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存有 (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梵語अस्तिAsti巴利語atthi),佛教術語,為存在、實有之意。說一切有部的字根來自於此。

字源

有(अस्तिasti)是個梵文動詞,源自於梵文動詞字根अस्(as),與有情(sattva)、(Satya)來自相同字根。與英語:to be古希臘語εἰμί(eimí)、德語:sein、法語:être、西班牙語:ser皆源自同一個原始印歐語系詞*h₁es-。其反義字為नास्ति(nāsti)。

它與十二緣起中的梵語भाव,bhāva),意義接近。學者金克木認為,這兩個字的意義雖然接近,但是有(Asti)的意義偏於靜態,代表絕對性、超越性的有;而bhāva,源於動詞bhū,是動態、相對的有。佐佐木現順也以靜態及動態來解釋這兩個字。

《中論》曾以這兩個字來進行討論[1]

分類

二種有

實物有,與施設有[2]

三種有

相待有,和合有,時分有[3]

五種有

名有,實有,假有,和合有,相待有[4]

註釋

  1. ^ 《中論》:「佛能滅有(asti)無(nāsti),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bhāva)亦離無(abhāva)。」
  2.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0:「然諸有者,有說二種:一實物有,謂蘊界等。二施設有,謂男女等。」
  3.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0:「有說三種:一相待有,謂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無。二和合有,謂如是事,在此處有,在彼處無。三時分有,謂如是事,此時分有,彼時分無。」
  4.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0:「有說五種。一名有,謂龜毛兔角空花鬘等。二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謂瓶衣車乘軍林舍等。四和合有,謂於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