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蘿·格萊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蘿·格萊德
Carol Greider
出生 (1961-04-15) 1961年4月15日63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
居住地 美國
國籍 美國
母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學士)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
知名於端粒端粒酶的研究
獎項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06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9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分子生物學
機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冷泉港實驗室
博士導師伊利沙伯·布萊克本

卡羅琳·維德尼·卡蘿·格萊德(英語:Carolyn Widney "Carol" Greider,1961年4月15日),美國分子生物學家,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教授。她因為「發現端粒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而與伊利沙伯·布萊克本傑克·紹斯塔克一起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

生平

卡蘿·格萊德1961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聖迭戈[2]她的父親肯尼思·格萊德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名物理教授。卡蘿·格萊德很小就隨父親搬到加州北部的戴維斯,並在那裏成長。[3]1979年從戴維斯高中畢業後,她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學習生物,取得學士學位。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深造,於1987年取得博士學位。[3]

格萊德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導師是伊利沙伯·布萊克本。當時,布萊克本與傑克·紹斯塔克在研究中發現,端粒中一段獨特的DNA序列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而格萊德則鑑別出了參與端粒DNA複製的一種逆轉錄酶——端粒酶。這些研究成果對癌症等疾病的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4]

博士畢業後,格萊德加入冷泉港實驗室成為冷泉港研究員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她於1997年加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2003年起任該校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系的「丹尼爾·納森斯教授」(Daniel Nathans Professor)及系主任。[2]同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5]

榮譽與獎勵

格萊德先後獲得過蓋爾德納基金會國際獎(1998年)[6]、里查德·勞恩斯伯里獎(2003年)[7]、威利生物醫學獎(2006年)[8]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06年)[9]、迪克森醫學獎(2007年)[10]、路易莎·格羅斯·奧爾維茨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基礎研究獎(2007年)[5]、保羅·埃爾利希與路德維希·達姆施泰特獎(2009年)[2]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9年)[1]

代表性論文

  • Greider, C. W. & Blackburn, E. H., 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fic telomere termina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etrahymena extracts, Cell, 1985, 43 (2 Pt. 1): 405–413 
  • Greider, C. W. & Blackburn, E. H., Telomeres, Telomerase and Cancer, Scientific American, 1996: 92–97 

參考文獻

  1. ^ 1.0 1.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諾貝爾基金會. [2009年10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26日) (英語). 
  2. ^ 2.0 2.1 2.2 HOPKINS “TELOMERE” EXPERT CAROL GREIDER SHARES GERMANY’S LARGEST SCIENCE PRIZE.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 2008年10月1日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8月14日) (英語). 
  3. ^ 3.0 3.1 Rees, Kelley. Former Davis resident receives Nobel Prize. The Aggie. 2009年10月12日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19日) (英語). 
  4. ^ Leuty, Ron. UCSF's Elizabeth Blackburn wins Nobel Prize. 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 2009年10月5日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0月10日) (英語). 
  5. ^ 5.0 5.1 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 2007: Carol W. Greider. 哥倫比亞大學.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1日) (英語). 
  6. ^ Carol W. Greider. 蓋爾德納基金會.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8日) (英語). 
  7. ^ Richard Lounsbery Award. 美國國家科學院.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2月9日) (英語). 
  8. ^ Past Winners. 威利基金會.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9日) (英語). 
  9. ^ 2006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 拉斯克基金會.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18日) (英語). 
  10. ^ 2007 Dickson Prize Winner. 匹茲堡大學.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0月17日)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