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縣
仁和縣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地區歷史上的一個舊縣名。縣境在城牆內大致在艮山門、錢塘門、井亭橋、武林門之間組成一個方形區域,為今杭州市中心北部。其城牆外的縣境廣大,與杭州府海寧縣、紹興府蕭山縣、嘉興府石門縣以及湖州府德清縣接壤。[1]為明、清杭州首縣。[2]
五代時,吳越國建都杭州,於922年(後梁龍德二年、吳越天寶十五年)拆錢塘縣、鹽官縣各半,以及富春縣的長壽、安吉2鄉,設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而治。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錢江縣改稱仁和縣,與錢塘縣同為杭州首縣。仁和縣設臨平、湯村(今喬司)、范浦(體育場路東段及環城北路艮山門一帶)、江漲橋4鎮9鄉(《元豐九域志》)。
南宋時,再次建都杭州,仁和縣與錢塘縣同為臨安府首縣。仁和縣城內城內隸6廂(左三廂、右二廂、右三廂、右四廂、城南左廂、城東廂)、37坊(欽善、甘泉、清風等);郭外分11鄉(芳林鄉、太平鄉、臨江鄉等)、44里(南城、北城、芳林等)(《淳祐臨安志》、《咸淳臨安志》)。
按清代康熙《仁和縣誌》,雖然仁和縣與錢塘縣接壤交錯,其賦稅遠高於錢塘縣。[3]
元朝、明朝、清朝,仁和縣仍與錢塘縣同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縣與錢塘縣合併為杭縣。
參考來源
這是一篇關於浙江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