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特島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3月25日) |
鮑威特島
| |
---|---|
旗幟 | |
官方語言 | 挪威語 |
政府 | 領地 |
• 君主 | 哈拉爾五世 |
• 行政 | 司法和公共安全部 |
挪威領地 | |
• 宣稱 | 1927年12月1日 |
• 吞併 | 1928年1月23日 |
• 領地 | 1930年2月27日 |
• 自然保護區 | 1971年12月17日 |
面積 | |
• 總面積 | 49平方公里 |
• 冰川 | 93% |
人口 | |
• 普查 | 無人定居 |
時區 | UTC+1 |
ISO 3166碼 | BV |
互聯網頂級域 | |
|
鮑威特島(挪威語:Bouvetøya),是屬於挪威的一座島嶼。
歷史
鮑威特島於1739年1月1日由法國航海家讓-巴普蒂斯特·夏爾·布韋·德·羅齊埃發現。但是鮑威特沒有對該島進行考察,因此無法判定其究竟是一個島嶼還是南極大陸的一部分。
直至1808年,鮑威特島才第二次被人發現,發現者是恩德比公司捕鯨船「天鵝」號的船長林塞。1822年12月,捕海豹船「黃蜂」號的船長本傑明·莫雷爾第一次登上該島,捕獵海豹。1825年12月10日,恩德比公司船東諾里斯船長將該島命名為「利物浦島」,並宣佈其為英國屬地。1898年,德國探險家庫恩再次抵達該島,但未上島考察。
登上鮑威特島的第一批科學考察者是1927年的一個挪威考察隊。他們在島上居住了一個月,並將其命名為鮑威特島。英國稍後放棄了對該島的主權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戰爭期間,鮑威特島附近海域成為挪威捕鯨船作業基地,捕獲了大量南露脊鯨和抹香鯨。1941年1月中旬,德國海軍輔助巡洋艦「企鵝」號(HK-33)在鮑威特島海域捕獲了11艘挪威捕鯨船和3艘鯨魚加工船。1964年,在鮑威特島海岸發現了1艘被遺棄的救生艇,但乘客不知所終。
1971年,鮑威特島被挪威政府宣佈為自然保護區,禁止人員常年居住。1977年,挪威在島上設立了一座自動氣象站。1979年9月22日,美國人造衛星Vela Hotel在鮑威特島和愛德華王子群島之間的海域偵測到一股強光。這道強光後來曾被推斷為核試產生的爆炸或由隕石在空中爆炸所致,但相關的謎團至今仍未完全解開(船帆座事件)。
地理
鮑威特島位於54°26′S 3°24′E / 54.433°S 3.400°E,剛巧就在環繞南極洲的西風帶以外[1],面積為58.5平方公里(22.6平方英哩),全島93%的面積被冰川覆蓋。島上平均每年的降雪量接近一公尺(2001年降的雪在15米深)[1],全島最高處為奧拉夫峰(780米高)。沿岸有很多冰山,沿海為冰崖和黑色火山岩。島的東部在1955年到1958年露出了原生火山岩,有鳥類棲居。島上沒有港口或港灣,僅在島外近岸處有臨時錨地,通過小船與岸上聯絡。
鮑威特島被認為是世界上距任何一個大陸最遠的島嶼之一[1],其他類似島嶼還有復活節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離鮑威特島最近的大陸是南極洲的毛德皇后地,有1600公里遠。該島國際域名縮寫代碼為.bv。
-
1929年的研究站
-
西岸冰崖
-
韋德維亞角
-
1929年的挪威國旗
小說中的鮑威特島
- 2004年上映的美國科幻恐怖電影《異獸戰》(Alien vs. Predator)就是將背景舞台設定在鮑威特島。
註釋
- ^ 該互聯網國家代碼頂級域名已分配給鮑威特島,但未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