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千紀
千紀: | |
---|---|
世紀: |
|
前10千紀,即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之間的一千年,是中石器時代開始的標誌,也是全新世最初的部分。此時在亞洲西南部發展起了奠基在以小米與稻米的原始耕種形式上的農業。[1]
此時的人類散佈在當時的各大陸上,南極洲已經南移,現在認為他們是屬於狩獵收集者社會。由於末次冰期的結束,以及持續到今天的間冰期的開始,使得北方地區的重新移民變得可能。而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結束後,世界進入了全球暖化期。
這一千年間發生的事件難以精確確定,提到的日期大多基於地質分析、人類學研究和放射性測年估算。
事件
史前時代 | ||||
全 新 世 |
鐵器時代 | 原史時代 | ||
青銅時代晚期 | 青 銅 時 代 | |||
青銅時代中期 | ||||
青銅時代初期 | ||||
銅石並用時代/紅銅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石 器 時 代 |
史前史 | ||
中石器時代 | ||||
更 新 世 |
舊石器時代晚期 | 舊 石 器 時 代 | ||
舊石器時代中期 | ||||
舊石器時代初期 |
約前1萬年: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最早的洞穴繪畫,描繪戰爭與宗教的場景,成為早期敘事的起源,逐漸演變成戲劇形式[?]。
約前1萬年:葫蘆被採用作可隨身攜帶的容器[?]。(一般認為,野生葫蘆在距今約1.5萬至1萬年間從非洲傳播至亞洲和美洲,並在這三個大洲獨立完成馴化。葫蘆的馴化時間遠早於農業的興起。[2])
約前9500年:哥貝克力石陣建造,被認為是目前已知最早用作宗教用途的石陣。
約前9000年:新石器時代文化在古代近東興起。耶利哥出現了首個石制建築。
全新世
新仙女木期約在公元前9700年結束,標誌着從更新世向全新世的過渡。在全新世的第一個千年,舊石器時代逐漸被新石器時代取代,新石器時代持續了約6000年(具體時間因地區而異)。這段過渡期在北歐和西歐通常稱為中石器時代,而在黎凡特和近東則稱為後舊石器時代。
農業
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退縮,農業革命隨之而來。最初,狗可能是唯一被馴化的動物。農業的出現帶來了社會革命,使人類獲得了定居的動力,而定居生活是實現文明的關鍵,游牧生活無法達成這一點。
農業在全球不同地區獨立發展。在許多地方,人們無需外部幫助便學會了耕作;而在其他地方,例如西歐,農業技術則是外來引入的。隨着全新世早期農業的興起,人類身高開始下降,這一現象後期與城市人口密度有關。
公元前10千紀,納圖夫文化在黎凡特地區盛行,其顯著特徵是即使在農業出現之前,也支持了定居或半定居的人口。一個早期的例子是艾因-馬拉哈(Ain Mallaha),可能是最早的完全定居村落,存在於約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納圖夫人還可能在塔爾蘇丹(Tell es-Sultan)遺址建立了另一個早期定居點,證據表明,約公元前9600年至公元前8200年間曾有人類活動。納圖夫文化的確切年代尚不確定,估計範圍在公元前13,050年至公元前7550年之間。
據推測,約公元前10千紀中期後,約旦河谷地區可能開始了無花果的早期種植活動。除了無花果樹,居民可能還開始栽培野生植物,如大麥和開心果,並開始放養山羊、豬和牛。農業在新月沃土的不同社區中逐步發展,包括黎凡特,但直到約2000年後,新石器時代文化才得以廣泛確立。
最早的農業作物之一是穀子和稻子,可能是在公元前10千紀期間中東地區種植的,但更有可能是在公元前9000年之後。到約公元前9500年,安納托利亞東南部的人們已開始收割野生草類和穀物。在伊拉克北部發現了馴養綿羊的最早證據,年代為公元前9000年之前。
陶器
史前年代幾乎完全依賴於物質遺物的年代測定,其中陶器是最廣泛存在且最耐腐蝕的材料。各個地點和世代發展了自己獨特的陶器形狀、尺寸和裝飾風格,但地層中存在一致性,甚至陶片也可以按時間和地點分類。據信,陶器是在多個地方獨立發明的,最早的陶器出現在約公元前18,000年的中國,可能是由於在粘土土壤上生火而偶然發現的。
人口
約公元前10000年,世界人口相對穩定。據估計,最後的冰河時期約有五百萬人,到了公元前5000年人口增長至四千萬,公元前1600年時達到一億人,這意味着從新石器時代到中青銅時代的年均增長率為0.027%。約公元前10000年,大多數人生活在分佈於除南極洲和西蘭大陸外的各大洲的狩獵採集群體中。隨着維爾姆冰期結束,北方地區的重新定居成為可能。
舊世界
- 美索不達米亞的三個或更多的語族的人們在政治與文化上共享共同的生活方式。其中包含了蘇美爾語族和閃米特語族。[來源請求].
- 美索不達米亞的人們開始收集野生小麥與大麥,並較可能將之用來製作麥芽酒而非啤酒。
- 在波斯,山羊被馴化。
- 在裏海附近的洞穴遺跡被當時的人類用來居住。
- 在中國
- 在日本。繩文時代的人們使用陶器、捕魚、狩獵與採集橡實、堅果等可食的種子。他們留下了一萬個已知的遺跡。
美洲
- 古印地安人的狩獵採集社會在鄉野過着四處遷徙的生活。
- 黑水源在新墨西哥州東部形成,顯示出人類的活動。
- 福松人在整個美國西南部出現。
- 在今天的英屬哥倫比亞的夏洛特皇后群島上的「納魯」遺跡開始有人移居,開始了在屬於今加拿大的領土之最長的居住期。[來源請求]
環境變化
第四紀的下級劃分 | |||
---|---|---|---|
紀 | 世 | 期 | 年代 (萬年) |
第四紀 | 全新世 | 梅加拉亞期 | 0--0.42 |
諾斯格瑞比期 | 0.42--0.82 | ||
格陵蘭期 | 0.82--1.17 | ||
更新世 | 晚更新期 | 1.17--12.6 | |
千葉期 | 12.6--77.3 | ||
卡拉布里亞期 | 77.3--180 | ||
格拉斯期 | 180--258 | ||
新近紀 | 上新世 | 皮亞琴期 | 以前 |
約前1萬年:
- 世界: 阿雷羅德震盪在氣候上帶來了短暫的改善。由於冰川的溶化造成海平面突然上升與大量島嶼沉沒。
- 歐洲: 永久的生態變化。住在莽原的馴鹿、野牛與舊石器時代的獵人撤回到亞北極區,只剩下了其餘像是鹿、原牛與中石器時代的工匠。(1967 McEvedy)
- 白令海: 從西伯利亞連接到北美洲的白令陸橋被海水覆蓋。
- 北美洲: 恐狼、斯劍虎、巨河狸、地懶、帝王猛獁象、傑弗遜猛獁象、哥倫比亞猛獁象、真猛獁象、乳齒象、巨型短面熊、北美獵豹、似劍齒虎、擬駝、史氏馬,與美洲擬獅全部絕種。
- 北美洲: 長島在水貫穿了內陸湖西岸時變成了島。
約在前9700年: 阿加西湖形成。
約在前9600年: 新仙女木期結束。更新世的結束與全新世的開始。舊石器時代的結束與中石器時代的開始。大量被冰川覆蓋的土地又重新變得適合居住。
相關大眾文化
- 約在前1萬年:電影《史前一萬年》的時代背景設定。
- 約在前1萬年:這也是《歐帕》,由Philip José Farmer所創作小說系列的時代背景設定。
- 前9564年:古代傳說亞特蘭提斯的毀滅發生在此時。
- 約前9500-9000年:在布萊恩·賽克斯的《夏娃的七個女兒》一書中,說單倍群J的「氏族之母」住在安納托利亞或新月沃土。
註釋
參考資料
- Kislev, M. E.; Hartmann, A.; Bar-Yosef, O. Early Domesticated Fig in the Jordan Valley. Science. 2006-06-02, 312 (5778): 1372–1374.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25910 (英語).
- Kislev, M. E.; Hartmann, A.; Bar-Yosef, O. Response to Comment on "Early Domesticated Fig in the Jordan Valley". Science. 2006-12-15, 314 (5806): 1683b–1683b.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33748 (英語).
- Lev-Yadun, S.; Ne'eman, G.; Abbo, S.; Flaishman, M. A. Comment on "Early Domesticated Fig in the Jordan Valley". Science. 2006-12-15, 314 (5806): 1683a–1683a.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32636 (英語).
- Roberts, J. (1996): History of the World. Peng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