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軍政部補充兵訓練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軍政部補充兵訓練處,簡稱補訓處,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設在後方各地的新兵訓練機關。

歷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地陸續成立補充兵訓練處,隸屬於軍政部,但受所在戰區節制。一般編制為;

  • 中將處長:
  • 少將(上校)副處長
  • 主任處員(相當於參謀主任)
  • 補充科
  • 訓練科
  • 經理科
  • 副官室
  • 軍醫室
  • 審核室
  • 政治部:1942年春改為特別黨部。設特派員、書記長。
  • 四至六個團:每團三營,每營四或五連。
  • 軍官隊:訓練、儲備本處各團軍官佐的機構。同時也收容戰區臨時編餘的軍官受訓。
  • 學兵大隊。其任務是為補訓處培訓班長人才。
  • 榮譽大隊:任務是從軍隊後方醫院接收傷病痊癒官兵進行訓練,然後撥往前方部隊補充。該大隊士兵糧餉、醫療待迂比一般士兵稍優。編制四個連。

1941年12月在重慶綦江以第二補訓總處所屬部隊改編組成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張軫任軍長,成剛任副軍長。下轄新編第28師,劉伯龍任師長;新編第29師,馬維驥任師長;新編第38師,孫立人任師長。該軍組成後由重慶開赴貴州普安、興義整訓。

1944年11月20日陳誠任軍政部長後開始整軍。1945年2月間,軍政部命令:全國補訓處一律撤銷。

  • 第一補訓處:1937年成立軍政部駐川補充兵訓練處,處長為夏斗寅。1938年改為第一補訓處。處長王繼祥(黃埔三期)。位於璧山縣來鳳驛。1939年隸屬於重慶衛戍總部,由陳繼承節制。1940年隸屬於第三十九軍。1940年11月改稱暫編第五十一師,師長賀光謙
  • 第二補訓處:駐巫山縣
  • 第三補訓處:位於湖南芷江學宮坪。處長張保華/陳應龍/陳志達
  • 第四補訓處:處長祝紹周
  • 第五補訓處:處長鄧春華(黃埔一期)
  • 第六補訓處:位於廣東。處長陳明仁。1938年6月由第六補訓處組建國民革命軍預備第2師,陳明仁任該師中將師長。後在康縣重新成立補訓處,處長王認曲,1940年夏該處改編為陸軍新編第一師。
  • 第七補訓處:位於陝西咸陽。處長王萬齡(黃埔一期)
  • 第八補訓處:位於貴州。處長宋思一/王文彥
  • 第九補訓處:位於陝西城固。處長錢倫體。副處長何文鼎
  • 第十補訓處:位於湖北宜昌後遷老河口。處長李繩武/潘祖信
  • 第十一補訓處:位於四川西昌。
  • 第十二補訓處:處長成剛
  • 第十三補訓處:位於福建南平,1939年1月成立,李良榮任處長
  • 第十四補訓處:位於四川內江。1942年初改編成陸軍新編第三十三師。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張世希少將任師長,開赴廣西抗戰。
  • 第十五補訓處:位於重慶白沙古鎮。1943年4月改編為第九十三軍暫編第2師,師長王公遐/曾晴初/石祖德
  • 第十六補訓處:處長石祖德
  • 第十七補訓處:
  • 第十八補訓處:位於河南澠池。
  • 第十九補訓處:
  • 第二十補訓處:位於四川萬縣
  • 第廿一補訓處:處長鄧經儒
  • 第廿二補訓處:位於浙江省江山縣。處長冷欣
  • 第廿三補訓處:1937年成立於廣東清遠縣,中將處長陳文/1938.4.黃植楠。1938年3月北遷韶關曲江)。1940年,遷往南雄郊區。1944年底撤退和平縣,繼續撤至離縣城百里的貝墩鄉。1945年2月裁撤後,千餘名裁余官兵拔交曲江第九軍官總隊收容隨後「遣散」,文員(文職書記及黨政人員)一律資遣。[1]
  • 第廿四補訓處:處長李強(1905--1952,江西遂川人,黃埔一期)
  • 第廿五補訓處:處長胡素(黃埔一期)。位於四川。1942年初改編成陸軍新編第三十師。
  • 第廿六補訓處:位於甘肅蘭州
  • 第廿七補訓處:成立於1938年11月,處長潘佑強中將,副處長張際泰少將,政治部主任謝富稷,下設六個團。第一團團長漆啟予上校;第二團團長何劍平;第三團團長平德鶴上校;第四團團長李振森上校;第五團團長向介江;第六團團長王亞平少將。
  • 第廿八補訓處:
  • 第廿九補訓處:政治部主任羅永年(黃埔六期炮科)
  • 第卅一補訓處:位於四川江油中壩鎮報恩寺(今市公安局原址)。1940年1月成立。少將處長喬樹人。設參謀、訓練和總務3組,軍需、軍醫和軍法3室及特別黨部,下轄4至8個團(一般6個),分駐江油中壩(1、5團),武都(2團)、彰明縣(今屬江油、3團)、安縣踏水坑(4團)和綿陽石馬壩(6團)。
  • 第卅二補訓處:位於四川瀘縣。處長周建陶
  • 第卅三補訓處:1940年1月成立。處長王公亮(黃埔一期)。位於廣西全縣
  • 第卅九補訓處:位於廣西
  • 第四十二補訓處:浙江衢縣蕭樹經少將任處長。
  • 第四十三補訓處:廣西田東。
  • 第四十五補訓處:處長曾魯

參考文獻

  1. ^ 黃植農 李友莊:「抗日時期國民黨政府軍政部第二十三補訓處概況憶述」,《廣州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九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