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
(3100年前建國國都城為梅里(今江蘇無錫),後於2600年前遷至闔閭城(今江蘇常州無錫交界))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周武王
• 爵位
伯爵(一說子爵
自稱為
• 
姬姓
• 
姑發氏[1]
• 始祖
泰伯
• 亡國之君
夫差
分封
• 創始
前12世紀
• 滅亡
前473年
• 滅亡原因
越國所滅
史書記載史記·吳太伯世家》
春秋三傳
國語·吳語》
吳越春秋

吳國,亦稱句吳工䱷攻吾[2],是約前12世紀-前473年活動於長江下游的諸侯國[3]。據《左傳》、《史記》等早期傳世文獻記載,吳國為姬姓諸侯國,開國之君為周太王長子吳太伯(泰伯),始建都於無錫梅里,周武王之後,封仲雍四世孫周章為吳子。春秋晚期,吳國在晉國的扶持下崛起,征服眾多東夷小國,成為東南方霸主。前585年,吳子壽夢稱王[4]吳王闔閭夫差在位時期,吳國到達鼎盛。前482年,勾踐乘吳王夫差北上會盟之機偷襲吳都,吳國由盛轉衰。前473年,越王勾踐圍攻姑蘇,吳王夫差乞援不得,戰敗自盡,吳國滅亡。吳國以擅長鑄造兵器而聞名,其代表兵器吳鈎成為鋒利的代名詞,更被後世賦予精忠報國形象。

概論


吳越地區歷史
史前
時期

約前9000
|
約前1100
上山文化
跨湖橋文化
河姆渡文化
馬家浜文化
崧澤文化
良渚文化
錢山漾文化
馬橋文化

約前

11世紀
|
前256

勾吳
約前1100﹣前473
于越
約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前306﹣前222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前202﹣196
劉濞
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280﹣420
南朝
420
|
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89﹣618
高智慧
劉元進
沈法興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吳越
907﹣978
楊吳
902﹣937
南唐
937﹣975

978﹣1276
方臘

1276﹣1355
楊振龍
陳空崖
方國珍
張士誠
1355﹣1367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葉宗留

1646﹣1911


錢寶通
1708
張念一
1709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太平天國
1853﹣1864

中華民國
1911﹣1949
日據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督辦上海市政公署1938
上海特別市政府 (日佔時期)
1938–1945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今
分屬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南)、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上饒市)等
標註之年份為該政權統治吳越地區的時間

在春秋時代,吳國與其臨近的越國,兩國風俗、語言相同,同樣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但吳國與中原的關係較為緊密。由季札出使的記錄,顯示吳國貴族嫺熟於中原傳統文化修養。

吳國自太伯以後的早期歷史不詳,至春秋時代才詳細紀錄入歷史文獻中。關於吳國最早的記載源自《管子·小問篇》,齊桓公管仲的談話過程中提到了吳國與邗國之間的一場戰爭,吳國入侵邗國,邗國以換乳牙作為參軍標準,邗國的孩童於是都敲掉乳牙以示成年,儘管邗人奮力捍衛自己的國家,仍然無法避免戰敗的命運,此後吳國又多次伐邗,邗國最終被吳國吞併[5]。現存吳國最早的含有銘文的青銅器是者減鍾,銘文為:「唯正月初吉丁亥,工䱷王皮(然)之子者減自作(謠)鍾,子子孫孫,永寶用之」。銘文中的「皮然」,司馬貞《索引》引譙周《古史考》作畢軫,即吳王句卑(畢),據此推斷吳國稱王的時間應早於《史記》等傳統史料記載的壽夢,在吳王壽夢時代,晉國為了與楚國爭霸,派巫臣出使吳國,刻意扶植起吳國的勢力。吳國壯大後,開始與中原諸國交通[6],自稱為王,不臣屬於周王室[7]。楚國與晉國長年爭霸,使國力下降,吳國趁機而起,多次擊敗楚國,使楚國幾近於亡國狀況。在吳王闔閭與夫差時代,吳國勢力甚至進入中原,與晉國爭霸。吳國最終滅亡於臨近的越國之手,退出歷史。

國號

在文獻中,吳國國名為句吳[8]、吳[9]。在出土的吳國青銅器銘文多作工䱷、攻吾、攻敔等[10]。後人認為句吳與於越相同,來自相同的當地語言,不是中原雅言[11]壽夢以前,吳國青銅器銘文中吳王自稱「工䱷王」、「攻䱷王」,壽夢之後又稱「攻敔王」、「攻吾王」,而此時歷史主要由中原人記述,中原人無法發此音,則取發音相近的吳字代替,到闔閭夫差時期與中原交往日益頻繁,銘文上才有了「攻吳王」、「吳王」之稱,相當於吳人正式承認了吳這個稱號,但仍有大量銘文自稱「攻敔王」[12]

祖源

關於吳國公室的史料中,吳國與中原姬姓諸侯有同樣的祖先,是同一個氏族。在吳王壽夢過世時,魯襄公曾將他視同為姬姓諸侯,進入周廟祭祠[13][14]。魯昭公與吳王室聯姻,娶吳孟子,因同為姬姓,不應通婚,被批評不符合禮法[15][16]。《史記》記載,吳國以吳泰伯為始祖,後繼者為其二弟仲雍,因此與周王室擁有相同血源[17]。據稱在周武王建立周朝時,仲雍的後代周章被封為吳國國君,其弟虞仲被分封到虞國,被列為諸侯之一[18]。在黃池之會中,吳國與晉國爭霸,吳國強調自己與周王室間的血緣關係,晉國則強調自己是姬姓諸侯國的身份[19]。據《國語》記載。在黃池之會中,為尊重周朝封建秩序,夫差放棄吳王稱號,改稱吳公[20]。周天子稱呼吳國君主為「吳伯父」[21],出土文獻上博簡《吳命》也有類似記載[22]。吳國稱呼陳國先君陳胡公之妻、周武王長女大姬為「先王故姊大姬」[23]。 而做為吳國對手的楚國也認為吳國是周王室的苗裔[24]

根據《國語》記載,司馬貞認為吳國本來被周朝封為伯爵[25]班簋銘文中,寫到「吳伯」,學者陳恩林認為這證明了吳國本為周朝伯爵[26]。但另一件靜簋銘文,提到吳奔與呂剛,唐蘭、馬承源、吳鎮烽等人認為,即是指班簋中的「吳伯」與「呂伯」,楊樹達認為是「吳伯」與「呂伯」的後代[27]

梁啟超曾經提出吳越族的假說,主張吳越人是在炎黃一系的華族之外,獨立發展的族群,後來同化至華族之中[28]衛聚賢蒙文通等學者,都認為吳、越是同一個民族。王明珂分析吳太伯奔吳的傳說,認為吳國以吳太伯為祖先,是利用「英雄祖先」的神話來讓自己融入華夏秩序[29]。衛聚賢認為於越又名虞越、吳越[30]

歷史

泰伯奔吳

西周宜侯夨簋(銘文記載西周早期周康王改封虞侯夨為宜侯的事跡)

吳國的起源,按《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泰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泰伯」[31]。吳國國君的祖先泰伯商朝時期的諸侯周太王的長子,因為周太王有意傳位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於是與其弟仲雍借替太王採藥之名,毅然出走,來到長江南岸的衡山(《史記索隱》認為「地在楚越之界」,今當塗縣附近),後繼續東遷到今江蘇無錫東南六十里的梅里。[32]此一事跡,為孔子推崇為之德,《論語·泰伯篇第八》有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當時江南一代還很落後,由於泰伯、仲雍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和技術,是為江南開化之始,同時在當地建立了吳國。周武王滅商後,尋求泰伯、仲雍的後代,當時仲雍的曾孫周章已是吳君,因而封周章為吳子,追封泰伯為吳伯,另將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北面夏朝舊址處,並把他們正式列為諸侯

近來有學者考證吳的歷史與有虞氏南遷有關,即史書上記載的虞舜「南巡狩」,並根據《楚辭·天問》「舜服厥弟,終然有害;何肆犬體,而厥身不為敗?吳獲迄古,南嶽是指,孰斯去斯,得兩男子?」 的記載,認為舜的兩子封在吳。這裏的南嶽,並不是指衡山,而是江淮之間的霍山[33][34]

壽夢稱王

魯宣公八年(前601年),楚國東部的眾舒(東夷部族)發動叛亂,楚莊王東伐舒蓼,在滑汭之地,與吳越兩國君主舉行會盟[35]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吳子去齊卒,其子乘即位,是為吳王壽夢。壽夢即位後吳國開始變得強大,壽夢於是自立為吳王,並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但其發展一直受到當時南方強國楚國的壓制。吳王壽夢二年春(前584年),吳國北伐郯國,魯國正卿季文子感嘆道:「中原諸國不振興軍隊,蠻夷因此入侵」。同年,與楚國爭霸中原的另一強國晉國巫臣前往吳國教授吳人射箭之術、駕駛戰車和排兵佈陣,使得吳國在軍事上崛起,並向吳王壽夢獻上連晉制楚的策略,壽夢予以採納。於是吳國開始進攻楚國及其附庸州來等國。並取得原屬於楚國的大片土地及屬國。[36]壽夢十年(前576年),與魯成公會盟於鍾離。十六年(前570年),楚共王派公子重伐吳,攻克鳩茲,到達橫山。公子重派鄧廖率「組甲」三百人、「被練」三千人繼續深入吳地,被吳軍攔腰截擊,鄧廖被俘,楚軍僅存「組甲」八十人、「被練」三百人,公子重被迫撤軍。三日之後,吳軍反攻,佔領楚國駕邑,楚人因此責備公子重,不久公子重就因為心疾發作而死。六月,晉國在雞澤主持諸侯會盟,晉悼公派荀會到淮水邊迎接壽夢,壽夢沒有參與會盟。十八年(前568年),吳王壽夢派壽越出使晉國,向晉悼公解釋沒有參與雞澤會盟的原因,表示吳國願意聽從晉國號令與諸侯交好。二十三年春(前563年),與魯襄公會盟於柤。二十六年(前561年),吳王壽夢卒。

吳楚爭霸

吳王壽夢有四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次子餘眛,少子季札。季札博聞賢達,壽夢欲立少子季札,季札推辭不受,於是立長子諸樊,並告誡他一定要採用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以保證王位能傳給季札。壽夢卒,子諸樊立,是為吳王諸樊。吳王諸樊元年(前560年)春,楚共王卒,吳國乘楚國國喪出兵攻楚,楚國大夫養由基領兵拒敵,子庚率軍跟隨他。吳軍乘喪伐楚,以為楚國不會出兵,因此麻痹大意,在庸浦被楚軍擊敗,吳國公子黨被俘。吳王諸樊將戰敗的情況匯報給晉國,晉國大夫范宣子說吳國乘喪伐楚不義,吳國於是退兵。同年秋,楚國發兵復仇,楚國子囊統帥棠邑的軍隊進攻吳國,吳軍據守不出,楚軍撤退回國,子囊殿後,子囊認為吳軍無能而不加戒備。吳軍從皋舟的險道上截擊楚軍,楚軍首尾不能相顧,吳軍擊敗楚軍,俘虜楚國公子宜谷。十二年(前549年)夏,楚康王帥水師伐吳國,無功而返。

十三年(前548年),吳王諸樊卒,弟餘祭立,是為吳王餘祭。餘祭封季札於延陵,號延陵季子。吳王餘祭三年(前545年),齊相慶封獲罪,投奔吳國,吳王封慶封於朱方,作為其采邑,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四年(前544年),吳王派季札出使中原各國。十年(前538年),楚靈王率諸侯聯軍攻吳,奪取吳國朱方,殺死慶封。吳國亦發兵反擊,攻取楚國三座城邑。十一年(前537年),楚伐吳,到達雩婁。十二年(前536年),楚復攻吳,駐軍於乾溪,最後兵敗撤退。

十七年(前531年),吳王餘祭卒,弟餘眛立,是為吳王餘眛。吳王餘眛二年(前529年),楚國公子棄疾發動叛亂,自立為楚王,是為楚平王,吳王餘眛趁機攻滅州來。四年(前527年),吳王餘眛卒,季札避不受位,於是公子僚[註 1]繼承王位,是為吳王僚

吳王僚二年(前525年)冬,吳王僚派公子光伐楚,楚平王派令尹陽匄司馬子魚出兵迎敵,戰於長岸,吳軍大敗。吳國戰船「余皇」被楚軍虜去,「余皇」是吳國先王的坐船,公子光很害怕,於是召集潰散的士卒說:「丟掉先王的坐船,難道只是我一人的罪過?你們也難逃罪責,我請求藉助諸位的力量奪回來,或許可以免除一死。」於是乘夜潛入楚營,奪回「余皇」。三年(前524年),楚國奪取州來,並在此築城以挑釁吳國。四年(前523年),費無極誣告伍奢勾結太子建謀反,楚平王聽信讒言,將伍奢滅族,唯其幼子伍員得以倖免。伍員即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吳國,向吳王僚進言伐楚之利,公子光說:「此人因為被滅族而欲復仇,大王不可聽信。」伍子胥認為公子光有大志,於是求得勇士專諸,獻於光,公子光十分高興,把伍子胥收為門客。八年(前519年),吳國在雞父之戰中大敗楚國等七國聯軍。九年(前518年),吳楚兩國邊境兩採桑女發生爭執,兩個女子的家人一怒之下相互攻殺,兩國邊邑長得知後,相互攻打,吳國邊邑被滅。吳王僚聞後大怒,派公子光伐楚,奪取楚國居巢、鍾離而還。

闔閭稱霸

吳王光劍(上海博物館藏)銘文為:攻吾王光,自作用劍,以戰庶人

吳國在吳王闔閭時達到極盛,有說法稱其為春秋五霸之一[37]闔閭將都城從無錫梅里南遷,按伍子胥之「相土嘗水,象天法地」規劃,建造闔閭都城[38][39],或在今蘇州市[註 2],又任用孫武為將,先後數次擊敗楚、越兩國。前506年,吳軍於柏舉之戰後攻破楚國都城,逼得楚昭王出奔至隨地,吳國幾乎滅掉強大的楚國。但此時越國趁機進攻吳國後方,楚臣申包胥又借得秦國的援軍擊敗吳軍,吳軍只得撤退而楚國也得以復國。

夫差亡國

吳王夫差盉(上海博物館藏)

闔閭死後,太子夫差繼承王位,是為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元年(前495年),任命大夫伯嚭為太宰。吳王夫差一心想要雪父之恥,於是學習兵法箭術。二年(前494年),吳王夫差派精兵討伐越國,大敗越軍於夫椒(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太湖中),越王勾踐僅剩五千士卒遁於會稽山,命大夫文種賄賂吳國太宰伯嚭,伯嚭對吳王說,越王勾踐願舉國為奴以求吳王存越,夫差答應勾踐。伍子胥以夏朝太康失國的例子請求殺死勾踐以絕後患,吳王夫差不聽。七年(前489年),吳王夫差聽說齊景公死後大臣爭寵,新君年幼,於是打算派兵北伐齊國。伍子胥諫曰:「勾踐飲食節儉,衣着樸素,慰問士卒,此人不死,必為吳患,如今越國是心腹之患大王卻不先考慮,卻想要謀取齊國,不是很荒謬嗎?」吳王不聽,於是率軍北伐齊國,大敗齊軍於艾陵。八年(前488年),吳王夫差與魯哀公會盟於鄫國,吳王堅持要求魯國用百牢之禮接待自己,季康子用周禮來勸說伯嚭,吳王才作罷,此後吳王夫差又多次出兵北伐,將吳國疆域擴張到齊魯的南邊。十一年(前485年),越王勾踐帶着群臣去朝拜吳王,獻上厚禮,夫差大喜,伍子胥卻十分擔憂,於是告誡吳王趁機處死勾踐,否則吳國將亡。吳王不聽,伍子胥認為夫差無可救藥,伍子胥暗中把自己的兒子送往齊國,夫差大怒,將伍子胥賜死。疆域但最終不顧伍子胥的反對與越國議和,後來又釋放勾踐回國。之後夫差連年征戰,在北邊與齊國晉國爭霸成功後,被勵精圖治多年的勾踐趁虛而入。十四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與諸侯會盟於黃池,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發兵五千偷襲吳都姑蘇,殺死吳國太子友,遠在黃池的夫差為防消息泄露一連斬殺七名信使。七月,吳王夫差與晉定公因為盟主之位而爭執不下,晉國元帥趙鞅揚言要與吳軍一較高下,夫差被迫同意晉定公的霸主地位,然後率軍匆匆回國。前473年,與越交戰失敗,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文化習俗

由《左傳》記載,吳國土著使用的語言與中原諸國不同[40]。《穀梁傳》也有類似記錄[41]。吳國與越國之間,沒有語言不通的記載,可能使用同一種語言,即古越語。吳國貴族精熟於使用中原雅言,通曉中原文化。《春秋》中稱吳國國君為吳子[13][42],在文化上[43]視其為蠻夷[44][45][46],只能稱子[47]。衛出公曾學習說吳語,被《左傳》批評[40]。《公羊傳[48]與《穀梁傳》[49]也在文化上將吳國視為夷狄。學者董珊分析出土的吳國青銅器,作者姓名的漢字寫法各異,其中還常加入一些無意義的漢字作前綴或中綴,認為漢字是被當成記音符號來使用。《史記》記載的吳國王室世系,除最早三位太伯、仲雍與季簡是以周人的姓名記錄,此外先祖名號,都是音譯。越王的名稱也有相同的現象。董珊認為,這代表吳、越與中原的語言不同,為不同語系,但在春秋晚期,學習到漢字,因此以漢字為記音符號,隨後逐步融入漢字文化圈[50]

不同於中原的束髮帶冠,古代吳越之地有斷髮紋身的習俗[51],這也是吳人被中原人視為蠻夷的重要原因。

地理

《漢書·地理志》:「梅里上有吳國,周武王封太伯之後於此,是為虞公,即周章之弟虞仲,蓋仲雍之曾孫也。」今天考古的發現勾吳的大城可能在常州無錫一帶。

考古學上,吳國存國期間的各種物質文化遺存的主要形式有台形遺址土墩墓城址等,主要分佈於江蘇省寧鎮地區、南丘陵和太湖地區西部,春秋時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帶,其範圍已經超過其重要源頭湖熟文化的分佈範圍。[52] 據此,吳國國境經過多次調整,早期的主要範圍在今天江蘇省中南部的南京揚州一帶。到後期吳王闔閭時代,中心擴展到蘇州一帶。

南京大學史學專家張學鋒教授認為吳都「姑蘇」並非現今的蘇州。在《吳國歷史的再思考》一文中,他認為「從考古發掘來看,今天蘇州市區能夠確認最早的遺存在戰國中期以後,應與吳、越都城姑蘇關係不大。蘇州市區是戰國時期滅越以後逐漸形成的城市,秦漢以後成為太湖東岸甚至江南地區的最重要城市,因此,市區與吳、越都城有關的傳說如泰伯廟、錦帆路、胥門、伍子胥祠,甚至虎丘的吳王闔閭墓傳說等等,都是秦漢以後人的附會。」[53]

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86年~前484年開鑿的邗溝,南起今揚州近郊的邗城之下的長江,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折向東北,入射陽湖,再向西北經淮安入淮河。得以使吳國的水軍北上和齊國、晉國爭霸。東漢以後,逐漸顯示出了它的經濟價值。後來隋代開鑿大運河,就部分利用了這條水道。

軍事

吳國的兵器製造技術享譽一時,屈原的《國殤》中即有「操吳戈兮披犀甲」之語,吳國擁有高超的鑄劍技術,干將莫邪是當時吳國著名的冶金專家,製作的劍代表了當時兵器冶金的最高水平。《戰國策•趙策三》評價到「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現今留世的吳王諸樊劍、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鋒鍔犀利,裝飾精美,千年不朽。檢測證明兵器的表面有一層十微米的鉻鹽氧化物。

吳國不僅有陸軍,而且建立了一支編組的強大水軍,其主要戰艦長達十丈,每艦戰車達百人之多。公元前485年,吳國水師從海上進攻齊國,雙方在琅琊(山東青島附近海域)爆發海戰,齊人奮起反擊,吳國水師戰敗,這是中國歷史記載的第一次海戰[54]

吳國的軍事家孫武及其著作《孫子兵法》,對中國的影響持續了幾千年,直到今天。

吳國的都城是由伍子胥督造的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姑蘇城,2500多年來原貌仍存。 

邦交

春秋晚期以前,吳國與中原諸侯鮮有交往。公元前545年,吳王派公子季札出使魯國,魯公請季札觀賞周樂。當樂工演奏《周南》、《召南》時,季札說:「美啊,(周王朝)王業根基已經奠定,但還未成功。曲中有辛勞但無怨言的情緒。」接着樂工又演奏《邶風》、《鄘風》和《衛風》(邶、鄘、衛是周武王克商之後對殷商王畿的劃分),季札說:「美啊,多麼深沉,憂愁但又不困頓,我聽說衛康叔、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這是《衛風》嗎?」

國君之名 備註
太伯
仲雍 太伯之弟
季簡
叔達
周章 始封
熊遂
柯相
彊鳩夷
餘橋疑吾
柯盧
周繇
屈羽
夷吾
禽處
頗高
句卑
去齊 ?-前586年

以下是春秋後期歷史上知名的吳國國君:(從壽夢元年(前586)起吳國才有準確的紀年。)

稱號 國君之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數
吳王壽夢 前585年-前561年 25年
吳王諸樊 前560年-前548年 13年
吳王餘祭 餘祭 前547年-前544年 4年
吳王餘眛 餘眛 前543年-前527年 17年
吳王僚 前526年-前515年 12年
吳王闔閭 前514年-前496年 19年
吳王夫概 夫概 前505年 不到1年
吳王夫差 夫差 前495年-前473年 23年

註:餘祭年數、餘眛年數,皆從《春秋》的記載,按照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作了修正。而不從《吳越春秋》和《史記·吳太伯世家》的記載。

其他人物

公子
諸臣
女性
  • 季子,宋景公之妹,吳太子夫差夫人

備註

  1. ^ 公子僚《公羊傳》、《世本》作吳王壽夢之子,《史記》作吳王餘眛之子,現代學者根據出土吳國青銅器虘巢編鐘斷定公子僚應為壽夢之子。
  2. ^ 現代考古對闔閭城具體所在,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無錫和常州交界的闔閭城遺址,二是蘇州城,三是蘇州市境的木瀆古城遺址

參考文獻

  1. ^ 曹錦炎 《吳王壽夢之子劍銘文考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 第九輯》
  2. ^ 詳見國號一節
  3. ^ 《史記》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
  4. ^ 《史記•吳太伯世家》: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但根據《者減鍾銘文》吳國稱王應不晚於皮然(句卑)。
  5. ^ 《管子•小問篇》:昔者吳干戰,未齔不得人軍門。國子擿其齒,遂入,為干國多。
  6. ^ 《左傳》成公7年:「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於晉。……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7. ^ 《史記》〈吳太伯世家〉:「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
  8. ^ 《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
  9. ^ 韋昭註:「吳,國號也。」
  10. ^ 谷建祥、魏宜輝〈邳州九女墩所出編鎛銘文考辨〉,《考古》期刊1999年第11期。
  11. ^ 《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句音鈎,夷俗語之發聲也,亦猶越為於越也。」
    司馬貞《史記索隱》:「顏師古註《漢書》,以吳言,『句』者,夷語之發音,猶言『於越』也。」
  12. ^ 崔凡之. 張莉. 《史记》“太伯奔吴”说质疑. 山西大學學報. 2002年, 25卷 (第25卷第10期): 14.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02.05.014. 
  13. ^ 13.0 13.1 《春秋》襄公12年:「秋九月,吳子卒。」
  14. ^ 《左傳》襄公12年:「秋,吳子壽夢卒,臨於周廟,禮也。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是故魯為諸姬,臨於周廟,為邢、凡、蔣、茅、胙、祭,臨於周公之廟。」
  15. ^ 《公羊傳》昭公11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稱孟子何?諱娶同姓,蓋吳女也。」
  16. ^ 《論語》〈述而篇〉:「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17. ^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曆之兄也。……太王欲立季曆以及昌,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曆。季曆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吳太伯。」
  18. ^ 《史記》〈吳太伯世家〉:「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19. ^ 《史記》〈吳太伯世家〉:「七月辛醜,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曰:『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趙鞅怒,將伐吳,乃長晉定公。」
  20. ^ 晉乃令董褐復命曰:『……夫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諸侯是以敢辭。夫諸侯無二君,而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吳公,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吳王許諾,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
  21. ^ 《國語•吳語》:「昔吳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諸侯以顧在餘一人。」
  22. ^ 《吳命》第6簡:「攝周子孫,唯餘一人所體。寧心援憂,亦唯吳伯父。」
  23. ^ 《吳命》第8簡:寡人問左右:「孰為師徒踐履陳地?以陳邦非它也,先王姑姊大姬之邑。」
  24. ^ 《左傳·昭公三十年》:「子西諫曰:「……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於諸華。光又甚文,將自同於先王。……」
  25. ^ 司馬貞《史記索隱》:「國語曰:『黃池之會,晉定公使謂吳王夫差曰『夫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是吳本伯爵也。范甯解論語曰「太者,善大之稱;伯者,長也。周太王之元子故曰太伯」。稱仲雍、季歷,皆以字配名,則伯亦是字,又是爵,但其名史籍先闕耳。」
  26. ^ 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06期。
  27. ^ 楊樹達〈靜簋跋〉,收入《積微居金文説》,中華書局。
  28. ^ 梁啟超〈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發表於《新民叢報》第56號及第57號。
  29. ^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30. ^ 衛聚賢〈吳越釋名〉:「於越即虞越,亦即吳越。吳越原係一個民族,後越人發明鉞而獨立,故越有超越之義,言越人發明鉞而武器超過吳人。」
  31. ^ 司馬遷. 吳太伯世家. 史記. [-61]. 
  32. ^ 司馬遷)著、裴駰劉宋)攥,《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韋昭註:「吳,國號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無錫縣東南六十里。」
  33. ^ 《太平御覽·卷三十九》引徐靈期《南嶽記》曰:「衡山者,五嶽之南嶽也,其來尚矣。至於軒轅,乃以灊霍之山為副焉。故《爾雅》雲『霍山為南嶽』,蓋因其副焉。至漢武南巡,又以衡山遼遠,道隔江漢,於是乃徙南嶽之祭於廬江灊山,亦承軒轅副義也。」
  34. ^ 張敏、韓明芳:《虞舜南巡狩與勾吳的發端》,《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36卷第3期,1999年。
  35. ^ 《左傳•宣公八年》:楚為眾舒叛,故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吳、越而還。
  36. ^ 《左傳·成公七年》:巫臣自晉遺二子書,曰:「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於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於吳。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37. ^ 此說出自《荀子·王霸》
  38. ^ 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卷上,〈封域〉:「吳自泰伯以來,所都謂之吳城,在梅里平墟,乃無錫縣境。及闔廬立,乃徙都,即今之州城(指蘇州城)是也。」
  39. ^ 趙燁(東漢),《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卷四:「闔閭元年,舉子胥為行人,與謀國政。闔閭謂子胥曰:『吾國僻遠,顧在東南之地,險阻潤濕,又有江海之害,內無守御,民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為之奈何?』子胥對曰:『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必先立城廓、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闔閭曰,『善!夫築城廓、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效,以威鄰國乎?』子胥曰:『有。』闔閭曰:『寡人委計於子。』子胥乃使術士,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築大城。」
  40. ^ 40.0 40.1 《左傳》哀公12年:「吳徵會於衛……大宰嚭說,乃舍衛侯。:衛侯歸,效夷言,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固矣。』」
  41. ^ 《春秋》襄公5年:「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於善稻。」《穀梁傳》:「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廖平《穀梁古義疏》:「方言不同,吳謂伊緩,中國曰善稻。此從中國,蓋譯也。」
  42. ^ 《春秋》襄公29年:「吳子使札來聘。」
  43. ^ 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44. ^ 《左傳》成公7年:「春,吳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
  45. ^ 《左傳》哀公元年:「伍員曰:『不可。……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46. ^ 《史記》〈吳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
  47. ^ 《禮記》〈曲禮〉:「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
  48. ^ 《公羊傳》襄公29年:「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
  49. ^ 《穀梁傳》襄公10年:「春,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於柤。夏五月甲午,遂滅傅陽。」疏:「遂,直遂也。其曰遂,何也?不以中國從夷狄也。」
    廖平《穀梁古義疏》卷8:「不言同盟,有吳,殊會外之。公為本國,諸侯為中國,吳為夷狄,三等,故以二會別之,所謂殊會也。……若不外,則嫌以中國來從夷狄之師。殊之,使若中國自會,吳來與之。」
  50. ^ 董珊《吳越題名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
  51. ^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
  52. ^ 毛穎、張敏:《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29頁
  53. ^ 張學鋒:《吳國歷史的再思考——以近年來蘇南春秋古城遺址的發掘為線索 》,《蘇州文博論叢》2011年,第9-15頁
  54. ^ 《左傳•哀公十年》齊人弒悼公.赴於師.吳子三日哭於軍門之外.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031》,出自司馬遷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