。其中一處位於K438+812至K438+824,該段不僅地表為益日里提河,位於與爾西特瀉溝的軸部,且又正面穿過F21,在抽換下導支撐時,導致了上導坍塌,日湧水近3000噸。另一處K438+791至K438+810段,日湧水量2700噸-9600噸,最高峰時達到了每日12000噸。[9]
為了清除上述湧水災害,成都端設置了四條排水管路共10台抽水機,抽水機的總裝機容量為371千瓦;同時還挖掘了順坡的導水溝,通過落差將湧水排出洞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