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法國關係
加拿大 |
法國 |
---|
加拿大—法國關係以高度的軍事和經濟合作為標誌,但也有外交不和的時期,主要是在魁北克的地位問題上。
根據2014年BBC世界服務的民意調查,64%的加拿大人對法國的影響持正面看法,20%的人持負面看法,87%的法國人對加拿大的影響持正面看法,6%的人持負面看法。[1]
歷史
歐洲殖民
1720年,英國人控制了紐芬蘭、新斯科舍、加拿大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區,但除此之外,幾乎整個加拿大東部,從拉布拉多海岸、大西洋沿岸到五大湖及更遠的地區,都在法國的控制之下。英國人逐漸征服法蘭西,最終在1759年詹姆斯·沃爾夫在亞伯拉罕平原的勝利,奪取了法國的北美殖民地。
英國征服加拿大後,法國人繼續小規模移民加拿大,直到1792年至1815年英法戰爭爆發。法國書籍廣泛流傳,法國大革命導致許多保守的難民到加拿大尋求庇護。美國獨立戰爭後,加拿大講英語的人口也迅速增長。1793年以後,講法語的農村居民對法國的看法變得消極起來。作為英國臣民,這些居民在他們保守的牧師和地主的領導下,拒絕了法國大革命的不敬神明、弒君和反天主教迫害。居民們支持英國在1812年對抗美國的戰爭。[2]許多加拿大人自1534年定居以來也講法語。
加拿大自治領
在加拿大歷史早期,外交事務是由英國政府控制的。加拿大反對這些法律障礙,以促進其利益。1878年,加拿大駐倫敦的非正式代表亞歷山大·高爾特試圖與法國簽訂一項商業條約,但對法國的關稅優惠違反了英國的政策。倫敦的外交部不支持加拿大的主權外交,法國開始對外國航運徵收新關稅,並開始實施保護的總體政策。然而,高爾特的努力為加拿大駐倫敦高級專員查爾斯·塔珀爵士在1893年的成功談判奠定了基礎。然而,那個條約是由英國駐法國大使簽署的。[3]
1910年,魁北克省派遣自己的代表赫克托·法布爾前往巴黎。聯邦政府的回應是要求他成為加拿大在法國的總代理。他和他的繼任者菲利普·羅伊非正式地代表了兩級政府,直到1912年,新的加拿大政府因為擔心可能的利益衝突,要求羅伊辭去在魁北克的職位。[4]
世界大戰
大國的重新結盟使加拿大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而法國恰好趕上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大戰主宰了20世紀上半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遠征軍在法國領土上度過了大部分時間,並幫助法國擊退了德國的入侵。在法國的維米嶺,發生了加拿大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1917年12月,載有500萬磅炸藥的法國貨輪勃朗峰號意外爆炸,摧毀了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造成2000人死亡,9000人受傷。法國政府特許黨衛軍勃朗峰號向歐洲運送軍需品。法國沒有受到指責,對其船長的指控也被撤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和法國最初是對抗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同盟國。1940年法國淪陷後,大多數西方政府都與維希政權斷絕了關係,但加拿大與維希政權的關係一直持續到1942年。[4]
加拿大計劃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進行軍事入侵。直到1941年底,法國維希政府一直控制着法國,直到海軍上將穆埃利爾領導下的自由法國解放,加拿大的入侵才告結束。
最終,加拿大成為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軍隊的重要盟友和堅定支持者。諾曼第登陸後,戴高樂本人經由加拿大人控制的朱諾海灘重新進入法國。1944年,他對渥太華進行了一次豪華的國事訪問,離開聚集的人群時,充滿激情地喊了一聲「加拿大萬歲!法蘭西萬歲!」
蘇伊士運河危機
在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加拿大政府擔心西方盟國之間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大的裂痕。後來成為加拿大總理的萊斯特·B·皮爾遜前往聯合國,建議在蘇伊士建立一支聯合國緊急部隊,以「在政治解決方案制定過程中保持邊界和平」。法國和英國都拒絕了這個想法,所以加拿大轉向了美國。經過幾天緊張的外交努力,聯合國接受了這個建議,在納賽爾的同意下派遣了一支不涉及主要同盟(北約和華沙條約組織,儘管加拿大軍隊也參加了,因為加拿大率先提出了中立部隊的想法)的中立部隊,穩定了該地區的局勢。[5][6]蘇伊士運河危機也促成了新國旗的採用,這面國旗沒有提及加拿大過去作為法國和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1967年戴高樂引發的爭議
1967年7月,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對加拿大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時,在蒙特利爾的10萬人面前大聲疾呼:「自由魁北克萬歲!」在加拿大聯邦成立100周年之際,在魁北克悄然革命的背景下,一位廣受尊敬的法國政治家和解放者發表了如此挑釁性的講話,對法加關係以及魁北克與加拿大其他地區的關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作為魁北克主權的支持者,戴高樂在隨後的幾次場合提出了他稱之為加拿大「奧匈解決方案」(基於奧匈帝國1867年至1918年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雙重君主制聯盟),這似乎與後來由瑞內·勒維克倡導的「主權聯盟」模式相似。
法國對加拿大政府間關係的干預基本上仍然是外交辭讓。事實上,當魁北克在讓·勒薩其領導的改革派自由黨政府的領導下,擺脫了更加孤立主義的過去,並試圖在加拿大聯邦和更廣泛的法語世界中為自己尋找一個新的位置時,熱情而自願的戴高樂渴望為魁北克新發現的民族主義野心提供援助。
主協議
讓魁北克發展一種不同於加拿大的「國際人格」的第一步是讓魁北克發展同獨立於加拿大的其他國家的關係,許多人認為這是邁向完全獨立的一個墊腳石。在戴高樂重新掌權後,法國和魁北克開始定期交換部長和政府官員,這一努力正式開始。例如,勒薩奇總理在1961年至1965年間三次訪問戴高樂。
參考文獻
- ^ 2013 World Service Po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 ^ Claude Galarneau, La France devant l'opinion canadienne, 1760–1815 (Quebec: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Laval, 1970)
- ^ Robert A. M. Shields, "The Canadian Treaty Negotiations With France: A Study In Imperial Relations 1878-83,"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1967) 40#102 pp 186-202
- ^ 4.0 4.1 Our Past: The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 [27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May 2008).
- ^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Transmitting the 11th Annual Report on United States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January 14, 1958 [March 5,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1).
- ^ Suez crisis, 1956.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1947-present. August 28, 2001 [March 5,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