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曼差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10月3日)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彌曼差(梵語:Mīmāṃsā)為古代印度正統哲學思想六派之一。彌曼差又稱前彌曼差(Puarra Mimansa / Pūrva Mīmāṁsā),原義為審查、仔細考慮、考察研究等,漢譯佛典中還音譯為「彌息伽」[1]、「彌曼蹉」等,和為古印度正統哲學思想六派之一的後彌曼差(Uttara-Mīmāṁsā)相區分。
彌曼差的創始人或稱為組織者為耆米尼(Jaimini),此派依照梵書(Brahmana,又稱「婆羅門那」)中實際的方面為背景,以「立聲」為概念創建常住論,認可《吠陀經》(Veda,意為「知識、啟示」)的無上權威。
歷史
背景
彌曼差派雖然與早期吠陀教的教義有着密切的關係,但是這一教派通常認可無神論。其無神論思想源於彌曼差派所認可的無前(apurva)論,彌曼差派相信祭祀有很大的功效,認為祭祀行為能產生給人們帶來好處的力量,這種力量被稱為「無前」。如主張有神,那就要承認神的超自然力,就要承認在祭祀行為與果報之間起作用的是神,而不是「無前」,這會否認祭祀行為的神聖有效性。
在梵書時期(大約西元前10世紀至前4世紀),彌曼差派以吠陀祭祀為主要研究對象,他們相信吠陀聖典的正確性,相信祭祀的功效。隨着婆羅門教的產生,祭祀地位的提高,此時,更迫切需要對吠陀祭祀作出統一的解釋。
起源
前2世紀,古時的彌曼差派確實是也研究《吠陀經》全部,以《彌曼差經》爲主張,以《吠陀經》為中心組織自己的學說,着重於吠陀祭祀的解義與研究,使梵我合一。
隨時代逐漸有着細微的不同,開始分化成兩類。
- 主修外在事相:彌曼差派、業彌曼差派、前彌曼差派
- 主修宇㣙真理:智彌曼差派、後彌曼差派(吠檀多派)
然而在環境演化中彌曼差派逐漸偏重外在事相,而宇宙真理則以吠檀多派,形成互補性質。
彌曼差派對於祭祀的注重,以致不是很重視輪迴解脫理論,後來發展過程中也受到印度傳統的輪迴解脫理論影響,在接受這些元素時,亦極為強調祭祀在獲得解脫過程中的主要作用。
彌曼差派與婆羅門教祭祀儀式有直接關係,在後期雖接受輪迴理論但依然強調祭祀過程,並且融入印度現代的宗教儀式當中,現今的祭祀過程中亦可追尋到其蹤影。彌曼差因着重外在實際性質,相對來說解讀、祭祀、弘揚等較為強化,在7世紀前主要以聲論及量論,來增信吠陀經的正確性以及祭祀的功效。西元七世紀後,更是吸收及改造了勝論派的句議論(實、德、業、同、異、和合),加以使用。
出現及消失
在公元前最後的數個世紀內,源自彌曼差派的前彌曼差派因佛教和耆那教對婆羅門教的衝擊而興起,旨在捍衛《吠陀經》的權威,隨着印度教興起,前彌曼差派演變為印度教教內的彌息伽派。
影響
前彌曼差派的影響力在公元七至八世紀左右達到頂峰,但隨後便因印度教興起而衰落,其繼承者彌息伽派的地位逐漸被吠壇多派取代[2],然而,彌息伽派的思想在很長的時間內仍然持續地影響着印度教。
思想
無神論
彌曼差派認為沒有證據證明神靈存在,也沒有證據證明天地萬物有造創者,就像其認為沒有證據證明《吠陀經》有作者或祭祀儀式背後有使儀式生效的神靈那樣[3]。彌曼差派認為《吠陀經》所提及的神靈事實上並不存在,但提及這些神靈的咒語所具備的力量是真實的[4]。
儀式主義
彌曼差派擁護極端的儀式主義,其認為祭祀儀式能夠生效的原因在於其自身 而不在於神靈,彌曼差派認為《吠陀經》如此偉大,以致於到達聲稱它不可能是由神靈所降下的啟示的地步,一些宗教學家認為彌曼差派雖然沒有全面地了解《吠陀經》思想,而且其思想在現今的人看來是十分荒唐的,但與印度教教內的吠壇多派所認可的理論相比,彌曼差派在這方面的觀點反映了它是婆羅門教教內 其思想最接近吠陀教教義的教派這一事實[5]。
永恆的輪迴
被認為是《彌曼差經》的作者的哲學家𠍇米尼(Jaimini)在該經中表示他認為物質本身是不滅的,輪迴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此外,與婆羅門教教內的主流教派 婆羅門那派 及後來興起的教派 後彌曼差派 不同,該經的作者聲稱眾生永遠不能脫離輪迴,因此他認為最值得追求達到的目標是成為提婆,而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就是進行祭祀儀式,故此他主張讓所有凡人參與祭祀儀式,這樣他們便能積累善業,死後便會投生到提婆界並享受各種福樂。
批評
婆羅門教教內的其他教派所作的抨擊
後彌曼差派的前身是奧義派,後者最初只是一個影響力不大的教派。後彌曼差派的創立者巴達拉亞納(Badarayana)撰寫了《梵天經》,對前彌曼差派所提出的批駁意見作出了反駁。
佛教所作的抨擊
佛教認為婆羅門教教內的彌曼差派及婆羅門那派等教派過度執着於儀式,終究無法達到其最終目標[6]。
參考文獻
- ^ 《般若燈論釋》:「復有彌息伽外道言。佛家所說十二部經者。非一切智人所說。」
- ^ Göhler (1995), p. 5f.
- ^ Coward, Harold. The Perfectibility of Human Natur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Thought: The Central Story. SUNY Press. 2008-02-07 [2023-11-13]. ISBN 978-0-7914-733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英語).
- ^ Neville, Robert Cummings. Religious Truth: A Volume in the Comparative Religious Ideas Project. SUNY Press. 2001-01-01 [2023-11-13]. ISBN 978-0-7914-477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英語).
- ^ 曹彥. 梵我同一不是婆羅門教教義的主流. 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 [2022-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9).
|url-status=
和|dead-url=
只需其一 (幫助) - ^ 《長阿含經》記載:「彼為五欲之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復如是,終無是處。」
附加資料
- 《佛學概論》(釋睿理 著)
- 《佛光大辭典》【彌曼差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